自古在燕趙大地的這片熱土,孕育著多樣文化,多種文明,民樂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分支,在河北的大地上有著一片廣袤的天地;提起民樂,不得不想到“琵琶”這一東方樂器之王,提到琵琶不由腦海里顯現(xiàn)出一位慈祥的老人——河北省著名琵琶教育家樊華麗老師。
樊華麗,琵琶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榮譽理事,全國社會藝術水平考級高級評委,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藝術委員會顧問。1940年生于河北冀州。1958年考入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琵琶大師林石城、李庭松、陳重。1961年畢業(yè)分配至河北省歌舞團,1970年調至河北省藝術學校(現(xiàn)更名為河北省藝術職業(yè)學院)任教至退休。曾受聘于河北師范大學。1980年在學校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
自從藝從教六十年來,嘔心瀝血,潛心教學,善于因材施教和基礎訓練,先后為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山東藝術學院和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輸送了大量琵琶藝術專業(yè)人才。河北省文化廳曾記三等功給予表揚。所教學生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其中很多都已成為河北省及國內外活躍的演奏家、教育家,可謂桃李滿天下。
樊華麗曾四次應邀參加全國高等院校琵琶教學研討會。先后發(fā)表多篇教材論文并編寫了琵琶教學大綱,受到文化部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好評,為琵琶基礎教育的普及與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樊老1940年生于河北冀州壘頭村,談及樊老如何踏上從藝之路,樊老說完全是因為自己對音樂的喜愛,喜愛到了癡迷的程度,樊老給我們講了幾個兒時的故事,“小時候拿秫秸稈做胡弦兒拉著玩兒,晚上村里過廟會唱大戲,我就在戲棚子下邊待著,邊上就是樂隊,我聽著聽著就睡著了,等戲班子散了看這臺下還有一小孩兒呢,他們就把我送回家了”,“五月二十八縣里廟會,我自己走二十五里地去聽戲,晚上回到家父親讓我在院子里罰站?!蹦茉趹蚺_子旁坐得住,走二十五里地去聽戲,看的出還是孩童的樊老對音樂就非常感興趣了,但是對于兒時的興趣,樊老的家人并不支持,家里爺爺說這是“下九流”干的事兒,面對家人的不支持不理解,樊老堅持學習音樂,跟隨院子里的一個堂哥學習胡弦。一次偶然的機會天津音樂學院附中來招生,十幾歲的樊老拿著京胡前去應考但并未得到老師們的認可,緊接著又去北京考中國京劇學院結果再次失敗。
面對兩次考試失敗,少年的樊老并未放棄,再次去了天津音樂學院附中,這次樊老遇見了自己第一位恩師——林石城先生,樊老回憶道,“當時先生看見我的名字想起了一位名叫樊伯焉的老先生,我倆都姓樊,先生可能想起了一些往事,就把我招到了他那兒”,從此樊老踏上了學習琵琶的路程。在天津音樂學院附中,樊老還受到北方琵琶大王李廷松先生和陳重先生的指導。初學琵琶樊老不敢松懈,每天勤學苦練,樊老說“我每天早上早起三小時,一年那就不得了??!”由于每天在天不亮就開始練琴,怕打擾到還在睡覺的同學們,樊老就去鍋爐房,用棉被捂上窗戶,把琴弦下邊壓上棉花,終日刻苦練習讓樊老成為了同學之間的佼佼者。如今八十歲高齡的樊老,家里仍然備著一本琵琶《每日必彈》。對于基本功的練習,在樊老看來是重中之重,是一日也不敢懈怠。
1961年,樊老畢業(yè)后分配到河北省歌舞團工作,1970年隨省會遷移至石家莊,并兼任河北省藝術學校、河北師范學院琵琶教師,在此之前,河北省根本沒有專業(yè)的琵琶教師,更令人值得欽佩的是樊老從教六十年從未跟學生收過學費,他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像邊發(fā)吉、單長志、劉秋婭、高虹等,其中很多都已成為河北省乃至國內外活躍的演奏家、教育家。
提起他的女兒樊薇(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琵琶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樊老無比自豪。樊薇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樊老的嚴格教導,樊老對女兒疼愛有加,但對于女兒練琴卻從不含糊,樊老給我們拿出女兒寫在音樂會之際的《凝華蘊麗琵琶情深》一文,樊老說這篇文章讓他很感動,文章中樊薇寫到“曾經有一個姐姐對我說,有一次她去我家上課,看我臉上掛著淚珠還在練琴,爸爸卻繃著臉,一點兒也不心疼的說,繼續(xù)練!”可見樊老對女兒的教育非常嚴格。更讓樊老感到欣慰的是自幼跟隨他學琴的孫女樊怡凝現(xiàn)在已經是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琵琶專業(yè)大四的學生,并且已經被免試保送攻讀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真是將門出虎子?。?/p>
四、樊門三代演繹國樂,情系中華家和天下
2019年11月23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同時也是河北民樂界的大事情,“琵琶聲聲、凝華蘊麗”琵琶教育家樊華麗從藝六十周年音樂會在河北藝術中心音樂廳隆重舉行,此次活動是由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主辦,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河北弘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琵琶學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河北省音樂家協(xié)會支持的民樂界盛世。邀請蒞臨現(xiàn)場的嘉賓也都是民樂界及各行業(yè)的大咖級人物。