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天琳 余高峰
【摘 要】中式菜肴名稱蘊含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幽默,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反映了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也折射出國人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有濃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紅樓夢》一書中涉及的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如何將這些形形色色的飲食名稱翻譯成英語,對于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欣賞小說內容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對比分析“楊譯本”(楊憲益、戴乃迭) 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譯本”(David Hawks & John Minford)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兩個《紅樓夢》英譯本中的飲食詞匯,探討了其中獨具特色的中國菜肴名稱的翻譯,并提出一些翻譯方法。
【關鍵詞】紅樓夢;飲食名稱翻譯;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2-0208-02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其中所涉及的飲食是我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文中原料品種繁多,制作精細,涉及的菜肴、粥、湯、糕點、面食、茶水飲品應有盡有?!都t樓夢》英譯過程中,翻譯這些飲食名稱對于譯語讀者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理解人物性格、欣賞故事情節(jié),乃至領會小說主旨都是極為重要的。本文以楊譯和霍譯為例,分析兩個版本的譯者在對飲食名稱翻譯過程中所采用策略的異同,并對不同譯文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飲食英語翻譯原則
對食品名稱的全面認識,譯者需要對食物充分了解,從烹飪方式、采用的原料和工序等層面,都應該進行背景調查。例如中國一道傳統(tǒng)的風味炒菜“麻婆豆腐”,譯為“spicy bean curd”,讀者可以很直觀地了解其口味和原料。而且翻譯是一個跨文化交際的過程,在翻譯食物名稱的過程中應該尊重文化差異。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常采取一些獨特或華麗的辭藻,但這些文字對于外國讀者而言不容易理解。例如中國名菜“獅子頭”,如直接翻譯成“l(fā)ions head”,會給讀者帶來誤解,甚至產生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所以根據原料可譯成“l(fā)arge meatball”,讀者便能更直觀地理解譯文。
二、楊、霍譯本不同翻譯策略的影響因素
兩者的翻譯目的、翻譯方法和譯者文化背景均有差異。楊氏夫婦的主要目的是向外國讀者傳輸中國飲食文化,推廣美食的魅力,因此更看重如何在保留中國傳統(tǒng)美食的特點上進行翻譯和宣傳。而霍克斯作為母語非漢語的譯者,目的主要是迎合外國讀者的需求和理解,重視譯文的可讀性和接納性。楊翻譯時,主要受到嚴復的“信、達、雅”翻譯理論的影響,基于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洗禮,忠實原文。而霍克斯是西方翻譯家,推崇尤金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重視譯文的語言風格和形式表達,不拘泥于文字本身。
三、《紅樓夢》譯本中飲食名稱翻譯分析
(一)中華藥膳的翻譯
原文:……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fā)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
楊譯:…… The other day Miss Tanchun and Miss Baochai took it into their heads to have some fried wolfberry sprouts, and sent over a maid with five hundred cash……
霍譯 : ……A week or two ago, Miss Tan and Miss Bao suddenly thought theyd fancy a dish of salted bean-sprouts and Miss Tan sent one of the girls over with five hundred cash to ask me if I would prepare it for them……
“油鹽炒枸杞芽兒”是把新鮮的枸杞嫩芽放入熱油鍋里炒熟,再加入鹽。通用的“枸杞”的譯名有“Goji”“goji berry”或“wolfberry”。楊譯“wolfberry sprouts”實現了與“枸杞芽兒”的語義對等。但是霍譯“bean-sprouts”是指“豆芽”,是綠豆生出的芽兒,與枸杞芽兒截然不同。此外,霍譯的“salted”指用鹽腌制的食物,語義偏差較大?!皊alted bean-sprout”就是“鹽腌豆芽兒”。而楊譯“fried”即油炒??梢姉钭g的“fried wolfberry sprouts”更準確地表達了藥膳的價值。
(二)茗香茶飲的翻譯
原文:黛玉微微的一笑,因叫紫鵑:“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念書了,比不得頭里。”
楊譯:With a faint smile Tai - yu told Tzu -chuan, “ Brew a cup of my Lungching tea for the Second Master. Now he's studying we must treat him withmorerespect.”
霍譯:A faint mile crossed Dai - yu'd face. “Nightingale, would you make Master Bao a couple of Dragon Well tea? We must see that scholarship is suitably rewarded.”
龍井是中國名茶,產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龍井村。楊氏夫婦保留其文化含義,采用音譯的方法。但是對于外國讀者而言,很難理解和感受到中文的魅力和韻味。而霍克斯翻譯成“Dragon Well tea”,沒有確切傳遞出茶的內涵。并且在西方文化中,龍是一種邪惡的象征,會給讀者帶來誤解和疑惑。因此,要兼具其文化內涵和意義表達,還需仔細琢磨一番。作者認為,此處可采取注釋法,在譯文后用括號簡單寫出龍井茶來源,以便讀者會意。
(三)精致點心的翻譯
原文:襲人端過兩個盒子,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雞頭和紅菱兩樣鮮果,另一個碟子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楊譯:The first she opened contained fresh caltrops and euryale seeds,the second,powered chestnut cake sweetened with osmanthus.
霍譯:Aroma……put foxnuts and caltrops in one and a saucerful of chestnut fudge (made of chestnut puree steam -cooked with cassia -flavored sugar) in the other.
楊、戴翻譯時模糊了點心的制作方法,楊氏夫婦用“sweetened”表示“糖”而不是直接譯成名詞,用描述性的方法進行翻譯。而在霍克斯的譯文當中,“cassia”指一種常用的香料“肉桂”,而不是我們理解意義上的“桂花”。而“puree”一詞原指濃湯、果泥??傊?,在翻譯過程中,楊氏夫婦主要采用直譯的方法,翻譯原本的材料或工藝。而霍克斯則會加入自己的理解,轉化成讀者熟悉的味道,采用歸化法,引起讀者共鳴。
四、結語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在對外交流和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發(fā)揮巨大作用?!都t樓夢》是中國傳統(tǒng)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傳播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美食。本文通過對比《紅樓夢》兩個經典譯本,歸納了不同類型飲食名稱的翻譯。如果英譯名稱處理不當,容易影響各國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看法。因此,翻譯工作者不僅要了解菜肴的特色,還要從文化的內涵了解菜肴命名的依據,這樣才能對菜式名稱有正確的譯法,促進中國烹飪藝術走向世界,將中國傳統(tǒng)美食文化推向世界,推向未來。
參考文獻:
[1]白明月.《紅樓夢》翻譯研究綜述[J].人間,2016,215(20).
[2]曹雪芹,高鄂.紅樓夢[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段彧.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Red Mansions[J].海外英語,2014,(10):147-148.
[4]古月.<紅樓夢>飲食譜[J].紅樓夢學刊,2000,(3):230.
[5]黃勤,陳蕾.《紅樓夢》中養(yǎng)生膳食品名英譯探析:基于霍克斯與楊憲益譯本的對比[J].中國科技翻譯,2015,28(3):39-42.
[6]呂雨頷.中餐食品名稱的翻譯[J].現代交際,2014,(4):23-24.
[7]確定200種食物的中英日三種語言的標準名稱[J].中國標準導報,2014,(6):15.
[8]岳強.食品專業(yè)英語的翻譯方法[J].中國食品工業(yè),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