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慕課的混合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2020-05-06 08:06:50張春晶孫曉杰趙正林李淑艷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20年7期
    關鍵詞: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學習效果

    李 林,張春晶,孫曉杰,趙正林,李淑艷,師 巖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慕課(MOOC)具有開放性和大規(guī)模兩大特點。開放性,即課程面向大眾,學習者不受學習基礎及地域限制,只要能連接網絡,便可自主進行課程學習;大規(guī)模,即MOOC對學習人數不設限,可支持幾萬人同時在線學習[1]。慕課匯集了大量免費優(yōu)秀教育資源,隨著其使用率的提高,逐漸成為各學科教學研究的熱點[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物體化學組成和結構、生命活動化學原理的學科,也是醫(yī)學專業(yè)、藥學類專業(yè)和生物學類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3]。生物化學的理論研究和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材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由于授課學時數卻有減無增,內容增加與課時減少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醫(yī)學院校各專業(yè)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給生物化學教學帶來挑戰(zhàn)[4]。此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內容抽象、枯燥,理論性較強,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目前,關于慕課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

    本研究結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特點,將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應用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探索實施方案,以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為促進醫(yī)學院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提供經驗。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7級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將120人設為實驗組,采用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另外120人設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研究對象全部為大學二年級學生(無降級生),兩組教材、學時、教學進度、教學大綱完全一致。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文化課成績、平時表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在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實驗組實施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利用智慧樹平臺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線課程進行線上自學和線下課堂講授。

    1.2.1 在線課程準備 智慧樹平臺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慕課資源由我院生物化學教研室教師制作,分為蛋白質化學、核酸化學、代謝與能量、遺傳信息傳遞4部分。微課視頻長度多在15分鐘以內,講解1~3個知識點,符合學生學習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主動學習。目前,我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在線課程共有69個視頻,總時長679分鐘,智慧樹平臺除了有視頻材料外,還有講義、教案、課件、文獻、作業(yè)和測試等,基本能滿足學生獲取學習資料的需要。

    1.2.2 課程運行 課程學習共10周。第一周為前期指導,包括慕課學習流程、課程進度安排、考核比例、學生分組等教學安排。學生可在討論區(qū)反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每兩周進行一次網上測驗。教師設置6~8個臨床案例及相關問題發(fā)布于MOOC平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第10周進行面授,任課教師分析難點、總結知識總。助教全程輔助慕課學習,負責組織學生學習、發(fā)布通知、解答學生疑問。

    1.2.3 教學效果評價(1)學生成績由期末終結性考核成績(60%)和平時形成性考核成績(40%)組成。終結性考核采取閉卷形式,對學生課程學習效果進行最終考核。形成性考核成績分為線上成績(15%)和線下成績(25%)。線上成績構成:觀看視頻進度:相應內容觀看進度大于90%;章節(jié)測驗:學習每章節(jié)后完成相應的測試題,允許答題兩次,取最終成績;在線期末測試:線上課程學習結束后,于統一時間進行線上期末考試,沒有完成測驗、網上學習不滿1/3視頻數的學生將被取消考試資格。線下成績構成:案例分析:理論教學結束后采取閉卷形式,隨機抽取案例分析題要求學生作答;考勤:根據學生出勤、遲到、早退情況打分。成績≥85分為優(yōu)秀,70~84分為良好,≥60分為合格。(2)課題組自行設計問卷,滿分10分,了解學生對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習效果的評價。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期末總成績比較

    對照組顯著低于實驗組(63.7±0.23 VS 72.8±0.32,t=2.73,P<0.05),實驗組優(yōu)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成績分布情況比較[n(%)]

    2.2 兩組學生對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見表2、3)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s,分)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s,分)

    組別小組合作n實驗組對照組120 120課前準備9.61±0.25 8.21±0.36 9.51±0.25 8.41±0.35資料查閱9.20±0.31 8.90±0.44知識構建9.25±0.41 8.33±0.32教學氣氛9.45±0.33 8.65±0.42課堂關注力9.39±0.23 8.39±0.24師生互動9.51±0.35 8.56±0.43 t值P值7.53 0.000 6.67 0.000 4.21 0.011 5.72 0.000 5.66 0.000 6.21 0.000 6.11 0.000

    表3 兩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評價(±s,分)

    表3 兩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評價(±s,分)

    組別n 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分析與研究能力提高課堂表達能力提高學習主動性提高理論聯系實踐能力實驗組對照組120 120 9.41±0.23 8.51±0.26 9.61±0.45 8.31±0.56 9.66±0.41 8.88±0.54 9.45±0.32 8.43±0.36 9.56±0.41 8.55±0.51 9.34±0.42 8.55±0.38 t值P值6.33 0.000 7.02 0.000 5.81 0.000 6.21 0.000 6.01 0.000 4.22 0.000

    分別向兩組發(fā)放調查問卷,有效回收率100%。由表2、3可見,實驗組對各項內容的評價均優(yōu)于傳統組(P<0.05)。

    3 討論

    3.1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按照課前準備好的教案上課,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率較低;而利用MOOC進行教學時,學生可以選擇每節(jié)課的學習時間和進度,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有利于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積極思考。適當提高形成性考核成績在最終成績中的比例,可以起到鼓勵學生主動在線學習和自主學習的作用,避免學生平時不學、考前突擊[5]。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課前準備、查閱資料和學習主動性方面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3.2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和協作能力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化了考核評價方式,更加客觀地評價了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及應用能力。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思維,幫助學生建立臨床思維。教學過程中“大班教學+小班互動”的“自助學習+面對面互動”的模式在傳遞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6],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與研究能力和合作意識。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對培養(yǎng)分析與研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評分顯著均高于對照組(P<0.05)。

    3.3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愿意接受新的教學模式,通過從知識的源頭學起,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獨立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以及總結歸納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成績?;贛OOC的混合式教學法的應用既發(fā)揮了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將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法應用于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動力。但是,采取該教學模式也增加了教師工作量,同時要求教師具有完善的知識體系和熟練應用信息資源的能力,能夠依據學?,F有資源、學生知識儲備、專業(yè)特點和臨床需求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用語言及情緒感染學生,使學生獲得新的課程體驗,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猜你喜歡
    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學習效果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民族文匯(2022年14期)2022-05-10 03:08:22
    基于學習性評價原則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的研究
    生物化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分析
    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 00:51:16
    蓮心寶寶有話說
    本科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教學改革初探
    ABO亞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成軍:從HCV入手,探索脂類代謝分子生物學新機制
    習得性無助感與生物化學教學改革研究
    PBL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網絡教學在高職高專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台中市| 平顺县| 鞍山市| 石渠县| 上犹县| 潮安县| 天台县| 乐陵市| 佛山市| 濉溪县| 泗洪县| 新化县| 北宁市| 锦州市| 菏泽市| 香河县| 迁西县| 桃园市| 乌鲁木齐县| 三都| 县级市| 湛江市| 南投市| 梧州市| 高邑县| 西畴县| 和顺县| 四会市| 柘荣县| 双江| 阜新市| 肥东县| 天津市| 德安县| 罗江县| 石柱| 崇义县| 平遥县| 固安县| 桂阳县| 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