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燕貞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生活和生產的方式,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技術出現后。財務智能化已經成為了財務管理發(fā)展的主要趨勢,財務智能技術能夠通過模擬人類的思維和意識過程,替代人工完成大量簡單重復且具有規(guī)律性的財務工作,從而有效減少人工失誤,極大的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但是與此同時也給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以及財務管理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就要求廣大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要樹立危機意識,加強個人和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以此來更好的適應財務智能化發(fā)展。為此,本文主要對大數據背景下的財務管理的智能化發(fā)展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財務管理;智能化發(fā)展
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數據呈幾何式增長,傳統以人工為主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當代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財務智能化成為了財務管理工作轉型和升級的必然選擇。財務智能化能夠利用計算機高速準確的計算能力來提升對財務數據分析和處理的效率,為高校各項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準確的財務數據。財務職能化是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顛覆,這就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需要過硬的財務專業(yè)職能和技能,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這樣才能夠不被時代所淘汰。同時高校也應當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和制度等進行改進,以此來為財務智能化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自身的長遠發(fā)展。由此可見,加強對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智能化發(fā)展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財務智能化時代下的財務體系
(一)財務智能化對于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顛覆
在財務智能化背景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將會被顛覆,財務職能技術將對所有的財務工作流程進行優(yōu)化,其涵蓋范圍包括前端財務基礎核心服務、中端財務交易和財務分析等決策支持服務、后端風險防控和全過程監(jiān)督服務等[1]。同時在財務智能化背景下,財務服務也將變得更加的智能化和個性化,防控各類財務風險的能力也將變得更強。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財務業(yè)態(tài)和智能財務持續(xù)融合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不過就目前財務智能化發(fā)展現狀來看,離實現財務個性化、場景化和智能化還需要經歷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智能型財務核算系統,即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廣泛運用基于移動端智能財務核心系統進行財務數據收集整理和智能核算等工作。第二階段,智能型財務共享系統,即在實現智能核算和共享服務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第三階段,智能治理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即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實現基于經營場景數據平行管理的深度洞察和決策支持等功能。
另外,在財務智能化背景下,大量簡單重復性的財務工作將被財務智能化技術所替代,比如,各種財務報表、財務憑證、財務賬本等都將會由財務智能化系統自動生成,如此一來,將會有大量的做財務基礎登記的工作人員被淘汰。同時在財務審計方面也將會由財務智能設定的程序來完成重復性的操作,這樣不僅能夠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減少人工失誤。在稅務方面,我國提出了“互聯網+稅務”的行動計劃,即通過渠道多樣、功能完備的電子稅務局并入到稅務系統當中,財務人員則可以在稅務系統中進行電子報稅。
(二)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人員的困境
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為對財務信息進行搜集、分析和整理。從上文可知,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很多簡單、重復性的基礎財務工作將會被計算機自動化智能技術所替代,如此一來底層性的財務人員的需求量將會逐漸減少,高級財務人才的需求量將會逐漸增加,比如,持有CPA證書的財務從業(yè)人員、管理財務人員等。根據相關數據表明,目前美國已有90%以上的公司開始運用財務智能軟件來幫助企業(yè)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在未來的15年,美國將會有40%左右的財務工作崗位被財務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所替代,而這一比例在我國將會高達70%。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務管理人員中有80%以上是從事管理工作的,而在我國只有20%左右的財務管理人員,基礎財務工作人員的比例高達80%[2]。在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基礎核算型的財務工作人員被淘汰,但是管理性的財務人員比較緊缺,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加快自身轉型,以此來適應財務智能化的發(fā)展。
(三)財務智能化時代下給財務組織模式帶來的變革
財務管理在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中,財務組織模式一直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著。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組織模式將從傳統的專業(yè)、戰(zhàn)略、業(yè)務和共享四分離的階段逐漸演變成外延擴展階段。這一階段的財務組織模式具有更多的新職能,如,智能共享運營和大數據分析等。另外,財務組織也將逐漸的從剛性運營向柔性運營發(fā)生轉變,如此一來,就能夠為財務業(yè)務的開展提供更加靈活和豐富的財務數據支持。
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組織變化的主要方向就是與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以及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進行協調。這就要求相關單位構建與智能化時代新技術相適應的財務組織維護體系,比如,組建具備學習算法能力的財務建模團隊和負責財務數據管理和維護的運營團隊等[3]。另外,由于我國目前財務智能技術的人才資源相對比較緊缺,相關單位應當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組建一支能夠運用大數據等智能化技術對財務資源配置進行合理分配的新型財務管理團隊,以此來為新型財務組織的進化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智能化發(fā)展的應對策略
(一)借助區(qū)塊鏈技術,提升財務風險防控能力
