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喬
高效課堂,是一種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課堂,在高效課堂中,學生能以最少的時間學習到最多含量的教學內(nèi)容,而且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是真正內(nèi)化于心,這樣的課堂,教師也從中有很多的獲得感,體現(xiàn)了課堂的高效能。
十幾年前,以杜郎口中學為代表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中刮起了一陣“旋風”。杜郎口教學模式,主要是“三三六”自主學習的高效課堂模式,課堂教學過程真正踐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自主學習有三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jié)奏;自主學習有三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有六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xiàn)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經(jīng)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杜郎口中學的以學生為“主講小老師”的杜郎口教學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效果,讓高效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近年來,中山市東區(qū)遠洋學校在掌舵人黃志煊校長的帶領下對高效課堂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四、五”課堂教學模式。在“一、四、五”課堂教學模式中,“一”是指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權;“四”是指全面踐行“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四大課堂教學理念;“五”是指推進“小題大做、激情引趣——小鬼當家、組內(nèi)研討——小組互動、點撥突破——小試牛刀、鞏固提升——小事大成、人人出彩”五環(huán)節(jié)。東區(qū)遠洋學校提出的“一、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它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融為一體,給教師們清楚地指明了教學改革方向,引領著教師們?nèi)绾螌鹘y(tǒng)課堂向著“高效課堂”邁進。接下來,我也結合“一、四、五”課堂教學模式來談談自己對高效課堂的認識與思考。
第一境界:高效率——教學時間少,教學內(nèi)容含量大
現(xiàn)在的語文作文教學,教師常用“講解范文、學生討論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的形式進行,更有甚者,教師要求學生必須讀完多少篇的文章,然后布置一個作文題,強制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寫出一篇作文。從表面上看似效率高,學生們用很短的時間讀完多少篇目的文章,而且還寫出了作文,但實際上,學生普遍反映“作文課很無聊”“作文難寫”,真正的教學效益卻不高。
讓我們來看看特級教師張祖慶在執(zhí)教《神奇的探險》習作課時,他是怎么做的。課一開始,張老師通過播放亞馬孫熱帶雨林的圖片和視頻,把學生帶領到神奇的冒險空間,這剛好符合我們遠洋學校“一、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五環(huán)節(jié)中的“小題大做、激情引趣”。然后,張老師讓學生“小鬼當家、組內(nèi)研討”在小組內(nèi)說著自己的“冒險之旅”。接著,學生上臺“小試牛刀”分享自己的想象畫面。張老師一邊播放著熱帶雨林的背景音樂,一邊引導學生在音樂的不同節(jié)奏中發(fā)揮不同的感官去捕捉細節(jié)。在張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獲得的想象信息越來越具體。學生們根據(jù)教師課前的“激情引趣”到“組內(nèi)研討”“小試牛刀”,最后,他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冒險之旅”想象的片段寫了下來。這節(jié)習作課給了我們語文老師們很大啟發(fā):同為習作教學、同樣的教學時間,為何有的課堂會出現(xiàn)學生“抓耳撓腮”寫不出來,而在張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卻迫不及待地寫下一幕幕精彩片段這兩種情況呢?我們說,除了精心的教學設計,更多在于課堂的效率上,一節(jié)課,張老師完成了“激趣、引導想象、指導寫作前的練習說話、寫作練習”四大環(huán)節(jié),激發(fā)興趣、教師指導、層層遞進,既節(jié)約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還落實了“寫冒險片段”的教學任務。
第二境界:高效益一一“假”高效與“真”高效
在語文實踐教學中,有的老師誤以為高效課堂就是用很多的教學內(nèi)容作為教學任務把課堂“塞滿”,例如一節(jié)四十分鐘中年段的語文課,一些老師安排了“教學生字詞、朗讀文段、分析文本”等多項學習任務,這種將多項任務壓縮“打包”給學生,看起來一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很豐滿,但實際效益并不高,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nèi)消化這么多內(nèi)容,這是一種“假”高效。
我們說,真正的高效,是“一課一完成”,而且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能有所延伸拓展。如特級教師王崧舟教授在執(zhí)教《墨梅》時,他營造出“課里有詩,詩里有課”的課堂氣氛,通過“家中梅”“畫中梅”“心中梅”三種意境的設置,帶領學生從詩中境走向意境,又再通過王冕五次拒絕俗世功名的史實幫助孩子走進詩人的心境,從而順勢而為地給學生講解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王老師整節(jié)課的節(jié)奏,溫和從容,最大限度尊重孩子的閱讀理解,最后借助《墨梅》的歌聲,使整節(jié)課在如詩如畫的韻味中生出繞梁之意,余味無窮。王老師的課沒有過多華麗的語言、沒有趣味性很強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從詩意到意境,從意境到作者,從作者到表現(xiàn)方法,這節(jié)課不正是體現(xiàn)了“大道至簡”的教學理念且課堂效益很高。
第三境界:高效能——親其師,信其道
有些課堂,老師的教學設計很有創(chuàng)意,教學實施過程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學生也學有成效,如此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課堂,但有時似乎總覺得缺少點什么。通過對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好的老師能將高效率、高效益的課堂,升華到一種美的境界,學生對自己的老師油然而生出一種崇敬感,從而學生以更加強烈的學習欲望、更加旺盛的學習斗志投入到學習中,產(chǎn)生一種“親其師,信其道”的高效能課堂。
例如特級教師竇桂梅在執(zhí)教《書<戴嵩畫牛,》時,她從蘇東坡的名句人手,慢慢把孩子們帶入蘇東坡的作品中,明確了“題跋”這種題材的特點,繼而導人課題。課堂上竇老師反復通過文本與后人,上至乾隆皇帝的題跋,下至當今廣告圖片的應用,帶領學生學會思辨地看待問題。學生們在竇老師的鼓舞下,發(fā)言越來越精彩,思維的火花洋溢四射。講臺上的竇老師仿佛是一朵綻放的向日葵,熱情、激情。她在課堂上飽滿的情緒感染著現(xiàn)場每一位學生,以至于下課鈴響了,有些學生情不自禁地說:“啊,下課了?這么快!”學生對所學教學內(nèi)容的無比熱愛,對老師產(chǎn)生出無比的崇敬之情,這樣課堂,是一種高效能的課堂。
其實,高效課堂能達到高效能,應該是高效課堂的至高境界。高效能的課堂,也必然是體現(xiàn)“大愛無疆、大道至簡、大智若愚、大成若缺”教學理念的課堂,因此,我們?nèi)蘸蟮恼n堂教學,要積極運用遠洋學校的“一、四、五”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從高效率走到高效益,并進而朝著高效能的課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