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鋼
在我珍藏的波蘭版的《肖邦全集》的扉頁里,印著一雙修長纖細、令人動容的手——那是肖邦的手。就是這雙手,流注出多少醉人的旋律,又演繹出多少變化萬千的“音樂魔方”;手啊手——鋼琴家的代號和驕傲!
不知從哪天起,我突然注意起鋼琴家的腳來。因為在他們出臺時,必先舉足由幕后走到琴前;而這幾步路,可真謂“寸步難行”啊!他們有的如萬里長征,步履艱難;有的則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還有的活像是小腳女人趕集——急急匆匆,扭扭歪歪。但是,有一位鋼琴家的路卻走得瀟灑自若,怡然大方,他——就是傅聰。而帶他學會走路的,就是他的父親傅雷。這條路的路標上有四句話:“第一,做人;第二;做藝術家;第三,做音樂家;最后,才是鋼琴家!”——這是傅雷給孩子的臨別贈言。
為了讓傅聰學會“做人”,這位精通洋學的大翻譯家,既沒有把兒子送到他早年留學的法國,也沒有讓他進音樂學堂,而是另辟蹊徑,用近乎“私塾”的方式,從孔孟先秦諸子、《國策》、《左傳》、《晏子春秋》、《史記》、《漢書》、《世說新語》中自選教材,進行“道德規(guī)范”——“做人ABC”的教育。傅雷認為,對于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說,“道德規(guī)范”是生活中惟一的“圭臬”。而當他將這個“圭臬”與古希臘羅馬的崇尚自然,文藝復興的崇尚人文,法國大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崇尚民主的精神相融合時,就構筑起一個“理想世界”的最高境界!傅聰以后在國外生活了那么多年,面對著光怪陸離的西方社會和紙醉金迷的金錢世界,始終“視富貴如浮云”,而不像“巴爾扎克筆下的那些人物,正好把富貴作為人生最重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目標”,就是因為精神境界中有這個“圭臬”所維系。傅雷在家書中盛贊傅聰?shù)那罢扇嗣芳~因,說他在海牙為一個快要死的女孩子演奏巴哈的《恰空舞曲》和他1947年在柏林對猶太難民的講話,是一種“符合我們威武不能屈的古訓”的精神和氣節(jié);而傅聰也以孔夫子所稱道的顏回為榜樣,保持“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種“以清貧為自傲”的中國文人傳統(tǒng)和超塵脫俗的崇高境界。真是:有“德”才有“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鑄造高人!而傅雷,就是這樣帶著兒子走人生之路的。
傅聰?shù)乃囆g之路,是一條以民族文化根蒂來“開發(fā)”、“引爆”世界藝術頂尖的“通路”。
陸游示兒:“功夫在詩外”??筛德?shù)墓Ψ虻故窃凇霸妰?nèi)”。他從小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偷聽爸爸同朋友談話,談論李白杜甫,他最喜歡的就是李后主的詞。他對中國古詩詞的通曉決不遜于托斯卡尼尼(意大利著名指揮家)對莎士比亞的熟悉。
傅聰在“肖邦”比賽前,他的演奏已被波蘭教授認為“賦有肖邦的靈魂”,甚至說他是一個“中國籍的波蘭人”。他榮獲的“最是波蘭魂”的瑪祖卡獎,更被認為是樁“有歷史意義的事件”。因為,這是由“一個中國人創(chuàng)造了真正的瑪祖卡的表達風格”。意大利鋼琴家阿高斯蒂教授對傅聰說:“只有古典的文明才能給你那么多難得的天賦,肖邦的意境很像中國的意境。”說得多好、多對?。「德斁褪沁@樣彈肖邦的。他彈肖邦,“就好像是我的命運”,“我自己很自然地說自己的話”。而且,肖邦又有李白“非人世”的氣息和李后主那種“垂死之痛,家國之恨”的愁緒。傅聰用李白來演繹、升華肖邦,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得的是李白獎!
傅聰?shù)乃囆g之路還通向大自然。
傅雷則多次要求傅聰?shù)酱笞匀恢腥?,因為,大師的作品“就是從大自然,從人生各方面的材料中‘泡出來的,所以,表達他們的作品,也得走同樣的路”。更重要的是,大自然可使人“蕩滌胸中塵俗”,“打破紙醉金迷的俗夢,養(yǎng)成淡泊灑脫的胸懷”,從而獲得一種“蕭然意遠,曠達怡靜,不滯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使演奏具有“生命的活力與搏擊飛縱的氣勢”!
/[日]德富蘆花
開門,如在海里。房屋周圍盡是灰蒙蒙的霧。村村森林的樹梢,幽靈般浮現(xiàn)于空中。正說要下雨,霧中忽然出現(xiàn)了太陽。日光越來越強,銀白的陽光搪在霧氣之中。
院里櫻花盛開。落葉松、海棠,看上去似二八少女。紫色的杜鵑花、雪柳、紅白茶花,花期正盛。單瓣的棠棣花也開了。清玄櫻、亞西花色血紅,紅褐色的春楓自不待言,槭、楓、橡、櫸、桫欏等的新芽,比花朵還美。
到田里看看。一簇簇金黃的菜花,白蝴蝶快活地飛著。向南望,中原、回澤一帶,桃紅李白。北望,仁左衛(wèi)門家的大櫸樹摩挲春空,籠罩著褐色煙霧。
春日近午,大部分返青的草地上,印著新楓的濃陰,小狗母子蜷臥在樹陰里,油亮的毛皮上簌簌落下了兩三片花瓣。起風了。樹影搖曳。蛙聲咯咯。母狗閃動一下耳朵,繼續(xù)沉入夢境。
傍晚,圓圓的夕陽悠悠然向西邊沉落下去。云彩似刷子,一寸一寸打太陽正中橫掃過去,觀之如畫。早已孕穗的青麥在晚風里飄浮。
夜,蛙聲聒噪,月色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