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旭
【摘 要】 情境教學可以使語文課堂成為開放的、有活力的課堂,課堂的教學活動形式變得活潑多樣,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者變成課堂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不斷積累豐富的表象,也讓學生在實際感受中逐步去認識世界。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情境教學進行了有效的探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情境教學? 策略探究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可讓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學習需求,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橹庇^知識,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課堂知識。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始終圍繞課堂教學核心內容,通過利用多種方法及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出較為真實、生動的情境。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進行情境教學呢?
一、激發(fā)學習熱情,延展課文內容,以續(xù)寫的方式再創(chuàng)情境
一個好的老師,并不是下課鈴響起時就結束知識的傳授的。在課堂結束的同時,可以設置一些懸念,留下一些問題。促使學生在課后自己進行發(fā)掘和延展。創(chuàng)造出一個可供學生二次探究的情景。才能讓學生將課堂上的學習延續(xù)到課后,才能大限度的提高學習熱情。以《我的叔叔于勒》為例,講完課文后,向學生提出疑問:于勒叔叔這么多年漂泊在外會想些什么呢,會怎么想我們一家呢?父親在發(fā)現了于勒叔叔是一個窮光蛋之后,回家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留下這樣幾個問題,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情境,讓學生繼續(xù)對課文進行個性化的解讀,進一步深化語文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隨著主動學習習慣的形成,學生會逐漸發(fā)現自己掌握的知識還很少,知識儲備還很不豐富。這時他們會主動多學習知識,主動進行知識的積累。隨著學生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教師會發(fā)現學生的見解也很有深度。聽完學生的意見之后也很受啟發(fā)。實現一種教學相長的狀態(tài)。如學習《范進中舉》一文時,學生就能夠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之后,我給學生也設計了一道“假如范進沒有中舉,后果該怎樣”的題目讓學生思考,大部分學生提出的設想都能夠自圓其說,有一些還有著比較深刻的警示內涵。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也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真正內涵。
二、課堂上要注重創(chuàng)建多媒體情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多媒體設備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使用變得越來越頻繁,但是部分教師沒有正確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只是將多媒體資源當作常規(guī)教學手段,不能為課堂帶來新的動力。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設備和情境教學法結合起來,創(chuàng)建多媒體情境,將抽象單調的語文理論知識,以圖片或視頻的方式具體呈現出來,改變學生語文知識獲取途徑。同時多媒體情境能抓住初中生好奇心和貪玩心強的性格特征,保證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在進行《黃河頌》的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共鳴,筆者會通過多媒體情境的創(chuàng)建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集展示黃河壯觀景色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這些素材,使得他們被圖片和視頻中的內容所震撼,成功融入多媒體情境中。接著筆者讓學生帶著震撼嘗試解讀《黃河頌》,體會作者蘊藏在文中的贊美之情。最后,筆者讓學生在多媒體情境中,帶著自身體悟朗誦《黃河頌》,將情境教學效果最大化。多媒體情境為學生展示了語文這門學科的另外一門,符合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需求。
三、讓學生親自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過體驗式情境提升
在語文教材的很多文章中都有各種人物和動物等,并且,由于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動、愛玩,主觀意識上愿意參與課堂實踐活動。所以,在初中語文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利用初中生這一心理特征,在教學中運用角色體驗式的情境教學法展開語文教學。詳細地講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扮演文章當中的不同角色,在學生互相配合下展開課文的閱讀和表演相應的情節(jié)故事等,最后讓學生表達出自身參與到其中后的情感體會以及對文章的理解。通過角色體驗式再現情境的教學模式,將原本抽象的文字轉變成具體的形象讓學生更加直觀的觀察到和體會到,從而幫助學生很容易的理解文章內涵和相關知識。
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
在情境教學中,真實的教學情境是多樣化的,但是最生動、最具體和最真實的方式,是依據課文具體內容,讓學生對課文中相關的內容進行表演,使學生更深入了解課文,對全部的角色要表演的情緒、需述說的詞語和要表現的語氣進行深層解析。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最迅速轉化,他們會充分結合語言和形象,自覺地了解所要把握的課文中的角色信息,自覺把自身要表演的角色具體化。這樣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望,這樣學生就會更認真地解析角色、投入表演,提高表演能力,更能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層的了解和體會,從而加深對課文主旨思想的理解。例如在講述《皇帝的新裝》時,老師引導學生對本文進行分角色朗讀,每一個學生都依據相應角色進行表演。在單獨表演的情況下,學生不僅帶表情表演,還把課文里的角色進行具體化,把孩子的單純、騙子的狡猾、大臣和皇上的虛假及愚笨表現得活靈活現。例如我在講述《我的叔叔于勒》這一文章時,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表演,讓學生把思想、能力全方位展現出來,使文章里講述的情境具體化,引起學生的興趣,讓教學更加富有生機,讓學生對課文里的角色及有關知識形成更加深切的印象。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既是一門形象化了的藝術,又是一門密集化了的科學。如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肯定就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也一定能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振良.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2,6(15):19-20.
[2] 張漢祥.情景教學對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效果的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6(2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