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人民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廣東 梅州 514031)
目前敗血癥與腫瘤疾病,成為共同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由于敗血癥屬于急性全身性重癥感染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huán),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fā)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2]。目前認為敗血病與機體抵抗力之間存在較大的關系,患者抵抗力越差,感染程度就更加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重要器官出現(xiàn)損傷,威脅生命[3]。目前臨床仍無敗血病的有效治療方案,但如果能夠早期發(fā)現(xiàn),實施有效的抗菌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預后[4-5]。本文通過將血PCT檢測納入其中,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確診的60例敗血癥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擇同期我院肺炎6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研究組均通過相關診斷獲得確診;②研究組患者均排除其他血液疾病;③所有入選者均未出現(xiàn)肢體功能障礙患者;④均知曉本研究并愿意參加。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精神疾病者;②存在惡性腫瘤者;③難以積極配合治療;④臨床資料不完善者。其中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為30~75歲,平均年齡為(52.52±5.25)歲。研究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為30~75歲,平均年齡為(52.12±5.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之間對比,P>0.05,統(tǒng)計學意義不成立,可進行研究。
1.2 方法:所有入選者均在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3 mL,均使用同款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對患者進行自動熒光定量檢測,具體的檢測步驟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記錄檢查結果。同時進行血培養(yǎng),使用全自動血培養(yǎng)儀器進行細胞培養(yǎng),統(tǒng)計血培養(yǎng)陽性與陰性入選者血清PCT濃度水平。
1.3 觀察指標:檢測兩組入選者的血PCT,同時對血培養(yǎng)陽性與陰性入選者的血PCT水平進行檢測,并檢測兩組入選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shù)(WBC)、淋巴細胞百分比(LY)[6-8]。敗血癥陽性判定標準:①血培養(yǎng)為陽性,②影像學顯示存在感染表現(xiàn),手術操作可見感染部位膿液旺盛[9-10]。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本文所有數(shù)據(jù)均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其中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n(%)進行表達,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數(shù)±標準差()表達,根據(jù)P的大小決定文章數(shù)據(jù)是否存在差異,其中P<0.05表示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入選者血清降鈣素原濃度:研究組患者血PCT水平均在1 ng/mL以上,且研究組1-5 ng/mL(38.33%)、>5 ng/mL(61.67%)人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1.67%、0.00%,但在<0.05 ng/mL(0.00%)、0.05~1 ng/mL(0.00%)人數(shù)上均少于對照組70.00%、28.33%,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血培養(yǎng)陽性及陰性者血清降鈣素原濃度水平:陽性水平均超過1 ng/mL,陽性組1~5 ng/mL(64.47%)、>5 ng/mL(35.53%)人數(shù)均高于陰性組6.82%、0.00%,P<0.05,見表2。
2.3 兩組入選者CRP、WBC、LY水平:研究組在CRP、WBC水平上均高于對照組,但對照組LY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1 兩組入選者血清降鈣素原濃度[n(%)]
表2 血培養(yǎng)陽性及陰性者血清降鈣素原濃度水平[n(%)]
表3 兩組入選者CRP、WBC、LY水平()
表3 兩組入選者CRP、WBC、LY水平()
敗血癥起病較急,患者早期表現(xiàn)為畏寒、寒戰(zhàn)等表現(xiàn),并會出現(xiàn)繼發(fā)性高熱,對于部分體質較差的患者可能不會出現(xiàn)發(fā)熱的情況,大多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嚴重會出現(xiàn)血壓下降等情況[11]。該疾病對患者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喪失治療最佳時間,使得患者出現(xiàn)多臟器受損,甚至危及生命[12]。本文通過將血PCT納入其中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血PCT水平均在1 ng/mL以上,且研究組1~5 ng/mL(38.33%)、>5 ng/mL(61.67%)人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1.67%、0.00%,但在<0.05 ng/mL(0.00%)、0.05~1 ng/mL(0.00%)人數(shù)上均少于對照組70.00%、28.33%,陽性水平均超過1 ng/mL,陽性組1~5 ng/mL(64.47%)、>5 ng/mL(35.53%)人數(shù)均高于陰性組6.82%、0.00%。PCT在機體內穩(wěn)定性較高,有利于臨床檢測,一般在正常機體中難以檢測到,但在病理狀態(tài)下,PCT主要是在細菌與炎性細胞因子的刺激下形成,非感染的狀態(tài)下一般未出現(xiàn)升高,在患者感染3 h即可測得,6~12 h可達到最高峰值[13-14]。在呼吸道感染患兒中由于受到病毒感染,會抑制PCT激活劑的產生,患者在得到治療后會出現(xiàn)下降趨勢[15-16]。在人體早期全身性的炎性反應中,血清降素原會在患者炎性反應2~3 h內全面升高,因此可作為疾病的重要診斷指標。有研究證實[17-18],血清降鈣素原在機體中能夠起到降低血鈣的作用,是人體自我調節(jié)血鈣的重要元素[19]。同時在腫瘤患者的療效觀察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是診斷患者體內的細菌感染的重要標志[20]。降鈣素原是降鈣素的前體,在細菌性敗血癥迅速升高的同時,若患兒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后,能夠迅速改善其水平,因此在預測早發(fā)型敗血癥上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21-22]。但PCT水平在同一機體內48 h的數(shù)值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動,會限制對敗血癥的有效診斷。為了提高臨床檢測準確度,本文將其他檢測指標納入其中,研究組在CRP、WBC水平上均高于對照組,但對照組LY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CRP作為機體血清中非抗體急性時相蛋白的一種,能夠與細胞內的多糖結合,及時參與免疫應答反應,在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等炎癥刺激時,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因此臨床后期通過聯(lián)合檢測的方式進行檢測,便于提高診斷準確率[23-25]。
綜上所述,針對疑似敗血癥的患者可采取血PCT進行檢測,患者能夠在早期進行診斷并治療,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