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端雄
自卑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復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奧地利心理學家A.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他對于這個詞主要有兩種相聯(lián)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或自己的環(huán)境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復雜心理。其次,自卑情結指一個人由于不能或不愿進行奮斗而形成的文飾作用。自卑情結是由嬰幼兒時期的無能狀態(tài)和對別人的依賴而引起的,對人有普遍的意義,能驅(qū)使人成為優(yōu)越的力量,但又是反復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是可以通過調(diào)整認識和增強自信心并給予支持而消除。
案例
“班主任,阿興和俊堅火拼了!”副班長小坤急匆匆地跑到我跟前向我報告……
“班主任,阿興昨晚深更半夜爬起來抽煙,讓舍管員給當場抓獲,扣了三十分?!鄙衢L向我報告……
阿興是我擔任六年級(1)班的班主任時的一名學生,是一名讓我一聽見手機響就緊張的同學。他無心向?qū)W,紀律性差,脾氣暴躁,喜歡在課堂上違反紀律,經(jīng)常和同學發(fā)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這一次,阿興與初二的同學發(fā)生了矛盾,初二的同學揚言要教訓他,幸好其他同學及時地告知了我。第二天下午,他的父親就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學校,夜里接到我的電話,今早特意從廣州趕了回來,一見我,一個勁地賠不是。這讓原本想極力抱怨的我反而無從開口。通過與家長的交談,我才知道,原來阿興的家庭比較特殊:家里兄弟姐妹多,早年,他的媽媽因為摘八角而摔傷盆骨,舉債治療未見好轉,多年來臥床不起,家里僅僅靠父親外出打工來維持生計。所以,從小缺少完整的家庭教育。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看著人剛到中年,卻已滿頭白發(fā)的學生家長,我的憤怒不知怎么就平復了下來。我想,我是應該好好地去了解一下這位留守兒童了。
于是,我心平氣和地與阿興溝通。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那么排斥和老師交流。不過,看得出,他其實內(nèi)心還是挺自卑,特別是對于家庭的情況,他比較回避。不過,字里行間里,我可以感受到他對于媽媽還是比較關心,比如周六日放假回去,對于媽媽的照顧還是比較上心的。同時,運動能力強,跑步、打球比較有優(yōu)勢。于是,我通過這些方面入手,對他有意無意地進行鼓勵,抓住一切能夠表揚他的機會對他進行表揚。
一次,他因為沒有車費坐車回家,居然跑步回去。天呀,回到大坪管理區(qū),十多公里,他居然一個多小時就跑回到了。當我問他累不累時,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于是,我乘機在班會課上宣布:阿興同學運動能力強,耐力好,所以,現(xiàn)在起,由阿興同學擔任我們班的治保委員。我相信,阿興是可以為我們的班級做出貢獻的,他是可以保護好同學們的。第一次,我發(fā)現(xiàn),阿興不好意思當中有了一絲的興奮。然后,我再在私底下跟他交代具體應該怎么做,給他出主意。因為這樣,他感到老師很信任自己,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所以他就很認真地去做好我交給他的任務。漸漸地,投訴他的聲音少了許多。
小學畢業(yè)后,阿興在QQ上面給我發(fā)來一條信息:老師,以前,我特別討厭來上學,很想離開這個教室。但是當我畢業(yè)走出校門的時候,我特別舍不得。謝謝你對我的幫助。
莫名地我很感動,這個留守兒童終于品嘗到成長的果實了。
反思
阿興同學紀律性差、脾氣暴躁,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這類情況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當中比較常見。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這類情況歸結為糟糕的家庭教育。正處于青春期的農(nóng)村留守兒童,他們有一顆更為敏感的心,所以,面對身邊人的議論嘲笑時,他們在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就會生根發(fā)芽。自卑的滋生,有人會選擇沉默自閉;但也有人在強烈的自尊下用一些令人不解的行為去發(fā)泄,處處與人對抗。
所以,身為班主任,處理這類留守兒童的時候,不能急于對他們做出放棄的決定。要找出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找到應對的方法。而讓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重拾自信,才是應對自卑所產(chǎn)生副作用的良藥。多一些去關注他們,多創(chuàng)造一些讓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慢慢地,他們的內(nèi)心總會寫上自信二字,自然,身為留守兒童的班級管理者,有一天,會有收獲的。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