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八班孩子們渴望決戰(zhàn)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他們的班主任老師Susan(蘇珊)的臉上。然而,從不言敗的Susan,臉上劃過一絲猶豫,但瞬間即逝。興奮中的孩子們并未察覺,可還是被我看到了。
西城外國語學校一年一度的讀書節(jié)如期而至,學生們也樂得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在讀書節(jié)的舞臺上綻放風采,釋放壓力。作為學生的家長及學校老師的家屬,我似乎比其他孩子的家長擁有了一些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能夠更多的接觸到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也正因為此,我也情不自禁,不,更準確地講,是心甘情愿地投入到這次讀書節(jié)活動中來。
兒子所在的八班,是一個好勝、敢勝、能勝的集體。本來嘛,年輕人正是好年華。此番讀書節(jié),他們精心選擇了排練課本劇《舌戰(zhàn)群儒》一一看得出Susan良苦用心:劇情需要大量角色人物,可以讓更多的想要展示自己的學生參與其中;當然,也可以彰顯八班笑傲群雄的實力。于是,我便目睹了下課鈴響后,剛剛還是整齊化一的娃娃們,轉(zhuǎn)眼穿越到了三國時代,諸葛亮、孫權(quán)、張昭、周瑜、黃蓋……靈動地活躍在眼前??粗⒆觽冚^勁、認真又都無比開心的樣子,我都想小上幾十歲,哪怕做個打旗兒的龍?zhí)啄兀?/p>
再說回到Susan那個猶豫的神情,出現(xiàn)在了孩子們第一次全體舞臺彩排之后。我有幸受邀觀摩了這場彩排。演出后,師生們熱烈地總結(jié)著。臺詞,沒問題;表現(xiàn)力,沒問題;主配角關(guān)系,沒問題……可總還是感覺哪里出了問題。大人們總還是看問題準些,Susan和我不謀而合:服裝!孩子們穿的全是統(tǒng)一的校服,而不是戲服!
客觀地說,西外的校服是西城區(qū)中小學中最經(jīng)典最漂亮的校服之一。但是,倘若大家著校服登臺,那注定是個笑話,觀眾無法從服裝上快速記住誰是諸葛亮,誰是周瑜……這勢必會影響到觀眾的欣賞效果。同時,沒有觀眾的喝彩,身著校服還“活”在現(xiàn)實中的演員們,也很難有穿越風云三國的表演激情。
“服裝的問題,交給我來解決吧!”我向Susan和八班的孩子們承諾道。孩子們高興地鼓起掌來。其實,我早把自己當成了八班的一員了。
找到了京劇院的朋友,簽字畫押,借出了十幾套戲服,回家穿上一番試裝,按人物性格標注上戲服的“主人”……演出日子近了,突然覺得孫權(quán)、周瑜、黃蓋三人是武將,若只穿這些“文”戲裝,多少有些敗筆。于是,迅速聯(lián)系上一家動漫社團,從人家那里又借來武將行頭及超亮眼的兵器。
脫下校服,換上戲裝的孩子們樂開了花,帶裝彩排那天,用了很長的時間,舞臺表演很流暢,沒花多少工夫,時間全用在照相上啦!
至于結(jié)果嘛,八班延續(xù)之前贏的“慣例”,多好的詩酒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