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勇,常 遠,高 明,張 帆
(洛陽市中心醫(yī)院皮膚性病科,河南 洛陽,471000)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屬于皮膚軟組織損傷愈合異常結局,據相關數據報道,手術后HS發(fā)病率為40%~70%,燒傷后發(fā)病率高達91%[1-4]。外用藥物為臨床治療HS常用方法,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能抑制瘢痕,促使皮膚修復,但因藥物無法有效滲透皮膚,加之HS形成、修復、轉歸過程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表達水平影響,單獨應用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整體效果欠佳。二氧化碳(CO2)點陣激光利用剝脫性激光療法,啟動皮膚修復程序,抑制纖維細胞增生,加快膠原降解,改善瘢痕表現?;诖?,本研究選取我院60例HS患者,從調節(jié)生長因子等方面分析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合CO2點陣激光的應用價值。詳情如下。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我院HS患者6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n=30)與對照組(n=30)。試驗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6.48±7.40)歲;病程7~14個月,平均病程(10.67±1.50)個月;瘢痕原因:外科手術4例,燒傷9例,感染2例,燙傷7例,外傷6例,其他2例;瘢痕部位:軀干8例,面頸部4例,下肢8例,上肢1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8.15±8.07)歲;病程7~15個月,平均病程(11.28±1.79)個月;瘢痕原因:外科手術5例,燒傷10例,感染2例,燙傷6例,外傷4例,其他3例;瘢痕部位:軀干7例,面頸部4例,下肢8例,上肢11例。兩組基線資料(年齡、瘢痕部位、病程、瘢痕原因、性別)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1)經體格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癥狀表現及臨床確診為HS;(2)既往有創(chuàng)傷、炎癥、手術等相關病史;(3)存在疼痛、干皺感等臨床癥狀;(4)瘢痕增厚隆起,形狀不規(guī)則,可見毛細血管擴張;(5)無凝血功能障礙;(6)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等全身性內分泌代謝疾病影響創(chuàng)面愈合者;(2)治療部位皰疹、癌等活動性皮膚病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近6個月內接受過局部治療者;(5)近期接受過陽光暴曬者;(6)近期服用過光敏性藥物者;(7)明顯瘢痕體質者。
對照組予以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江蘇知原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122,規(guī)格10g:丙酸氯倍他索5mg,維A酸2.5mg),外用,均勻薄層涂抹于瘢痕表面,每天早晚各1次。
試驗組予以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合CO2點陣激光,使用CHX-100H型CO2點陣激光治療機(武漢創(chuàng)鑫光電有限責任公司),治療前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466)局部麻醉,后清除表面麻醉劑,并用酒精擦洗干凈,首次治療設置治療儀能量為35mj,以皮膚出現中等均勻紅斑為佳,若為明顯色素沉著,可將能量調整為42mj,點陣覆蓋率0.72%~2.89%;重復治療2~3次,每次間隔1個月,激光治療后即刻涂抹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后持續(xù)使用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3個月。
依據溫哥華瘢痕量表(VSS)評分判定療效,顯效:治療3個月后,V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50%~75%;緩解:治療3 個月后,VSS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5%~49%;無效:治療3個月后,V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25%。顯效、緩解計入總有效率。
(1)療效。(2)記錄對比兩組治療前后VSS評分,總分0~15分,評分越低,瘢痕恢復越好;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治療前后疼痛度,總分0~10分,評分越高,疼痛度越高。(3)記錄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VEGF、TGF-β水平。取空腹3ml靜脈血,置于干燥管,室溫下靜置3h,離心(3000r/min,15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VEGF、TGF-β水平,檢測試劑盒購自上??迫A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嚴格按照檢測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具體操作。(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計兩組毛囊炎、皮膚萎縮、皮膚紅腫發(fā)生情況。(5)復發(fā)率。對兩組顯效、緩解患者隨訪1年,記錄復發(fā)情況,復發(fā)標準為:體格檢查可見明顯瘢痕,且與治療后相比,VSS評分增加≥25%。
