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學習中,新增加了一門物理課程。物理是典型的理科課程,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地方也很多。因此,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學習物理的方法,讓學生正確的、有技巧的學習物理,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們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而非學習成績。在物理課程的學習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本文探討的是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改變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開展實驗操作,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操作是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學習知識的方法。物理上理論性知識很多,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單純的學習理論知識,很少讓學生動手操作,那么學生對知識也大多數(shù)是一知半解,理解不全面。而且,多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能通過實驗讓學生更加了解物理,提升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實驗中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觀察能力。
比如,在學習《光的反射》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圖示或文字進行關于光反射的實驗,觀察光在什么樣的條件下能夠進行反射,什么樣的條件下不能進行反射;光反射的程度和角度跟什么條件有關,是否隨著此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等等[1]。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驗總結(jié)出光反射的規(guī)律。學生練習課本和自己的實驗之后,能夠理解光路具有可逆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鏡面反射的定理以及漫反射的定理等等。這樣,通過實驗,學生既能進一步增加對光的理解,又能在實驗中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能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物理的探究能力。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核心素養(yǎng)
除讓學生多進行物理實驗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還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直觀的理解物理知識,提升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yǎng)物理核心素養(yǎng)?,F(xiàn)在很多物理教師都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這就導致了學生“紙上談兵”的現(xiàn)象增多,無法將學習的知識融入進生活當中,解決生活當中出現(xiàn)的物理問題,自然也無法觀察到身邊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因此,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還是很重要的,教師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系實際能力。
比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討論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浮力的現(xiàn)象,如年少時折疊的小紙船可以浮在水面上等等。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物體為何能夠漂浮在液體中?”“在水中漂浮不起來的物體如果換成淡鹽水或醋水能夠漂浮嗎?”“物體漂浮的條件是什么?”學生交流過后,教師再進行新課的講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浮力”。學生學習了浮力之后,教師還可以回家讓學生自己觀察,如雞蛋在水、醋水、鹽水等不同液體中的浮沉程度并記錄下來,第二天與其他同學分享[2]。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適用于任何學科。學生可以在情境中學習和思考,并借此解決問題,直觀的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教學資源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自由、靈活的課堂學習氛圍,以此彌補現(xiàn)實中實驗的不足之處,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地學習,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分子熱運動》這一課時,由于現(xiàn)實中實驗條件的限制,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這一課。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分子或原子的運用過程展示出來或制作成圖解,提出問題并讓學生進行觀察,如“分子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嗎?”“磁鐵的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原理是什么?”等。學生通過觀察和討論,在情境中直觀的學習,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物理知識創(chuàng)設成教學情境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物理概念、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四、小組合作學習,提升核心素養(yǎng)
想要在物理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小組合作學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淖寣W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提升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好地學習物理。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討論,從而發(fā)散思維,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比如,在學習《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如:“在生活當中有哪些能源?分別用在哪些地方?”“能源能夠再生嗎?”“我們該如何合理的利用能源?”等等。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不僅學習了知識,而且打開了自己的思維。這對物理學習也有一定的好處。在合作的過程中,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合作團結(jié)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都是有益無害的,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還能對合作優(yōu)秀的小組給予表揚和鼓勵,激發(fā)他們探究物理的興趣。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讓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動手操作;還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將學過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推動物理教學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毅.提高提問能力,培育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7(20).
[2]饒其順.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學淺探[J].考試周刊,201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