如:吳玉霞(國家一級演奏員、琵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暨琵琶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孫維熙(中央音樂學院琵琶教授、原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郝貽凡(中央音樂學院琵琶教授、博士生導師、汪派琵琶藝術第四代傳人)、黃河(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揚琴專業(yè)委員會會長、中國民族器樂杰出教育家)、戴亞(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竹笛專業(yè)委員會會長)、薛克(中央音樂學院二胡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微(北京師范大學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器樂系主任)、王超慧(首都師范大學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器樂系主任)、陳貴平(中央民族樂團一級演員)、黑連仲(天津音樂學院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琵琶學會副會長)、楊秀玉(山東藝術學院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民樂系主任、中共十九大代表)、王贊珍(山西大學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民樂系主任、山西琵琶學會會長)、張藝昆(云南藝術學院琵琶教授、碩士生導師、民樂系主任、云南省琵琶學會會長)、寇秀梅(河南省藝術學院琵琶副教授、河南省音協(xié)琵琶協(xié)會專家組主任、全國藝術考級高級評委)、梁寧(中國戲曲學院琵琶副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廖莎(中央民族大學琵琶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省內領導及嘉賓:河北省委網信辦專職副主任牛蘭東,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院長龐彥強,河北省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白朝輝,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高峰,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藝術委員會顧問梁琦,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韋建斌,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楊緋,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音樂系辦公室主任田芳等,可以說是陣容強大,旌旗蔽空。
音樂會在一曲琵琶合奏《歡沁》中拉開帷幕,值得一提的是,開場曲是由來自定州市的50位小琴童共同呈現(xiàn)的,指導教師邵玲老師現(xiàn)任定州市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河北省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也是樊華麗老師的高徒;整場音樂會分三個樂章,《溯源》《傳承》《盛放》三個樂章主題相扣,恰恰是對樊老從藝六十周年的真實寫照。
第一樂章《溯源》分別由樊華麗老師的幾位高徒單長志、李娜、孫閃、翟云翔攜第三代“樊家軍”共同演繹的《夢入江南》《茉莉花》《武生》三首樂曲,追溯自己學藝的源頭,進而表達對恩師的培育、教導之情。
第二樂章《傳承》由樊薇老師帶領中央音樂學院琵琶專業(yè)學生們(第二代及第三代樊家軍)分別為大家?guī)砹爽F(xiàn)代琵琶作品《品》《文武雙全》,令人驚訝的是第三代樊家軍的新秀樊怡凝為大家展現(xiàn)的琵琶獨奏《文武雙全》,嫻熟的技藝,精湛的表演打開了全體觀眾的心扉,叫好聲、吶喊聲響徹全場,不免為樊老一家三代堅守琵琶專業(yè)陣地而敬佩之情,油然而起,這就是“傳承”的真諦吧!
第三樂章《盛放》首先由樊家軍第三代的領軍人物,著名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于源春為大家?guī)砼锚氉唷鹅o默之弦》,于源春老師相信大家對她是相當熟悉的,自幼追隨樊薇老師學藝至今,中央音樂學院在讀琵琶博士,是國內琵琶專業(yè)青年一代的佼佼者,常年活躍于國內外的舞臺,為傳播琵琶文化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舞臺上的于源春正如其名,源遠流長中國風,春意盎然展新顏,精湛的技藝,豐富的表演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詮釋著琵琶專業(yè)領域“盛放”的含義;接下來是由樊老的女兒,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樊薇老師帶來的經典古曲《十面埋伏》,樊薇老師所彈奏的是浦東派林石城演奏譜,經典的樂章,熟悉的旋律仿佛把人們的思緒帶回了千年之前的那場世紀大戰(zhàn),展現(xiàn)了一位琵琶演奏家綜合實力的內功,為傳承發(fā)展琵琶專業(yè)未來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的表演是全場音樂會的焦點,也是本場主題的表達,把音樂會推向了頂峰。
80歲高齡的樊華麗老師攜手女兒樊薇、孫女樊怡凝,樊門三代琵琶人同臺共奏《春江花月夜》,在河北藝術職業(yè)學院民樂團的協(xié)奏中為大家呈現(xiàn)三代琵琶人的風采,擔任本曲指揮的同樣是80高齡的河北省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王毓麟先生,值得大家關注的是王毓麟老師與樊華麗老師是就讀天津音樂學院時的同班同學,兩位老藝術家攜手在河北的大地上傳播發(fā)展民樂近60年,為社會培養(yǎng)了大量的優(yōu)秀民樂人才,為兩位80高齡的藝術家依然活躍在民樂事業(yè)推廣的舞臺上,感到無比的肅穆,此刻只能用四個字表達后輩的感慨“德藝雙馨”。
音樂會的尾聲同樣震撼無比,規(guī)模宏大,三代樊家軍共譜華章,同奏一曲《我和我的祖國》表達民樂人對祖國的祝福及身為琵琶人的自豪,正所謂“樊門三代奏國樂,情系中華和天下”。
六十年的從藝之路從未間斷,“溯源、傳承、盛放”體現(xiàn)著樊老的藝術人生,讓我們祝福老藝術家生活之樹常綠,生命之水長流,春輝永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