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暉
摘要:一個個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者,正為世界打開一扇扇了解中國的新窗口,如何利用這些窗口,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能夠聽到更多中國聲音,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筆者認為,從樹立文化自信、加強頂層設計入手,培養(yǎng)更多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民間文化使者,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Vlog:文化自信;頂層設計
Vlog,百度百科解釋為Videoblog的簡稱,也就是“視頻日志”,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其個人日志,上載并分享。最近從國內(nèi)火到國外的李子柒Vlog頻日志就是其一。中國風服裝搭配中國風音樂,李子柒的日志,講述了她的春釀醬油、夏腌青梅、秋釀酒到冬制臘肉的故事。“這些視頻使得李子柒在微博上擁有逾2000萬粉絲,在海外社交平臺YouTube上訂閱者達746萬。她的視頻制作完成后,在海內(nèi)外社交媒體上同步發(fā)出,熱門視頻播放量超4000萬?!?/p>
短短幾年時間,李子柒何以收獲眾多海內(nèi)外粉絲,成為一名現(xiàn)象級的紅人,她的視頻如何成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一個現(xiàn)象級話題?筆者認為有幾點值得借鑒:
一、從“暖胃”到“暖心”治愈系Vlog收獲海內(nèi)外受眾關注
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普通短視頻不再稀缺甚至是泛濫,但有品質、有溫度、能為用戶提供獨特體驗的優(yōu)質視頻內(nèi)容依然是稀缺的。和大量搏眼球、玩心跳的短視頻相比,李子柒的視頻日志仿佛是vlog界的一股清流,于慢生活、原生態(tài)主基調(diào)中,將一幅幅富含中國古典美學意境的畫面呈現(xiàn)給受眾,蘊藏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中國式山水田園生活哲學,讓人過目難忘,視頻所帶來的清新治愈的效果,打動的不僅僅是國內(nèi)網(wǎng)友,還包含國外網(wǎng)友?!霸谕饩W(wǎng)觀感中,delicious(美味)、ingemous(心靈手巧)、beautifulandrelaxing(美麗和放松)這幾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p>
二、真實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動
以手工造醬油為例,從清明種豆再到夏季制作封藏再到冬季熬制,5分鐘的視頻拍攝時長跨越四季,需要從十幾個場景、幾千個畫面中篩選、剪輯,再配以音樂,有時為了拍攝一個景色素材,需要乘車到大老遠的地方去,拍完后再乘車而歸。這樣的拍攝手法時間、人力、物力成本非常高,但恰恰體現(xiàn)了作者滿滿的誠意,更展現(xiàn)了一瓶醬油、一杯桃花釀、一碗豆瓣醬、一張刺繡真實的誕生過程,展現(xiàn)了中國普通百姓勤勞、樸實、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tǒng)品質,真實性往往最能打動人,收獲上百萬乃至上千萬的瀏覽量不足為奇。
三、打開一個了解中國的新通道
五千年薪火相傳的中華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寶藏。當前中國整體實力和國際地位大幅度提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正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
李子柒的Vlog視頻日志沒有口號式的東西,只有普通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因此能跨越地域、超越語言,引發(fā)外國觀眾廣泛共鳴。外國網(wǎng)友評論說:“這簡直像是在看國家地理+迪士尼+廚神當?shù)馈薄八诮涛覀冋J識我們所不了解的中國”。
不僅是李子柒,“滇西小哥”“網(wǎng)紅大爺”胡舁等一個中國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者,正為世界打開一扇扇了解中國國的新窗口,如何利用這些窗口,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能夠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筆者認為,從樹立文化自信入手,加強頂層設計,培養(yǎng)更多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民間文化使者,進而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任重道遠。具體來說,應該注意把握下面幾方面重點:
(一)樹立文化自信
李子柒能夠講好中國故事,來自于她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和內(nèi)在堅定的文化自信?!拔迩甑奈拿魇?,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這就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自強不息、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tǒng)美德和理念極富智慧,符合當下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加上傳播方式多元化,以李子柒的視頻日志為載體,豐富的中國故事素材為對外傳播提供著一座座“富礦”。
(二)求同存異、潤物無聲
“好故事能夠跨越語言障礙、超越文化紛爭、穿越心靈隔閡。在信息時代,誰的故事能打動人,誰就能擁有更多受眾、實現(xiàn)更好傳播。”不僅是李子柒,制作“魯班凳”的“阿木爺爺”王德文以及“滇西小哥”,他們講中國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記錄百姓尋常生活中,傳播真、善、美這些人類共通的價值和情感。這幾年,在跨文化傳播中,承載著人類共通的價值和情感的作品廣受歡迎。《功夫熊貓》在中國功夫的外殼下,講述的是平凡的熊貓逆襲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獅子王》則展現(xiàn)辛巴歷經(jīng)艱辛與考驗的成長故事。這些故事傳播的都是“正義、勇敢、成長、友愛”普遍的人類價值觀,因此引起了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情感共鳴。在保證內(nèi)容真實性前提下,通過找準中國與各國人民的情感共同點,用好“融通中外”的語言,堅持“文以載道”的傳播,就可以通過有品質、有溫度的中國故事傳播,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四、加強頂層設計,打造對外傳播輿論矩陣
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需求不斷增強,因此,筆者認為,對外傳播更需加強頂層設計、統(tǒng)籌各方力量,制定中長期規(guī)劃,分階段分步驟實施。主流媒體好比媒體中的“航母”,掌握著不少制作精良的精品視頻產(chǎn)品,具有獨特的資源、渠道優(yōu)勢,而自媒體好比“護衛(wèi)艦”,機動性更強,將兩者優(yōu)勢結合形成互補,就可以組成一支對外傳播的“航母編隊”。在頂層設計層面,應按照不同地域范圍,有針對性地推送視頻產(chǎn)品,讓這些視頻產(chǎn)品實現(xiàn)中國元素與本土化結合。目前,在鼓勵民間力量對外傳播方面,我們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李子柒”這樣的自媒體,應加強前瞻性規(guī)劃和培育,讓他們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不斷提升。
五、利用大數(shù)據(jù)、云技術實現(xiàn)精準傳播
“宣傳意識過強的傳播活動,效果遠遠不如潛移默化的文化輸出?!惫P者建議,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方式,收集用戶反饋的大數(shù)據(jù),了解到何種傳播方式更能實現(xiàn)深度對外傳播,有效把握受眾的需求和心理,做到有針對性精準講好中國故事。對于取得較好效果的傳播活動,比如李子柒短視頻,要及時總結,舉一反三。
通過加強頂層設計,樹立文化自信,培養(yǎng)更多能夠講好中國故事的民間文化使者,打造對外傳播輿論矩陣,在國際上,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主動權將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