很多高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都會選擇不公開財務數據,認為這是對自身的保護。然而實際上,高校主動公開真實有效且不容篡改的財務數據,反而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高校真實的財務狀況,為高校發(fā)展提供更多有益的發(fā)展建議。而在對財務數據進行公開的過程中合理運用區(qū)塊鏈技術,能夠確保財務數據的永久性、完整性和不可更改性,提升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同時通過區(qū)塊鏈技術則可以使得整個供應鏈財務進行有效鏈接,同時還可以通過建立實施有效的防范機制來提升高校的財務風險防控能力[4]。區(qū)塊鏈技術能夠通過智能合約和分布式系統,對整個財務供應鏈上的財務信息進行自動收集和分析,一旦發(fā)現異常就會及時報告,以此來強化財務管理中事前和事中監(jiān)督環(huán)節(jié),達到提升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的目的。
(二)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數據處理能力
對財務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而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數據呈現出龐大、繁雜的特征,這就加大了財務人員數據收集和處理的難度。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人員則可以通過智能化技術從海量的財務數據中進行準確判斷和取舍,從而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財務智能機器人能夠通過模擬人類的思維方式對海量數據進行整合和準確識別,并根據財務人員輸入的各項指令自動生成各項財務報告,且生成的報告具有實時性特征,能夠為決策者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財務人員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升了更高的要求[5]。財務智能化技術的出現將財務人員動繁雜的基礎財務工作中解放出來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財務人員不需要參與到基礎財務工作當中,而應當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財務信息分析工作當中,利用自己的職業(yè)技能對財務數據進行更加準確的判斷,以此來更好的識別和防范各項財務風險。
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財務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應對這些變化給財務工作帶來的沖擊,高校財務管理部門應當要將創(chuàng)造力、洞察力、溝通力、信息度等作為財務人員是否符合財務崗位的優(yōu)先考慮標準。這樣財務人員才能夠從容的應對“信息需求多樣化、服務主體多元化、管理手段智能化”的財務智能化發(fā)展所帶來的改變。同時作為財務人員應當要樹立與時俱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從業(yè)過程中不斷學習財務行業(yè)的新模式、新手段、新理念等,這樣才能夠在工作過程中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得自己不被時代所淘汰。
(三)實現綜合型管理財務
程序化、標準化是財務智能化的主要優(yōu)勢,同時也是財務智能化的弊端。財務工作具有繁瑣性,其中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實際賬務工作室不可能都實現程序化和標準化的。因此,一個優(yōu)秀的財務人員不僅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能力,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顯然這些能力是智能化技術所無法替代的。由此可見,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人員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財務人員要想在這個時代下大放光彩,那么就必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懂會計、懂業(yè)務、懂法律、懂平臺軟件管理、懂組織、懂溝通的綜合型人才,只有這樣財務人員才能夠從以往“財務流水線工人”蛻變?yōu)楦呒壺攧展芾砣瞬拧?/p>
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將財務智能數據和自身工作經驗以及本單位內外部環(huán)境相結合的能力,這樣才能夠為本單位的管理和對策提供專業(yè)的意見。另外,每種財務管理模式都具有自己獨有的特征和性質,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人員應當要充分的意識到這一點,在工作過程中善于總結,充分利用財務智能化工具,成功轉型為管理財務人員,從管理的角度去處理財務工作,積極參與到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工作去,建立起獨特的專業(yè)優(yōu)勢。
(四)適應財務工作智能化形勢的變化
財務智能化歸根結底是模仿人類的智慧去完成一些簡單、固定、規(guī)律的財務工作,不過“模仿”畢竟只是“模仿”,與實際存在著本質上的區(qū)別。因此,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智能化技術和財務人員應當屬于相互依賴的發(fā)展關系。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智能技術的出現顛覆了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甚至可以說是對整個財務行業(yè)進行了重塑,財務職能也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6]。面對這樣的形勢,財務人員則應當要利用自身所積累的財務知識,并借助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從海量的財務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財務信息,對成本和預算進行合理控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戰(zhàn)略性決策,以此來提升本單位內部管理水平,促進本單位的長遠發(fā)展。另外,在財務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智能機器人的出現會增加產能,同時將會替代大量的基礎性財務工作崗位,在這樣的形勢下,財務人員應當要以平常心對待,不斷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和專業(yè)能力,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以此來更好的適應財務智能化時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財務智能化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財務智能化技術將會代替簡單重復性的財務工作,即便如此,財務工作仍離不開高技能的財務人員,因此,廣大的財務人員應當要清楚的意識到這點,積極學習計算機、大數據以及財務智能等新興技術,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應對財務智能化所帶來的沖擊,把握住時機,從而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推動財務工作的改革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瑜.財務共享模式下基于大數據智能化的應收賬款管理優(yōu)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9.
[2]趙化.財務共享模式下基于大數據智能化的材料核算優(yōu)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9.
[3]殷實.基于“互聯網+”的D大學財務服務創(chuàng)新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8.
[4]康巍.基于大數據利用的企業(yè)財務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南昌大學,2018.
[5]崔穎.大數據時代下的財務管理創(chuàng)新[D].吉林財經大學,2015.
[6]張思雅.大數據背景下財務管理的智能化發(fā)展探析[J].財會學習,2019 (3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