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 劉勤中
(接上期)
一輛2019款奔馳GLC260L 4MATIC (CODE 809),搭載274 920型發(fā)動機,VIN/FIN碼LE42531461L******,行駛里程為43 104km,該車發(fā)動機無法啟動,且儀表臺上出現各種報警信息。
該車是被拖車拖入店內的。通過檢查發(fā)現故障很容易再現,按啟動按鈕時,有時出現無反應、擋位不顯示、座椅無法移動、后視鏡無法折疊、車窗玻璃無法升降、鎖車解鎖轉向燈不亮等異常現象,且儀表臺出現各種報警信息。
詢問車主得知,該車沒有在特殊條件下(涉水、極限越野等)使用的記錄,但加裝了360全景系統(tǒng)。
連接診斷儀進行快速測試發(fā)現,車內控制器區(qū)域網絡(CAN B)上的所有控制單元均無法連接;電子點火開關N73存儲有1個當前狀態(tài)的故障碼:U001988-車內控制器區(qū)域網絡(CAN)通信存在故障,總線關閉;傳動系統(tǒng)控制單元N127和發(fā)動機控制單元N3/10都設置了當前狀態(tài)的故障碼:U014087-與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通信存在功能故障,信息缺失;組合儀表A1、氣囊控制單元N2/10、駐車系統(tǒng)控制單元N62和轉向柱模塊N80都設置了當前狀態(tài)的故障碼:U014187-與前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通信存在故障,信息缺失;組合儀表A1還設置了當前狀態(tài)的故障碼:U014287-與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通信存在故障,信息缺失;電控車輛穩(wěn)定行駛系統(tǒng)ESP控制單元N30/4設置了兩個當前狀態(tài)的故障碼:U0142FA-與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通信存在故障、U0141FA-與前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的通信存在故障(圖20)。
圖20 故障車奔馳GLC260L內存儲的故障碼
查看故障車型整車網絡示意圖(圖21),車內控制器區(qū)域網絡(CAN B)共有兩個CAN分配器X30/32(位于左前門檻旁)和X30/33(位于右前門檻旁)。CAN B網絡癱瘓,總線關閉故障的可能原因有:CAN B線路故障,如CAN H/L數據線對地或對正極短路、互短;CAN B分配器故障,如進水腐蝕;CAN B上的某個控制單元內部電氣故障。
對故障車進行斷電處理,故障依舊。掀開地毯,檢查位于左前門檻旁的車內CAN B分配器X30/32,沒有進水腐蝕跡象;測量CAN B網絡CAN H對地電壓0.4V,CAN L對地電壓0.3V,不正常,正常的載波電壓應為2.5V,查看波形也不正常(圖22)。
測量CAN B分配器X30/32的CAN H與CAN L之間的電阻,為60Ω,正常;測量CAN B單個線束對地電阻,顯示“OL”,說明沒有對地短路,正常,CAN H和CAN L之間沒有相互短路;從CAN B的分配器X30/32上逐個拔掉CAN線插頭,當拔下某個插頭后,儀表臺上突然顯示變速器擋位了,此時發(fā)動機也能正常啟動,CAN線電壓恢復正常,波形恢復正常(圖23)。
圖21 故障車奔馳GLC260L整車網絡示意圖
圖22 故障車車內CAN B網絡波形異常
進行快速測試,確認這是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的CAN B插頭; 測量CAN B分配器X30/32到后SAM之間的電阻0.2Ω,正常;再將后SAM的CAN線插頭插回CAN B分配器X30/32,CAN B波形立刻出現明顯異常;挑出后SAM插頭上的CAN B的兩根信號線,再將后SAM的CAN B另一端的插頭插回分配器X30/32,此時可以正常啟動。由此可以判定,后SAM至CANB分配器之間的線束正常;檢查后SAM內部,無進水腐蝕或燒蝕的現象。
綜合以上檢測分析,該車故障原因是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SAM)內部偶發(fā)性電氣故障導致CAN B癱瘓,從而出現有時候打不著車及各項舒適功能失靈的故障。更換存在電氣故障的后部信號采集及促動控制模組后試車,該車故障被徹底排除。
對于CAN線的檢測,檢查CAN H和CAN L的數字信號平均電壓,只能判斷是否對地短路或對正極短路。即使電壓值在經驗值的正常范圍內,也不能確定CAN 通訊是否正常,而要接合電阻的測量,確認是否存在過大的接觸電阻,過大的接觸電阻會導致CAN通訊異常。CAN通訊最佳和最快的確認步驟是:先測量電阻確認的線路導通狀況,之后用示波器檢查CAN H和CAN L的波形。
通過上述3個案例可以看出,對于CAN線故障的檢測,一般包括電阻測量、電壓測量和波形檢測。
