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瑩瑩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語文課本知識,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對基礎知識學習中滲透法制教育,讓學生在無形中學習和掌握法制知識。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認識法律、熟悉法律,也有助于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遵紀守法意識增強,同時還有助于高中生在當前法制社會中學習生活下去。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法制意識,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學習生活,一定要以法律為基礎依據(jù)來開展,做一個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yǎng)的高中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法制教育
一、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預防犯罪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是樹立學生法制觀念的有效途徑,也可以達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已成為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全國刑事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已呈上升趨勢,這是非常嚴峻的形勢。而且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有將近一半的犯罪地點就是在校園內發(fā)生的。在這些校園內發(fā)生的刑事犯罪案件中,不難看出,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識淡薄。在法制范圍約束以外,未成年人經(jīng)常肆意妄為,通過這些情況也可以看出,學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重視度不足。因此,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意識,讓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是高中法制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也結合了很多關于法制教育的內容,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結合書本的內容,滲透法制教育的知識點。讓高中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同樣也學習了法制知識。使學生們深切體會到,“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道理,明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是離不開法制的,促使高中生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制意識。
(二)提高法制意識?凈化校園風氣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理念,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也可以通過法制的約束,規(guī)范學生言行舉止、思維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從而達到凈化校園風氣的目的。在高中階段,青少年的心理成長速度是飛快的,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薄弱,對于是非、善惡的辨別能力還需要加強。尤其是偏遠地區(qū)的留守學生和單親學生,由于家長教育和監(jiān)管的缺失,學生的法制意識更令人擔憂。學生及容易被社會不良風氣所影響,以至于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學校法制教育做支撐,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法制教育,可以對未成年學生起到引導和督促的作用。在法制教育學習的基礎上,可以有利抵制外界的不良影響,幫助學生約束自身的思想和行為。學生有了較強的法制觀念,一切思想、行為都遵從法制約束,校園風氣自然而然就得到提升。
二、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一)結合語文課本內容,滲透法制教育
高中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課本內容為基礎,教師在語文課程講述過程中,要重點找出可以體現(xiàn)法制教育的內容。
例如,我們在學習《斑羚飛渡》一課時,通過文章對斑羚的具體介紹,目前斑羚已經(jīng)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保護野生動物是每位公民的職責,抵制狩獵者的涉獵行為,發(fā)現(xiàn)有傷害野生動物的人就要及時報警,通過法律途徑嚴懲涉獵者,讓學生們了解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是依靠法律武器。
再比如,在學習《陳情表》一文時,“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烏鳥私情,乞愿終養(yǎng)……”體現(xiàn)了李密對祖母的孝子之心,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婚姻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監(jiān)護人有撫養(yǎng)未成年子女的義務,子女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
(二)利用實踐練習,運用法制教育知識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實踐練習滲透法制教育知識。
首先,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設置社會公德類的作文要求,引導學生在構思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認知度。在寫抒情類作文題目時,引導同學們對環(huán)境、自然保護方面的構思,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開展寫作,達到提升學生法律法規(guī)有效運用的目的。
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根據(jù)課本內容、寫作訓練等方式結合法制教育,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法制意識。
第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法制教育,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開展主題班會、法制知識演講比賽、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等活動,讓學生了解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記憶和運用,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是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作為高中語文教師的責任是重大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幫助學生學法、知法、懂法、守法。通過在教學中對法制教育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關于印發(fā)《中小法制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教基〔2007〕10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02一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