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欄(一) 資源提質利用”“幾種重要食品
劉 云,博士,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功能食品、生物資源利用和生物催化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2004年獲江南大學食品科學專業(yè)博士學位。2013年以高層次人才引進調入北京化工大學工作。近年來,主持了國家、?。ú浚┘夗椖亢推髽I(yè)委托課題等十余項,多項科研成果已在企業(yè)獲得成功轉化,開發(fā)了木質素衍生金屬單原子催化劑規(guī)?;苽浼夹g和生物質組分整合煉制技術等,得到了同行一致贊譽。至今,已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IF=14.229)、Green Chemistry (IF=9.405)、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IF=8.355)、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3.21)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fā)表科研論文60余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7項(已授權5項),出版專著4部。培養(yǎng)碩博士研究生20余名。目前,“蛋黃卵磷脂的提取及其產品開發(fā)”和“稻殼資源的綜合利用”等科研成果分別與上海某公司和湖南某企業(yè)開展合作,進行中試生產示范線的建設。
專欄主持
項目背景
本專欄論文主要介紹幾種重要食品資源(蛋黃卵磷脂、綠茶提取物、木薯、甘薯、淮山等薯類)提質利用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課題內容均來源于省部級項目和企業(yè)委托課題。這些項目以推廣應用和成果轉化為抓手,重點闡述產品加工過程中的關鍵工藝技術,洞察項目最新研究動態(tài)。在此基礎上,建立蛋黃卵磷脂加工技術、綠茶提取物EGCG功能食品的作用機理、薯類淀粉結構在粉條品質中的特性對比、淮山罐頭品質控制等技術要點,為推動我國重要食品資源的提質利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專欄介紹
本專欄推出五篇代表性論文,主要涉及卵磷脂加工與研究進展、茶葉提取物EGCG功能特性、薯類淀粉結構與粉條品質特性、淮山資源加工等方面的最新實驗數(shù)據(jù)與行業(yè)動態(tài),來展示相關的研究成果。針對蛋黃卵磷脂加工工藝影響產品品質的問題,研究了丙酮脫油/乙醇萃取卵磷脂的工藝優(yōu)化,采用MALDI-TOF/MS分析了卵磷脂的分子結構,為卵磷脂產品開發(fā)提供了支撐。針對蛋黃卵磷脂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變化,綜述了蛋黃卵磷脂的結構特點、提取方法、功能活性和脂質體制備及其應用等內容,為今后卵磷脂的提取及其產品開發(fā)指明了方向。針對茶葉提取物EGCG提高大腦認知和減肥功效缺乏動物組織水平數(shù)據(jù)的問題,開展以SAMP8老年癡呆鼠和ob/ob肥胖小鼠為模型,通過生化特性和組織形態(tài)切片分析,探討EGCG對老年癡呆鼠和肥胖鼠的改善作用機制,為EGCG功能食品的開發(fā)奠定理論基礎。針對淀粉結構對木薯、甘薯、淮山等薯類粉條品質的影響問題,研究了木薯淀粉、淮山淀粉和紅薯淀粉的微觀形貌和結晶結構,對于深入了解粉條結構,拓寬薯類淀粉的應用渠道提供參考依據(jù)。針對淮山罐頭加工中后期渾湯的問題,研究了熱燙處理、常壓滲透處理、真空滲透脫水處理等預處理方法對淮山罐頭品質的影響,為淮山罐頭加工提供技術支撐。
本專欄的系列研究成果為推動我國一些重要食品資源的提質利用提供良好的參考和借鑒。詳見P1-P36。
專欄策劃與組稿:劉云;專欄邀請:譚洪卓;文章總審:譚洪卓、伍松陵
致謝:李清明、蘇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