試驗組總有效率96.67%較對照組80.00%高(P<0.05)。見表1。
治療前,兩組VSS、VA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VSS、VA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治療前,兩組血清VEGF、TGF-β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血清VEGF、TGF-β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00%與對照組6.67%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試驗組脫落病例2例;對照組脫落病例3例。試驗組復發(fā)1例;對照組復發(fā)5例。試驗組復發(fā)率3.70%(1/27)較對照組23.81%(5/21)低(χ2=4.366,P=0.037)。
HS形成機制復雜,多與創(chuàng)傷愈合時真皮層內成纖維細胞增殖紊亂等因素相關[5-7]。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含有丙酸氯倍他索、維A酸,能影響成纖維細胞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抑制膠原沉積途徑,促使膠原正常排列,達到修復瘢痕目的,但瘢痕組織纖維致密,外用藥物無法有效滲透,且HS發(fā)生機制還受VEGF、TGF-β等多種細胞因子作用,單獨使用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無法達到臨床預期效果。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 VSS、VAS 評分比較(,分)
注:VSS—溫哥華瘢痕量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VEGF、TGF-β 水平比較(,μg·L-1)
注: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TGF-β—轉化生長因子-β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CO2點陣激光為新型治療方法,通過微小點陣激光作用于瘢痕真皮,激光穿透皮膚可形成孔徑,形成顯微熱損傷區(qū),產生局灶性光熱作用,使局部血管內皮細胞壞死,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再生;且CO2點陣激光對組織作用深度較深,能通過形成微熱治療區(qū),重啟皮膚生理性修復程序,促使真皮、表皮再生[8-11]。同時CO2點陣激光能破壞角質層完整性,與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用,能促使藥物傳輸,提高生物利用度,充分發(fā)揮修復瘢痕等藥理學作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中,試驗組總有效率96.67%較對照組80.00%高(P<0.05),與丁菲等[12]研究結果一致。同時,本研究中治療后試驗組VSS、VA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進一步證實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合CO2點陣激光的應用價值。
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觀察兩組缺氧誘導因子-1α(HIF-1α)蛋白相關細胞因子變化,發(fā)現治療后試驗組血清VEGF、TGF-β水平較對照組低(P<0.05)。VEGF為血管形成、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重要調控因子,可促使血管形成、組織修復再生,但其表達水平較高則會促使HS患者異常增生血管為瘢痕組織提供養(yǎng)分,增加膠原纖維表達,加重瘢痕[13-14]。TGF-β與創(chuàng)傷愈合密切相關,正常表達下會通過細胞外基質沉積,促使創(chuàng)傷愈合,但在創(chuàng)傷修復后期,TGF-β過度表達易促使瘢痕形成、部分纖維化[15]。且氧化應激失衡、炎性細胞耗氧量增加均會導致瘢痕組織形成缺氧環(huán)境,使VEGF、TGF-β靶基因大量轉錄表達,并惡性循環(huán),加快HS早期發(fā)展。CO2點陣激光利用點陣式光熱作用理論,能抑制瘢痕組織內血管新生和紊亂的膠原纖維增生,改善皮膚彈性纖維排列紊亂情況,并可抑制瘢痕組織炎性反應,避免引發(fā)氧化應激失衡,降低血清VEGF、TGF-β水平,加快瘢痕恢復。此外,本研究中試驗組復發(fā)率3.70%較對照組23.81%低(P<0.05),CO2點陣激光可通過熱效應使瘢痕組織內膠原纖維肽鍵溶解、隨機組合,達到重塑、定型膠原激蛋白結構作用,以降低復發(fā)風險。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二者聯合在提高臨床效果、降低復發(fā)率的同時具有治療安全性。
綜上所述,復方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合CO2點陣激光治療HS患者效果顯著,可減輕疼痛,下調血清VEGF、TGF-β水平,促使瘢痕恢復,降低復發(fā)率,且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本研究雖分析了CO2點陣激光調節(jié)VEGF、TGF-β水平的部分機制,但HS發(fā)生機制復雜,涉及E-鈣黏蛋白等多種HIF-1α蛋白相關細胞因子,CO2點陣激光對HIF-1α相關蛋白因子及其缺氧通路調控機制的影響有待日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