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煥開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從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教學評價分層,作業(yè)設計分層五個方面解讀分層教學在閱讀課中的具體實施。旨在探討利用分層教學提高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效率的有效性途徑。
【關鍵字】初中? ?英語閱讀? ?課堂? ?分層教學? ?具體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0-153-01
一、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教學要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性”。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差距,學生在智力、性格、素質(zhì)等方面都是存在著差異的。所以,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對他們實施分層教學。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效應原理”指出:“人的內(nèi)心總是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會到探索成功的快樂?!比欢壳拔沂械某踔袑W校都是采取平衡分班的模式,班額偏大。如果對一大班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實施一致的閱讀教學,極不利于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發(fā)展層學生可能學有余力,吃不飽?;A層學生會充滿挫折感,越來越不自信,逐漸對英語閱讀失去興趣。此情形下,施行分層教學可以讓發(fā)展層學生有追求方向,也為基礎層學生提供了感受成功的機會,保護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具體實施
(一)學生分層
根據(jù)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學習能力、情感態(tài)度等因素,科學地把學生劃分為發(fā)展層(A)層、中間層(B層)和基礎層(C層)三個層次。A層的學生成績優(yōu)秀,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探究精神和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B 層的學生成績中等,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較好的閱讀習慣,但學習能力稍遜一籌,探究能力也一般。C層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差,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閱讀速度慢,閱讀技巧缺失。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在閱讀課上要設置能照顧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目標。C層設置一些簡單的閱讀目標:如掌握新單詞、短語、句型等基礎知識和最基本的閱讀技能。B層學生在C層的基礎上,要求能掌握難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結構、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查找文章主要信息和掌握更多的閱讀技能。A層的學生則在B層的基礎上,要求突破難點,拓展思維能力以及自如地輸出。
(三)教學過程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差異性的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閱讀任務。C層的學生側重讀和簡單的理解,力求不讓他們望而生畏,不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A層的學生可做思考性比較深、難度稍大一點的任務,讓他們拓寬知識面,鍛煉他們的能力,做到精益求精;同時,給B層學生難度適中的任務。確保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符合自身的發(fā)展,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教學評價分層
實施分層教學評價能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對C層學生的評價,應以激勵表揚為主,用放大鏡來看他們的優(yōu)點,可以稍微夸張地肯定他們的進步,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對B層的學生可多運用引導性的評價,在保護他們學習熱情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并糾正。對A層的學生,則可用高一點的評價標準,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他們更嚴謹?shù)貙Υ龑W習任務,爭取更大地激發(fā)學習潛能。
(五)作業(yè)設計分層
“一刀切”地布置閱讀課后作業(yè),很容易讓尖子生認為過于簡單而馬虎應對,因粗心大意犯一些“低級錯誤”;而基礎差的學生沒信心、沒能力完成,干脆自暴自棄,消極地抄襲甚至不完成作業(yè)。
作業(yè)設計的分層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分層布置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閱讀作業(yè),讓所有學生都認真對待。筆者以仁愛版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3 Topic3 Section C閱讀課作業(yè)設計為例,談談作業(yè)分層。C層的學生:抄寫與學習英語的方法相關的短語并背誦,熟讀1a.作業(yè)難度不大,不會讓這部分同學對作業(yè)望而生畏,又能幫助他們熟知英語的學習方法,達到本節(jié)課的基本教學目標。B層學生要求在C層作業(yè)的基礎上,加“借助關鍵詞復述1a”。教學重點得到鞏固,又用復述提升了一點難度。考慮到他們語言輸出方面可能存在困難,給出了關鍵詞。A層學生在B層的基礎上,加“以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為題寫一篇100詞左右的作文”。這能引領A層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維開發(fā),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分層教學的注意事項
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施分層教學,特別要注意分層并非一成不變的,可隨著時間和學生發(fā)展根據(jù)需要來調(diào)整。課堂教學的分層是可以有彈性的。教學過程中的分層任務以及作業(yè),應該允許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跳層或降層選擇。C層學生如果完成了自身任務還學有余力的話,可做B層的任務;A層學生如果不能完成A層任務的,可選擇B層的任務。一切只為了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最終達到全面提升每個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施分層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和“關注差異”的新課程理念,能大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既促使因材施教原則落到實處,又能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信心,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讓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積極地學習,使其閱讀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求得最佳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2]夏天.淺談差異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作業(yè)設計及評價中的運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1期.
[3]陳小妹.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基本策略的研究[Z].互聯(lián)網(wǎng).新浪微博,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