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瓊
摘? 要:對學生而言,他們的第一任教師就是家長,第一所學校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我國社會環(huán)境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且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學生也能通過網絡或者是手機獲取更多的知識。若家長沒有及時引導孩子那么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思想觀念發(fā)生扭曲。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主導,但是其也只能做家庭的教育的主導,結合學校與家庭教育也是當前初中班主任面臨的重點問題。因此,該文就初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家庭教育? 地位? 作用
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特殊的群體之一,其主要是從孩子的角度思考人生的轉折點,整個初中階段濃縮了復雜多樣的班級管理與教學壓力,工作節(jié)奏較快、心理壓力較大,這些都是無法負荷與排遣的[1]。但是就算是身心疲憊班主任也應堅強剛毅,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學生而言是主心骨,同時又是學生家長的求助者。近年來教育深化改革的同時家庭教育的作用與地位也不斷凸顯,因此班主任作為家庭教育中的調和者,要發(fā)揮自身的思想溝通與指導作用,保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朝著同一目標發(fā)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1? 初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地位及作用
1.1 為家長與學生架起溝通的橋梁
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加上進入初中階段后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在各種壓力下也會導致與其朝夕相處的父母“中招”,最終家長也會成為孩子們宣泄自身情緒的靶子。因此我們也經常聽到部分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一進入初中階段就很難管教或者是變得不懂事。班主任應主動幫助家長與學生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讓學生理解父母,常懷感恩的心;讓家長學會包容孩子,以寬容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此才能讓雙方心平氣和地溝通,為家長與學生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梁。
1.2 幫助家長建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
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大部分家長都存在嚴重的狀元情結,他們只關注孩子的學習,不重視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若家長不能及時扭轉這一觀念,最終也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對孩子而言,班主任更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擁有教育者的科學占位,更能幫助家長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觀念[2]。
1.3 指導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
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用簡單粗暴的方法,還有的家長堅持無效說教,也有的家長無計可施,最終也都任由孩子自由發(fā)展。很顯然這些教育方式都是不科學的,因此班主任在家庭教育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更應該針對具體的事情個性化地指導家長,這也是相當必要的。
2? 提高初中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有效性的途徑
2.1 遵循教育規(guī)律,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班主任可通過以下途徑引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第一,引導家長提高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家長與教師應意識到這一點。就當前我國家庭教育的現狀來看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部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卻以落后的觀念教育孩子。也有部分家長盲目溺愛孩子,滿足孩子一切要求,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主要表現為蠻橫、不講道理、自私等,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3];還有部分家長過于依賴學校教育,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丟給教師,孩子學習不好或者是在學校調皮搗蛋就是教師的教育問題。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也會對家庭教育的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改變當前的現狀,筆者建議加大對學生家長的引導,讓其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對家庭教育產生正確的認識。第二,指導家長做好榜樣作用。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主要是受到家長的影響,這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班主任要引導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孩子的潛在問題或者是存在的問題為基礎,嚴格遵循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給孩子實施量化引導。家長應以身作則,發(fā)揮自身示范性的作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想品格。
2.2 全面了解學生家庭,針對性地指導家庭教育
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分析,只有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給孩子成長提供良好的成長條件。大部分家長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不足,在教育孩子時總是以傳統(tǒng)的經驗為主,教育理念比較落后。還有部分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并不重視孩子品德的養(yǎng)成,這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而言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結合近年來人們關注的復旦大學投毒案可知,當孩子犯下彌天大錯時孩子的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錯誤,還為自己的孩子做無罪辯護[4];又比如17歲考進中科院的神童與他媽媽的故事,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成績至上的故事,家長絲毫不重視孩子的生活能力,最終導致這位年輕神童被退學,但是作為孩子母親的她卻認為自己的孩子被退學是一件丟人的事情,這些都是教育的誤區(qū)。若班主任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及時糾正這位孩子母親錯誤的觀念,我們相信這位孩子也不可能如此艱難地適應生活。此外,班主任還要以家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案。家長的性格、職業(yè)、文化以及氣質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班主任應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若需要給家長灌輸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理念時要以家庭的特點科學分類與指導。比如說,部分有文化素質的家長班主任可以教育理論為切入點與家庭探討,強化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如此也能起到糾正家長錯誤家庭教育理念的作用;針對部分對孩子失去信心放棄孩子的家長,班主任應及時給家長反饋孩子在校的點滴進步,告知家長應鼓勵孩子,增強孩子自信心;對于部分溺愛孩子的家長,可通過單獨交流的方式指出其家庭教育的不足;針對動手打罵孩子的家長則應告知其在家庭教育中應平等與孩子溝通,這也是家庭教育的關鍵;針對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長,班主任可結合家長的實際情況于其探討生動的教育案例,主動與家長探討,增強家長對家庭教育內涵的理解。
2.3 引導家長掌握教育心理學知識
從陶行知先生的話可知,家長要想發(fā)現并了解自己的孩子,首先就要信仰自己的孩子,并變成孩子。家長也要適當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全面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由于對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仍然存在不足,最終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5]。比如說,當孩子回家專注于看某個電視節(jié)目或故事書時家長可能會問孩子有沒有完成家庭作業(yè),又或者是直接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長期下去孩子也會失去專心投入做事的機會,這也是導致孩子將學習放在興趣對立面的主要原因,甚至還會讓孩子因為這些小事對父母產生抵觸、厭煩等心理;還有部分家長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年齡,過多地嘮叨孩子,導致孩子對家庭教育產生拒絕心理,最終也會拒絕與家長的溝通。
3? 結語
綜上,班主任作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不斷探索并與時俱進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同盟,最終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師應逐步改進并完善家庭教育的方法,主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健康快樂學習與成長。相信班主任與家長共同攜手、并肩作戰(zhàn)就一定能為孩子的未來撐起一片天。
參考文獻
[1] 陳文杰.淺談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作用[J].時代教育,2016(20):163.
[2] 于孝靜.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南北橋,2017(12):208.
[3] 杜雪麗.巧用信息技術,攜手共筑育人夢——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的智慧與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7(13):27.
[4] 李正芹.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心事,2014(5):95.
[5] 徐應碧.淺談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導學,201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