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強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于問題線索的查處力度增大,一批“問題干部”被及時查處;但同時出現(xiàn)有人為達到個人目的,借信訪、舉報、投訴等途徑進行誣告等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一告事就“黃”,遇到舉報就先把相關干部“放一放”的怪象。
捏造“情況反映”,借信訪舉報對他人進行惡意誣陷;干部換屆考察等“關鍵時刻”,故意進行不實舉報,試圖影響相關工作……近年來,隨著各地對于問題線索的查處力度增大,一批“問題干部”被及時查處;但同時出現(xiàn)有人為達到個人目的,借信訪、舉報、投訴等途徑進行誣告等問題。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一告事就“黃”,遇到舉報就先把相關干部“放一放”的怪象,極大地挫傷了干部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同時嚴重影響了地方政治生態(tài)。
“花上八毛錢,折騰你一年 ”
中部地區(qū)某扶貧干部,被舉報存在向一位村黨支部書記“打招呼”,由該村出資為一名土地承包大戶修建泵站的問題。
但地方紀檢監(jiān)察部門介入調查后發(fā)現(xiàn),土地承包人承包土地時,是嚴格按照合法程序進行的,其中并無違規(guī)違紀操作現(xiàn)象。而且,修建泵站的決定,是在土地承包之前就已作出,并非為了照顧特定人員。
雖然被舉報問題最終查清,但這名扶貧干部的情緒明顯有些低落。
類似遭遇的基層干部有不少。大別山麓一名副鎮(zhèn)長,因被舉報而遭受調查。在與調查人員的交流中,他得知被舉報的問題之一是“開展工作中存在優(yōu)親厚友謀取私利問題”。這讓他感到無奈:“我的籍貫不是本地,沒有親戚在這里,肯定沒有‘優(yōu)親,‘厚友等問題也不存在。我愿意全力配合,接受組織的一切調查?!?/p>
還有部分干部,平日里少有“告狀信”、舉報信,但在被公示提拔、獲得榮譽表彰等“關鍵時刻”遭遇舉報。
不實舉報中,很多涉及的事情雖然不大,但因為舉報內容多樣且有的內容故意含糊不清,完全調查清楚并不容易?;鶎尤罕娬{侃“花上八毛錢,折騰你一年”。惡意誣告行為的總量可能不大,但“殺傷力”很大,讓不少黨員干部泄氣、傷神、寒心。
一告事就“黃”,多類不實舉報困擾基層
不少不實舉報或是惡意誣告行為,對干部產(chǎn)生了直接、明顯的負面影響。
據(jù)了解,一告事就“黃”的問題,在不少地方客觀存在。有的地方,被舉報的干部正處在考察任用之際,但由于舉報的問題尚未查清或者一時難以查清,上級徑直選擇從備選名單中剔除這名干部,或是終止相關任用程序。也有的地方,久查無果后,最終不了了之,對干部本人也沒有任何反饋,讓蒙受“不白之冤”的干部又背上了“思想包袱”。其中,不少被惡意舉報、誣告的人員,處在直面矛盾的一線,原本是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但在堅守工作原則底線或不向違紀違法行為妥協(xié)時被惡意舉報。
多名受訪紀檢監(jiān)察干部及組織系統(tǒng)工作人員,梳理了常見的幾種進行不實舉報、惡意誣告,最終經(jīng)查并不屬實的現(xiàn)象:
——編造式舉報。相關問題并不存在,舉報人出于政治目的、個人恩怨、忌妒心理等,故意編造虛假問題線索,捏造事實,偽造證據(jù),制造、散布謠言,對干部進行舉報、誣告。
——夸大式舉報。有的舉報人,并不掌握具體的問題線索,或是掌握的線索與干部個人違紀違法無關。但在舉報中,故意夸大相關問題的嚴重程度,或是故意“上綱上線”。
——掛名式舉報。為了引起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重視,有的舉報人甚至借用別人的名義舉報,或是在舉報信后虛列大量并不知情人員的姓名,進行虛假的“實名舉報”。
——重復式舉報。舉報人在舉報線索已經(jīng)被查否,并得到相關部門反饋或是澄清之后,繼續(xù)向上級部門或是其他部門重復舉報、惡意詆毀他人,令被舉報干部不堪其擾。
對惡意誣告,絕不能放任不管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岳奎認為,誣告陷害、惡意舉報之所以屢屢出現(xiàn),“成本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耙恍┤藶檫_到個人目的,惡意誣陷他人,不僅損害了黨員干部的個人名譽,挫傷了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也浪費了監(jiān)督執(zhí)紀資源,影響了政治生態(tài)。這種現(xiàn)象必須扭轉?!?/p>
湖北省紀委監(jiān)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惡意誣告與一般的錯告有著顯著區(qū)別。“一般錯告主要是舉報人對政策理解偏差或有誤解,在相關部門及時解釋后就能消除疑慮;惡意誣告則明知所舉報的情況與事實不符,但為了打擊、報復他人故意為之。對此,不能放任?!?/p>
當前,誣告陷害、惡意舉報等問題,也在部分地區(qū)受到關注。近期,天津市紀委監(jiān)委出臺《天津市紀檢監(jiān)察機關處置惡意舉報行為暫行辦法》,安徽省紀委辦公廳印發(fā)《為受到誣告陷害錯告誤告干部澄清正名若干規(guī)定(試行)》。
受訪干部群眾認為,在及時為被不實舉報干部澄清、“正名”的同時,也要加大對實施誣告行為人員的打擊力度,必要時應及時啟動反向調查程序,依紀依法從嚴從重懲處。部分地方紀檢監(jiān)察機關探索實施的對查實確屬誣告者,通知誣告者本人并向所在單位通報,情節(jié)嚴重的立案調查等,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