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要:人性本善,要學會感恩,在課堂學感恩,在實踐中學感恩,留守兒童更需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身邊的人。
關鍵詞:學感恩;去感恩
人性本善,生活在社會的人,都是互相依存、互相給予、互相幫助的,所以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迎接每一個人。教育者在教學中如何教育學生,從而使他們學到點子上,充滿正能量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點滴雖小,但積小會成大的,所以我們應該從點滴做起。
1.在課堂學感恩。教育者隨時隨地都可以教育學生學感恩,在班會上經(jīng)常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分享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感恩故事,分享見到別人的一些感恩故事。在各科教學中也可以適當?shù)拇┎褰逃?,在教關于親情孝心的文章,我會適當?shù)呐e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比如:一個十幾歲的孫女跟隨她父母住在遙遠的城市,她跟父母回家鄉(xiāng)探親,在返城之時,大家都是揮揮手,一聲聲道別,可她除了做這些以外,在上車之前突然擁抱奶奶,在奶奶臉上強吻,在奶奶耳邊輕語,在場的人看到這些無不為之動容。奶奶八十多歲,農(nóng)村人,在個人衛(wèi)生方面以及妝容方面還是會使一些人“畏懼”的,但城里的孫女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給予奶奶的一顆感恩之心。事雖小,但傳達的力量卻很大,很多所謂的城里人是無法做到的,因為嫌棄奶奶的臟而敷衍了事,可這個孫女的例子卻傳達了大大的正能量。學生聽后會觸動自己的心靈深處,從而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矯正自己的言行,樂意的步入心懷感恩之路,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愛,別人的生活中充滿了愛,世界就充滿了愛,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
2.在實踐中學習。小學生做小事也是可以體現(xiàn)善舉的,拿起小掃把掃地,搬起小板凳遞給客人,送上一杯開水等。小事中體現(xiàn)一顆幼小之心的善舉,這就是感恩。給路邊的乞丐遞上一些吃的,那就是關愛之心;在公交車上讓座,小事見大愛;擠出自己的零花錢給災區(qū),這是一份愛心。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增強感恩意識,自覺的踐行感恩行為。他們在活動中學到了更多關于感恩的知識,理解來自祖國之恩,社會之恩,親人之恩,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禮,有了一定的升華,認識了“愛”在你我他之間的重要性,對“感恩”有了全新的理解,從而愉悅的參與感恩之中。
3.留守兒童更需要學會感恩。留守兒童缺少來自父母直接的關愛,更需要擁有健康向上的一顆心。他們感受到來自于別人的關愛后,也會潛移默化的把自己的愛回饋給別人。教師要抓住機會對留守兒童進行感恩教育,讓感恩的思想滲透他們幼小的心靈。父母遠離他們,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有一種缺失感,要讓他們知道是父母給了自己生命,這是連接他們親情的血脈之線,擁有了就要珍惜,就要互愛。父母遠離自己是身不由己的,是為了一家人的生計,是為孩子更好的成長。學生擁有一顆理解的心,其實就是認識了感恩,包容了父母。社會關愛人士送衣服、書包、文具盒等給留守兒童,當孩子們手中接過這些東西時,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內(nèi)心會自覺的萌芽感恩社會之心的。留守兒童的內(nèi)心會越來越強大,在成長之路會有一顆感恩之心陪伴他們。
學生通過生活點滴認識了什么是感恩,但如何感恩別人呢?
感恩父母。是父母把每一個人帶到這個美好的世界,孩子最應該感恩的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即使再苦再累,心中一直裝著自己的孩子。手中有好吃的東西,他們首先想到的是留給孩子;在寒冷的冬天,父母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是否凍著了;父母、孩子天各一方時,天氣發(fā)生奇冷奇熱或有臺風,最掛心的人肯定是遠方的父母,孩子在哪,父母的心在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常把孩子放在心里,作為孩子應該換位思考,心懷感恩。輕輕的一聲問候,節(jié)假日的一個手工小禮品,輕拍父母身上的灰塵等,這些雖然是小事,但父母會深深的感受到來自孩子的關愛。子不應嫌棄母丑,當步履蹣跚的父母來到學校時,孩子應該大方的去見面迎接,不應該回避,更不應該要求自己的父母與條件優(yōu)越同學的父母相比較。作為孩子應該多去反思“羊跪乳之恩,鴉反哺之孝”,從小事做起,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恩父母。
感恩老師。學生之所以能在知識的海洋遨游,遠離愚昧,走進聰慧,與老師的嘔心瀝血是分不開的。見到老師點個頭,給個微笑,這是感恩;課堂上認真聽課努力學習,這是感恩;老師口干舌燥時,幫遞上一杯水,這是感恩;考試認真對待,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這是感恩。對老師感恩無處不有,只要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從點滴做起,都是對老師最大的感恩。
感恩身邊的人。每個人與身邊的人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大家共建美好家園,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解放軍保家衛(wèi)國,我們才能在和平年代幸福的生活,我們要感謝他們;有了建筑工人,我們才能住進舒適的家,我們要心存感激;有了科技工作者,才有今天發(fā)達的電子科技,我們要敬仰他們;農(nóng)民伯伯種植農(nóng)作物,為我們提供各種食物,我們要感恩他們。還要感恩各行各業(yè)的人,有了他們的付出,生活才豐富多彩,大家和睦相處,生活就幸福美滿。尊重別人其實也就是尊重自己,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輕輕的點頭,一個溫暖的問候,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動作等,都是感恩。別人幫助我們,我們要銘記在心,即使是滴水之恩,但我們要立下“涌泉相報”的心愿。日后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相信這個大家庭會更加和諧幸福。
滴水匯在一起成小溪,小溪匯在一起成河流,河流匯在一起成大海,大海容納百川。在點滴中心懷感恩,小感恩積成大感恩,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從點滴做起,讓感恩之樹生枝長葉,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