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云
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教師從核心素養(yǎng)教育角度出發(fā),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能夠快速發(fā)展學生語言理解以及應用能力,促進學生道德情操、審美情感、邏輯思維、想象力等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夯實語言基礎。本文從幾個方面探討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生活化策略,以期促進低年級小學生寫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挖掘生活元素,培養(yǎng)寫話興趣
任何科目知識都是立足于生活之上發(fā)展起來的,小學語文科目也同樣如此,課程知識和人們生活之間存在著難以分割的關系,教師找到教學內容中的生活元素加以充分利用,可以改變很多小學生害怕寫話訓練、無處下手寫話的窘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元素輔助下,獲取寫話內容,得到寫話靈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寫話興趣,促使學生愈加愿意寫話,提高寫話教學效率。濃厚的寫話興趣是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動力,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知識最好的“老師”。
例如,在學習一年級下冊《姓氏歌》這節(jié)課上,教師將姓氏是生活中人們交流交際的重要內容作為本節(jié)課生活化教學元素,在導課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能介紹一下自己的姓名嗎?學生們對自己姓名非常熟悉,踴躍舉手介紹自己,課堂上充滿:“我姓李,是木字下面有個子字的李,叫作李××”“我姓張,是左邊弓右邊長的張,叫作張×”“我姓趙,是走上面有一個 的趙,我叫趙××”……在學生介紹自己姓名后,教師詢問學生能不能在一張紙板上寫下自己姓名,附上一句介紹自己特點的話,然后舉著紙板互相認讀其他同學姓名。學生對這個游戲非常有興趣,激發(fā)了寫話熱情,有的在名字后寫道“我是個籃球迷”,有的在名字后寫道“我在班級中頭發(fā)最長”,教師指導學生不會寫的字查字典或者用拼音代替的寫話方法,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了一句話自我介紹,學生通過閱讀彼此紙板上的介紹,更加了解了彼此,拉近了同學關系,為學生今后更好的交流交際提供了良好鋪墊。教師這時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課文是《姓氏歌》,大家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姓氏在沒在課文里,課文里有沒有我們不知道的姓氏呢?學生好奇心被調動了起來,主動參與到課文學習中,整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和寫話效率都非常高。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提升審美能力
生活中有許多美好事物,如何使用語言描述這些美好,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積極情感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低年級寫話教學重點。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靈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審美觀念充分滲透到生活化教學情境中,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審美意識,促使學生的寫話水到渠成般順利開展,學生通過生活情境中對美的觀察以及感悟,積極向同學和教師表達自己眼中的美,通過寫話形式傳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提升寫話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審美能力。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上冊《樹之歌》這篇課文時,由于學生們生活經歷不足,所以思維中難以形成“楊樹高,榕樹壯,梧桐樹葉像手掌”的具體形象,對課文內容理解方面存在困難,不能充分感受到課文描述的大自然魅力。教師在這個時候應用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校園中、當?shù)爻鞘泄珗@、當?shù)爻鞘兄参飯@內的楊樹、榕樹、梧桐樹、松柏、木棉、樺樹、銀杏、水杉、金桂的照片、視頻,讓學生觀察這些真實的樹,說出它們有什么特點,美在哪里。學生的思維與視覺感受相結合,發(fā)現(xiàn)并積極說出了“松柏在春夏秋冬哪個季節(jié)都是綠色的”“視頻中金桂開花的時候好多小朋友在樹下陶醉的聞著,肯定有非常濃郁的花香”“秋天的楓樹樹葉是紅色的”,學生們在觀察和交流中,更快、更好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師讓學生將自己的“觀后感”寫出來,鍛煉學生寫話能力,生動形象的樹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寫話素材,學生寫話能力與審美能力得到了協(xié)調發(fā)展。
三、組織生活實踐活動,實現(xiàn)學以致用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強調了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不能盲目重視理論知識和寫話方法的傳授,而是要增加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有話可寫,能夠寫出帶有真情實感的內容,可以將自己切身體會更清晰描述出來,從而有效落實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建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教師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組織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教學活動,將寫話訓練與實踐活動充分融合,調動學生寫話積極性,讓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將所學寫話方法、語言知識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形成活學活用的寫話能力。
例如,在學習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這篇課文后,課文內特有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紅燒茄子、烤鴨、水煮魚、蔥爆羊肉、小雞燉蘑菇,等等中國美食,教師要求學生放學后與家長選擇一道中國美食一起烹飪,完成“做中國美食”的親子活動,品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美食后,在當天日記中詳細描述整個實踐活動過程,第二節(jié)課上上臺朗讀自己的美食日記,與同學們分享更多美食制作感受。經過這次活動,學生養(yǎng)成了記日記的良好意識,使用所學習的語言知識和寫話方法,盡可能完成呈現(xiàn)和父母制作美食過程,在課堂朗讀日記中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也及時發(fā)現(xiàn)了自己日記里語句不通順、詞語使用不合理、錯別字等問題,主動加以修改完善,不僅達到了寫話技巧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也切實培養(yǎng)了學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精神,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效提升。
總之,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樹立起生活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緊密連接,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穩(wěn)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