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偉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網已深入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也為媒體行業(yè)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體融合發(fā)展時代已經到來。融媒體背景下,人們的信息獲取渠道大大拓寬,傳統(tǒng)媒體的領導地位不復存在。尤其是對于報紙來說,其受到的沖擊是非常巨大的,適應時代發(fā)展就需要轉型,報社記者直面轉型壓力。本文主要針對融媒體背景下報社記者的轉型有效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報社記者;融媒體;轉型
一、直面工作壓力,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報社記者實現轉型,適應融媒體時代發(fā)展要求,就必須要重視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當今的報社記者不僅需要擁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還需要具備全媒體綜合報道能力。報社記者在熟練掌握基礎工作的同時,還應當能夠熟練使用新媒體軟件,并目具有適應新媒體報道的采編能力。
此外,報社記者還應當具有互聯網思維,注重觀念轉型,深入探索新媒體傳播規(guī)律和傳播效果,從而更好地指導自身實現轉型,滿足融媒體時代報社發(fā)展需求。
二、積極向輿論引導者轉型
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在融媒體時代應用越來越廣泛。對于報社記者來說,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快速、準確地收集新聞信息,為新聞的采編帶來極大的便利。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種便利是普遍的,各行業(yè)記者獲取新聞信息的時間基本上是相等的,新聞的首發(fā)、獨家越來越難獲得。因此,各媒體平臺的競爭點轉向了對新聞內容的編排與社會價值體現上。
同時,在信息瞬時傳播的當下,新聞信息的真實性保障嚴重不足,出現了新聞報道以偏概全,甚至是虛假新聞,對輿論的引導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報社記者需要樹立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觀,堅定地承擔起自身的社會責任,牢記職業(yè)操守、遵守法律法規(guī),運用互聯網思維,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全面性、客觀性,做好輿論的引導,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
三、尊重新聞事實,做報紙公信力的維護者
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人們對報紙上刊登的新聞往往能夠給予較強的信任,報紙的號召力與公信力較強。然而在融媒體背景下,人們有了更加廣闊的獲取信息以及發(fā)表意見的渠道,這為新聞媒體豐富信息來源,提高新聞線索獲取便捷性的同時,對記者新聞真實性甄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報社記者在進行新聞采編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尊重新聞事實的原則,深入新聞現場調查,在了解事實真相的基礎上進行新聞報道,為觀眾撥開新聞真相,從而維護報紙的號召力和公信力,使其在多媒體發(fā)展的當下仍舊占據一席之地。
四、做好新聞內容整合,提高新聞價值
報社記者在處理新聞線索的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有效整合出觀眾以及社會所需要的新聞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傳播效率。同時,還需要加強對自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學習,通過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及開通客戶端等方式,開辟觀眾獲取新聞信息的第一渠道,然后再通過對新聞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將觀眾所想要了解的事實真相通過報紙進行最終呈現。這樣一來,報紙新的聞價值能夠有效提升,從而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五、堅持對公權的維護,發(fā)揮報紙媒體的價值
報紙媒體的首要任務就是承擔社會責任和宣傳責任。然而在融媒體背景下,自媒體發(fā)展迅速,媒體行業(yè)進入門檻不斷降低,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例如在抖音等自媒體聚集地,不乏一些不良思想的侵入,對人們的價值觀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基于此,傳統(tǒng)媒體所擔負的輿論監(jiān)督、引導責任更加重要。報社記者在工作中,需要積極向公權的維護者轉型,重點關注社情民意,積極引導社會正能量,充分發(fā)揮報紙的媒體價值。
六、結語
融媒體背景下,人們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客戶端,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新聞信息,對新聞信息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融媒體背景下,傳統(tǒng)媒體記者的工作方式、內容與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對其既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報社記者積極應對挑戰(zhàn),就需要重視自身的轉型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在融合新媒體優(yōu)勢的同時,正確定位自身角色,成長為全媒體人才,滿足融媒體時代發(fā)展需求。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qū)許昌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