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芳
【摘 要】 隨著新課標改革不斷推進,小學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小組合作在課堂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正確地向?qū)W生提出問題以及能否把握小組合作的效率都是教師在課堂上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本文基于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的實情,通過立足教學目標、設置生活情景、采用聯(lián)想啟發(fā)式教學三種教學方式的課堂研究,旨在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新意的教學環(huán)境。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應用
新課標的改革對寫作的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這種情況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如同戲劇表演中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提高人們對節(jié)目的印象。本文基于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的實際,提出以下幾點策略,旨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環(huán)境來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一、立足教學目標
一堂好課的判斷標準就是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上課的重點依據(jù)。小學語文的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所以在課堂中,教師要緊跟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可以施行小組捆綁評價制度,利用小組捆綁評價制度來總體考查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將教學提問和小組合作相結(jié)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還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作用,同時要立足于教學目標,“主次有別”,“主”就是中心問題,“次”就是圍繞中心問題設計的分問題,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按照逐步提問的教學方式,先提出“次”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回答,最后再提出“主問題”,讓學生思考。
例如:部編版六年級語文教材中的《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狼牙山五壯士誘敵上山,頂峰殲敵,最后英勇跳崖的光榮事跡。老師在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后向?qū)W生提出問題:課文為什么稱“五壯士”而不是“五戰(zhàn)士”?這是主問題,但是這個問題難度跨度比較大,一些學生可能無法通過一次閱讀就理解,所以教師就可以圍繞這個主問題從側(cè)面提出一些小問題,如:(1)五壯士剛開始是如何痛擊敵人的?(2)在狼牙山頂峰,五壯士是怎樣英勇殲敵的?(3)五壯士是怎樣英勇跳崖的?(4)五壯士已經(jīng)勝利完成任務,為什么還要跳崖?通過思索“次”問題,可以讓同學們逐步理解和解析課文,具體理解文章的深層表達思想,之后再讓學生小組討論出結(jié)果,通過“主”“次”問題的設置和小組合作制度,能夠引導學生學會化整為零地解決問題,學會自主靠近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二、設置生活情景
課本中的文章雖然描寫得美輪美奐,栩栩如生,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相對抽象的文字和簡單的圖片,多媒體教學和課外實踐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細細觀察,才能夠更加細膩地感受文章所表達的真情實感,而且細致地觀察能夠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加寫作素材。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可以先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實際,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例如:在進行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程中《觀潮》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朗讀,讓學生熟悉課文。教師在此時就可以以分組教學模式進行講解,讓學生以自由結(jié)組的形式,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來增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增進學生的交流和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展現(xiàn)自己心目中的錢塘江大潮,教師向?qū)W生提問:“如果你去游覽錢塘江大潮,你需要做些什么?”讓學生以小組匯報的方式進行回答,在小組匯報的準備工作之中,有的學生需要承擔起搜尋資料、組織答案的工作,每一個人都需要參與到積極討論中,通過積極討論,學生能夠增強對相關(guān)知識的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利用聯(lián)想教學
在課堂中,小組合作的目的不僅僅是考查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學習交流能力,重要的是引發(fā)學生之間的培養(yǎng)相互思考和“發(fā)散式”聯(lián)想,通過發(fā)散式思維的引導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注重解決問題和提高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改變他們固有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在進行提問教學時,要注意提出一些啟發(fā)式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例如在進行部編版語文課文《七律·長征》的教學中,在課文講授以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其他文章,讓他們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比如說可以為同學們推薦其他與長征相關(guān)的文章,從中學習文章要表達的精神,還可能聯(lián)想到紅軍在長征之中遇到的困難,讓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結(jié)組的方式編寫一出較為簡單的舞臺劇,讓學生進行無實物表演,在表演過程中要求學生體現(xiàn)出課本中所提及的長征艱難與奮進場景,通過舞臺劇編寫和舞臺劇表演的形式,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無實物表演也能夠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的提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關(guān)鍵,在課堂中的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能夠提高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思考;利用小組捆綁評價制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注重解決問題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改變他們固有的思維方式,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把對舊知識的理解提升到對新知識的運用上,將這種對課程的興趣發(fā)展為長期的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能力和自己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菊香.論”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9(23):127.
[2]楊繼平.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jié)合研究[J/OL].學周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