圖23 故障車車內CAN B網絡波形恢復正常
對于電阻測量,為了避免信號反射,在2個CAN總線用戶上分別連接一個120Ω的終端電阻。這2個終端電阻并聯(lián),并構成一個60Ω的等效電阻。斷開車輛蓄電池的接地線,等待約3min,直到系統(tǒng)中的所有電容完成放電,再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CAN L與CAN H之間的阻值。阻值在60±2Ω左右為有效模式;阻值為零說明CAN L與CAN H之間短路;阻值為“OL”,說明CAN L或者CAN H有斷路。
對于電壓測量,根據CAN總線喚醒的情況,用萬用表電壓檔測量CAN L與信號地、CAN H與信號地之間的電壓。正常情況下,CAN L與信號地的電壓為1.5±2.5V左右,一般實際測量值在2.4V左右;CAN H與信號地的電壓為3.5±2.5V左右,實際測量值為2.6V左右;CAN L和CAN H間的電壓應該為5V左右。如果電壓值為零,則說明與地線短路或線路斷路;如果電壓值大于5V,說明與電源短路。
通過示波器測量波形是最直觀和最準確的方法。如果發(fā)現CAN波形異常,除了CAN L或CAN H導線上可能存在短路或斷路故障以外,也可能是某個控制單元損壞,存在電氣故障。為了查找故障原因,建議進行下列檢測:
1.將總線用戶從CAN總線上依次拔下,同時觀察電壓或波形的變化,直至恢復正常,再通過診斷儀進行快速測試,看少了那個控制單元,從而找到故障原因(控制單元X);
2.檢查通往控制單元X的CAN線是否短路或斷路;
3.如有可能,進一步拆檢控制單元X。
第4代網絡架構中出現的FlexRay是一個快速、確定性和容錯總線系統(tǒng),其信號不是基于事件而傳輸,而是在固定的確定時間窗口期間傳輸,因此,可降低總線負載。時間窗口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部分。為了提高抗干擾性,懸掛系統(tǒng)FlexRay由一條絞合雙芯數據線組成,連接的每個控制單元都能夠傳輸或接收數據,數據傳輸速率最高為10Mbit/s,屬于C+類網絡。
FlexRay采用線型拓撲結構,根據模塊的位置,每條FlexRay支路包括通用節(jié)點(U)、中間節(jié)點電腦(M)和終端節(jié)點(E)。
在汽車網絡系統(tǒng)中,為了避免信息傳到終端反射回來,對正在傳輸的信息造成干擾和影響,CAN總線聯(lián)網系統(tǒng)一般在傳輸終端設置終端電阻器,FIexRay總線也不例外。通用節(jié)點(U)的電阻為102Ω,中間節(jié)點(M)電阻為2 426Ω,終端節(jié)點(E)電阻為102Ω(圖24),各電阻為并聯(lián)關系,完整支路的阻值約為45~55Ω。此外還有4個特殊的控制單元,既可以作為中間節(jié)點,也可以作為終端節(jié)點,分別是:N127傳動系統(tǒng)控制單元、N51/3主動車身控制系統(tǒng)控制單元、N62駐車系統(tǒng)控制單元、N62/1雷達傳感器控制單元。它們內部既有2 426Ω的電阻,也有102Ω的電阻,作為中間節(jié)點時只連接2 426Ω電阻,作為終端節(jié)點時兩個電阻都并聯(lián)在電路中。
對于FIexRay總線故障的診斷檢測方法是:首先使用診斷儀讀取故障碼、查看數據流,然后分析電路圖并梳理邏輯關聯(lián),最后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具體的診斷步驟是:
1.首先測量FlexRay總線的信號電壓(平均值),綠色BP線經驗值為2.53V,粉色BM線經驗值為2.58V。如果實測值為0,說明對地短路;如果實測值為12V,說明對電源短路。
圖24 CAN總線聯(lián)網系統(tǒng)終端電阻器
圖25 FlexRay電阻測量值對應故障點
2.通過查看電路圖,并根據快速測試的結果,確定在整條FlexRay支路的某個插接器或模塊處斷開,然后在斷開處的兩端測量FlexRay總線終端電阻阻值,分析和計算檢測結果,判斷總線故障原因,確定總線斷路點及短路點部位。如:斷開N73插頭,測量N80側的電阻,如果結果是1 138~1 270Ω,則說明是N30/4與N127之間出現斷路故障(圖25)。需要說明的是如果線路出現擠壓變形或插頭腐蝕等損壞情況時,在靜態(tài)模式(斷電)下電阻值可能位于公差范圍內,但在動態(tài)模式(工作)時電氣影響因素可能引起波涌阻抗提高,從而出現數據傳輸問題。
3.通過示波器HMS 990查看FlexRay總線波形。這種方法是奔馳廠家不推薦的,理由是FlexRay總線傳輸速度高,而示波器的帶寬不足,無法正常呈現波形。
總之FlexRay總線的檢測方法是:信號電壓和電阻的測量。
此外FIexRay總線電纜損壞修復必須使用熱縮管固定密封,不能簡單連接,以避免進水腐蝕,或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通信異常。(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