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苗苗
(甘肅省慶陽市中醫(yī)醫(yī)院,甘肅 慶陽 745000)
壓瘡也即機體組織因長期受壓而出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從而導致局部組織壞死與潰爛的現(xiàn)象,在長期臥床患者中較為常見,極易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加重其經(jīng)濟負擔,因此,早期借助護理干預進行壓瘡預防至關重要。本文選擇了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82 例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活動的觀察對象,分析了循證護理應用在心血管內科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對預防壓瘡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需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心血管內科收治的82 例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活動的觀察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為分組依據(jù),設置對照組(41 例)與實驗組(41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14 例,年齡59-78 歲,平均(67.6±2.9)歲,6 例心率失常、9 例風濕性心臟病、11 例心肌梗死、15 例高血壓;實驗組:男24 例,女17 例,年齡60-79 歲,平均(68.2±2.7)歲,4 例心率失常、10 例風濕性心臟病、13 例心肌梗死、14 例高血壓。納入標準:①入院時均無壓瘡;②生命體征平穩(wěn),但需長期臥床;③全部患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類疾?。虎诎橛卸嗯K器功能衰竭;③存在惡性疾病。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在一般資料(疾病類型與年齡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所以能夠分組研究。
1.2 方法。需為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指導患者用藥、監(jiān)測病情等。需為實驗組提供循證護理:①確定循證問題:將預防壓瘡作為護理重點,分析壓瘡發(fā)生因素,并進行預防干預;②檢索護理知識:在知網(wǎng)、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中輸入“壓瘡”、“老年護理”、“心血管內科”等關鍵詞,檢索有關壓瘡預防的護理知識,組織全員進行學習,分析心血管內科導致壓瘡出現(xiàn)的高危因素,并總結護理干預措施;③循證護理干預:一是評估壓瘡風險,即結合患者病情、年齡等因素,確定壓瘡風險等級,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二是為患者使用充氣床墊,以減少局部組織受壓;三是間隔2 h 翻身拍背一次;四是當患者取平臥位時,叮囑家屬抬高床頭的幅度不宜超過30°;五是在協(xié)助患者變更體位或是搬運患者時,不能使用拉、推等動作,以減少皮膚摩擦;六是需給予皮膚干燥者潤膚品,以保護皮膚,并在肘窩、頸窩、腹股溝等處使用爽身粉;七是叮囑患者宜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類食物,若是患者進食困難,可給予鼻飼護理,并謹遵醫(yī)囑輸注血漿與人血紅蛋白;八是壓瘡面需使用碘伏與酒精消毒,或是使用生理鹽水仔細清洗患者創(chuàng)面,并用氧氣予以吹干。
1.3 觀察指標。本次研究活動的觀察指標為Braden 評分、壓瘡發(fā)生情況與患者滿意度。①Braden 評分:共六個評價項目,即摩擦力、潮濕度、營養(yǎng)狀況、移動能力、活動能力、感知能力[1],每一項目最低分1 分,最高分4 分,其中得分越高則壓瘡風險越低;②壓瘡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護理結束后發(fā)生壓瘡的例數(shù);③患者滿意度:護理結束后,由患者填寫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此問卷包含對護理態(tài)度、護理內容、醫(yī)院環(huán)境等的評價,總分為100 分,其中0-59 分是不滿意,60-79 分為一般滿意,80-100 分為非常滿意,其中總滿意率=(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shù)×100%[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需借助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與處理本次研究活動中產(chǎn)生的觀察數(shù)據(jù),其中Braden 評分的數(shù)據(jù)表示方法是,并行t 檢驗,而壓瘡發(fā)生情況與患者滿意度的數(shù)據(jù)表示方法是n/%,需行χ 2 檢驗,P<0.05 代表有對比意義。
2.1 分析Braden 評分。實施護理干預后,實驗組的各項Braden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Braden 評分對比
表1 Braden 評分對比
組別 對照組(n=41) 實驗組(n=41) T P摩擦力 2.53±0.26 3.76±0.23 22.6884 0.0000潮濕度 2.78±0.41 3.92±0.04 17.7197 0.0000營養(yǎng)狀況 2.96±0.30 3.87±0.06 19.0456 0.0000移動能力 3.11±0.27 3.90±0.02 18.6839 0.0000活動能力 2.87±0.44 3.84±0.13 13.5375 0.0000感知能力 2.99±0.13 3.88±0.11 33.4644 0.0000
2.2 分析壓瘡發(fā)生情況。護理結束后,實驗組的壓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2.3 分析患者滿意度。實驗組總滿意率優(yōu)于對照組總滿意率,P<0.05,詳情見表3。
表2 壓瘡發(fā)生情況對比(n,%)
表3 患者滿意度對比[n(%)]
心血管內科患者受疾病影響,往往需要長時間臥床,部分患者甚至禁止翻身,所以患者身體在長期受壓后,容易出現(xiàn)壓瘡,不僅會增加患者身心痛苦,還會加重醫(yī)療負擔,所以加強壓瘡預防對于本科室患者康復與護理工作質量提升有積極影響。但是從臨床護理工作來看,實踐中很少存在符合全部患者的護理方案[3],且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護理工作更加傾向于個體化、人性化,所以還需結合當前最為先進的壓瘡預防方法對患者進行護理。
本次研究表明,與常規(guī)護理相較而言,循證護理更適宜于預防老年壓瘡,主要表現(xiàn)在實驗組的各項Braden 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的壓瘡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的總滿意率大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循證護理將臨床實踐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從多途徑找尋相關文獻資料后予以學習,能夠改變護理思維定勢[4],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有助于提升全體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與護理理論知識,為患者提供更為科學、標準、有效的護理服務[5],并對后續(xù)護理措施的實施提供科學指引;而一系列壓瘡預防措施的落實,可以降低壓瘡發(fā)生風險,因此,實驗組患者的護理認可度較高。
綜上所述,基于將循證護理應用在心血管內科收治的長期臥床老年患者中,可以有效預防壓瘡,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