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興化市景范學校 吳 嬋
略讀,顧名思義即大略地讀。略讀課文相對于精讀課文,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為課外拓展閱讀打好基礎(chǔ)。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排了大量的略讀課文供小學生學習。根據(jù)對三至六年級語文教材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略讀課文占比隨年級逐步提高,五、六年級的略讀課文數(shù)量甚至與精讀課文數(shù)量持平。略讀作為一種與精讀形態(tài)完全不同的閱讀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教學重點放在課文重難點上,讓學生自主閱讀,通過相互間的討論來掌握文章重難點,而不是像精讀課文一樣讓學生深入剖析文本,教師要善于從以下三方面優(yōu)化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一般在每個單元的精讀課文后面,與精讀課文相互關(guān)聯(lián),融為一體。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文本能力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為學生設(shè)計具有指向性的“閱讀單”,引導學生借助“閱讀單”來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
教師應當在學生讀第一遍略讀課文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思考閱讀任務,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并將重點整合成具體問題,以此作為教學核心問題。
例如,《媽媽的賬單》這一篇課文,作者通過對“媽媽的賬單”的介紹,表達出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在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在文本的細枝末節(jié)上浪費時間,可以基于文本的重點處給學生設(shè)計問題“請你們比較一下小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通過這個導讀問題,就能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小彼得的賬單和媽媽的賬單的區(qū)別是,媽媽的這一份賬單后面的數(shù)都是0。然后追問:“同學們,媽媽的賬單為什么后面都是0?從這里你讀懂了什么?”這樣,就能夠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在整體閱讀的過程中體驗到文本的主旨。
在略讀課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要基于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概括。
例如,在對《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使用之前在《夜鶯的歌聲》中學到的方法對本文各部分內(nèi)容進行擬小標題的概括。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閱讀歸納概括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并且閱讀興趣也會被有效激發(fā)。在教學《“打掃”森林》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閱讀單”來設(shè)計相關(guān)閱讀任務,首先找到有關(guān)的句子,談一談文章中動植物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畫出相應的生物鏈。這種教學方式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教會了學生應當如何從整體的角度探究課文。
基于拓展性略讀教學,要以點帶面,一篇帶多篇,要以文本為拓展點,實現(xiàn)由“個”至“類”的遷移。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閱讀才能促進他們的語言積累與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教師在進行略讀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認識到語言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而不是簡單粗略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
例如,在教學《夸父追日》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等方式,讓學生掌握和理解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如“力大無窮、氣概非凡、巍峨雄偉、雄心壯志”,等等。在對夸父這一人物性格有所了解后,讓學生對“遺憾地”進行具體補白:夸父望著夕陽漸漸下沉,心中充滿了遺憾,仰天長嘆一聲,心里想著( )。便奮力將手杖往前一扔,閉上雙眸長眠于此。學生對此進行了精彩絕倫的回答:“沒能追逐到光明,完成自己的理想,我心有不甘??!”“我為世人幸福而追逐光明,勇往直前,可是終究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真是遺憾啊!”這種訓練方式,可以讓學生對夸父這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感同身受,達到了很好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使用閱讀方法閱讀略讀課文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拓寬視野。
例如,在教學《夸父追日》一課時,可讓學生閱讀課外文章《后羿射日》,展開小組討論交流,分析探究這篇文章的特點,以及文中后羿的性格特點和人物品質(zhì)。通過對比閱讀兩篇文章,學生領(lǐng)略到了中國傳統(tǒng)神話故事豐富多彩的想象力,同時對課文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有的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后羿要射日,夸父卻是逐日呢?”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探討不同故事的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故事背后寄托著的當時勞動人民最美好的愿望。完成了略讀教學后,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課后了解《愚公移山》《女媧造人》等神話故事,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將課外文章與課文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能拓展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略讀課文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教學不同,其體現(xiàn)一種簡約語文的思想,簡潔的語言、簡明的線條,不用面面俱到,但應選準有效的落點,引導學生進行重點性閱讀。
教師在進行略讀課文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語言積累與運用,力爭做到文章理解上“略”,但是語言實踐追求“豐”。語文教材中的略讀課文本身在體裁、結(jié)構(gòu)等許多方面十分有特色,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學習點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并教會學生正確運用閱讀方法。
例如,《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一篇課文是運用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對香港的方方面面進行了詳細介紹,展現(xiàn)了香港的熱鬧和繁華。文章圍繞一中心句展開,并且做到了首尾呼應,在每句概括性的語句中,又可以提煉出一個概括性的中心詞,依次為“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旅游勝地”以及“燈的海洋”。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概括,將長的文章讀短,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了解文章行文結(jié)構(gòu);還可以讓學生以分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閱讀,分析文中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香港,選取恰當?shù)脑~語填入下圖中。
以這種方式進行略讀教學,使學生在提取文中關(guān)鍵信息的同時,還可以將文中關(guān)鍵詞進行恰當排序,從而達到理清文本結(jié)構(gòu)的目的。這樣,學生就對文章整體有了更深的理解,閱讀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語言與表達是組成文章的兩大要素,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表達方法進行深入了解。
例如,在教學《全神貫注》這篇課文時,要注意到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十分有特色,人物描寫栩栩如生,這正是讀寫結(jié)合的切入點。教師可以先對文中第二自然段進行著重教學,請學生在本段課文中找出所有描繪羅丹修改雕塑的語句,并標出關(guān)鍵詞進行思考:文中是怎么來描繪羅丹聚精會神的?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思維碰撞,對文章的句子,如“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最后,教師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補充一下:茨威格看到了什么。這樣,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了解就更深了一層,并且學會了遷移使用人物描寫的技巧。
可見,教師在略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課文的行文架構(gòu)和文章特點,找到教學內(nèi)容的契合點,讓學生跳出課文來思考和學習,活化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如果教師要想提高略讀課文教學質(zhì)量,首先要對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有清晰的認識,教學過程要始終圍繞學生展開,在指引學生感受到文學作品之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