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嬌
“三點半問題”是由于我們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產生的孩子放學難問題。在一些城鎮(zhèn)中小學校不實行寄宿,學生放學需要家長接送,然而家長的工作時間與學校的教學時間不協(xié)調,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社會問題。
1 “三點半問題”的歷史追溯
三點半問題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教育委發(fā)布《學生衛(wèi)生工作條例》,中規(guī)定,學生每日學習時間(包括自習)小學生不超過6個小時,中學生不超過8個小時,大學生不超過10個小時。所以小學生在校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已經成為標準。然而這一規(guī)定的實施就是,孩子放學的時間和父母上下班的時間不一致。不是孩子沒人接,就是孩子接回家沒人管。很多家庭都是老人接送,還有的孩子直接是托管班的老師接。這一政策的實施目的原本是給孩子們減輕學習負擔,而現(xiàn)在的問題是沒有給孩子們減負,反而增加了孩子們的負擔,甚至家長的負擔,家長們既要上班,又要接送孩子,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或者送托管機構,增加了家庭的開支,給他們的生活造成壓力。
2 “三點半問題”現(xiàn)狀
目前在安康市同樣也存在“三點半問題”,困擾著家長們。安康城區(qū)小學生放學時間,低年級學生放學的時間是下午四點鐘放學,然后依次放學;而需要家長接送的恰恰是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但很多家長依然表示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安康城區(qū)雖沒有在三點半這個時間放學,可同樣存在“三點半問題”所帶來的各種困擾。
3 “三點半問題調查結果及分析”
我們對安康市的四大小學進行了調查,分別是安康市DY、HB、GY、PX小學。在網上問卷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部分家長表示孩子是由自己來接送,作業(yè)自己輔導來完成,但還是有一半的家長放學不能接送孩子,孩子的接送一般都由老人或其他親屬來完成。在調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工作時間自由的家長只有34.%,而其他的家長工作時間基本都在5點以后,對于絕大部分家長來說,接送孩子也成為了問題。所以他們中很多人選擇讓老人接送或者送到托管機構。為了迎合家長們的需要,社會上的各種托管輔導機構越來越多,可謂魚龍混雜,所以對于家長來說,把孩子放到托管機構他們也不是很放心,大部分托管機構都沒有營業(yè)許可證,甚至有的只是為了盈利。孩子放學早,以及孩子放學后存在的種種問題成為了家長們困擾的問題,如何能使家長們放心,安心的工作,不在擔憂孩子回家以及回家后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只要核心。
在實地調研時,我們見到接送孩子的大部分是老人,和他們談到下午放學早,孩子的父母沒有來接孩子的問題時,他們普遍反映父母工作忙,他們年紀大、沒事,他們的專職工作就是接送孩子,同時老人們反應,孩子年齡小,他們的作業(yè)自己還能看,一但上高年級,他們也就輔導不了了,甚至有的老人反應他們看不慣父母教導孩子的那一套,兩代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經常發(fā)生分歧,老人們對于孩子們普遍存在溺愛現(xiàn)象,孩子們回家后上網打游戲,老人一般都管不了孩子,老人們實在沒辦法也就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隔代撫養(yǎng)對于孩子們的成長是否有利,很多家長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于是很多父母選擇把孩子放在托管,父母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還關心托管班的環(huán)境衛(wèi)生,很多孩子他們的下午飯都是直接在托管班解決的。課后托管主要給學生到點提供飲食,代替學生父母行使一段時間的監(jiān)護權,但托管班很多屬于私人開辦,絕大部分隱藏在學校附近破舊的居民樓內,掛個招牌就能收學生。還有很多課后托管完全是為了盈利,責任心不夠,作業(yè)完全是為了讓孩子完成任務,所以大部分的孩子上完一個學期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任何進步,有的反而退步,下個學期他們有可能重新在去另外一家。
在對學生進行調研時,我們發(fā)現(xiàn)4—6年級的孩子,他們一個班多半的孩子都去課后托管班。孩子們表示,在輔導班由于學生多,他們的作業(yè)一般只能是監(jiān)督完成,質量沒有保證;有的孩子還表示輔導班在他們完成家庭作業(yè)后,給他們添加附加作業(yè),這樣是否無形中孩子的負擔更重了。
4 “三點半問題的應對措施”
對于以上課后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才能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的家長更加的安心。我們團隊在走訪期間,問到各類人群以及他們的意見?,F(xiàn)將大家的意見以及建議總結如下:
調研發(fā)現(xiàn)有70%的家長希望,學校在孩子放學后可以提供相關服務。學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yōu)勢,積極作為,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有68%的家長支持學校啟動課后托管,在這68%的家長中有70%家長愿意為課后托管付費,有15%的家長希望政府買單。學校作為教育和學習的主要場所,不僅有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環(huán)境、師資、場所、資源等優(yōu)勢,而且以學校為主的課后服務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家長們的愿望,每天放學后孩子在老師的陪伴下完成作業(yè)、自由閱讀,或者開展各種活動,對于孩子們的身心成長會有很大幫助。
最后,社會成員廣泛參與是解決“三點半問題”的重要因素,除了政府、學校發(fā)揮主要作用外,社會上的每一個公民都要發(fā)揮主人翁意識,給正在成長的兒童予以幫助。我們可以動員社區(qū)志愿者、大學生、賦閑家長、退休教師等協(xié)助學校開展課后托管。
基金項目:陜西省2018年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關于安康市城區(qū)小學生“三點半問題”的調查研究(課題編號:201831023),指導教師:陳佳
(作者單位:安康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