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修 靜 伍 臻 黎錦轉(zhuǎn) 周海霞
(東莞康華醫(yī)院,廣東 東莞523000)
臨床中,高血壓為常見性疾病,高血壓產(chǎn)生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其中動脈粥樣硬化為高血壓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而動脈粥樣硬化同樣可導致患者高血壓發(fā)病[1-2]。本文針對老年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的有效護理進行討論,將內(nèi)容作以下敘述。
抽取東莞康華醫(yī)院收治的老年患者50例作為研究代表,患者入選病情為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入選時間為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將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62歲,中位年齡(68.23±0.97)歲,患者病程最長時間為13年,最短時間為6年,平均病程(8.64±1.35)年。對照組患者25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最大年齡80歲,最小年齡61歲,中位年齡(67.92±2.31)歲,患者病程最長時間為14年,最短時間為5年,平均病程(7.59±1.28)年。將組間患者各項基本信息進行對比,差異P>0.05,可實施下一步比較。納入標準:(1)年齡超過60歲以上老年患者;(2)病程5年以上老年患者;(3)對本研究依從性較高老年患者;排除標準:(1)精神障礙,無法溝通患者;(2)肝腎等關鍵臟器功能障礙患者;(3)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動脈硬化臨床診斷標準[3]。
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即協(xié)助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對患者血壓水平實施監(jiān)測;給予患者使用降壓藥物;告知患者病情發(fā)展情況;指導患者不要食用高鹽、高糖、高油食物。觀察組在基礎護理上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詳細了解患者飲食習慣、文化程度、睡眠質(zhì)量等基本信息,之后按照患者自身情況不同為其講解高血壓動脈硬化疾病相關注意事項,同時告知患者飲食不健康、睡眠質(zhì)量不達標對病情影響,使患者詳細了解其中的危害,進而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心理護理干預: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疾病病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時間一般較長,患者長期受到疾病折磨,難免產(chǎn)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引導患者將自己的想法進行傾訴,之后按照患者想法對其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并告知患者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對病情康復具有一定影響,使患者可通過自行調(diào)節(jié)心態(tài),進入降低其不良情緒,并列舉成功治療案例,增加患者治療信心,進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3)飲食護理干預: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營養(yǎng)飲食方案,指導患者在進行過程中要細嚼慢咽,按照七分飽的飲食原則進行飲食,指導患者要做到營養(yǎng)均衡,主食類食品進食量一般在200g左右,動、植物性蛋白要進食平均,每天使用食物總熱量保持在8.36兆焦以下,同時,指導患者可多進食木耳、菠菜等含鐵元素較高食物,防止產(chǎn)生貧血,而維生素也同樣要進行補充,進而起到排泄脂類垃圾作用。(4)運動與用藥護理干預:患者可在每天早起后,進行漫步、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進而鍛煉其心肺功能,身體條件不允許外出患者,可在室內(nèi)進行保健操等基礎鍛煉,在進行運動過程中,患者要根據(jù)自身情況設定鍛煉時間與鍛煉強度,切不可盲目鍛煉,防止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給予患者降壓降脂藥物,并告知患者在用藥期間不可擅自增減藥量或漏藥,并告知其服用降壓藥的重要性,嚴格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
將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血脂與血壓指標進行比較,其中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收縮壓。
統(tǒng)計計算研究中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計算組間數(shù)據(jù)過程中均以SPSS19.0進行,率和計量資料表示數(shù)據(jù),卡方和t值檢驗數(shù)據(jù),以組間P<0.05表示形成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各項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護理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血脂與血壓指標全部顯著改善,其中,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收縮壓改善效果更加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由附表呈現(xiàn),見表1。
表1 組間患者血脂與血壓指標比較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發(fā)展,高血壓動脈硬化疾病逐年呈上升趨勢,該疾病為臨床中常見性疾病[4],對其治療與護理工作進行不得當,將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與生存質(zhì)量,因此,在進行治療的同時,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具有重要意義。與基礎護理相比,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可有效使護理人員依照患者自身情況實施護理服務,進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5-6]。
本研究中使用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在對患者實施護理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收縮壓等指標改善情況完勝對照組,說明將護理干預運用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中,效果顯著,在改善患者血壓、血脂水平的同時,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臨床應進行廣泛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