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平,陸少玲,陳沛生,蔡惠萍,周美嬌
(東莞市道滘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170)
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極易并發(fā)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足以及各類心腦血管系統(tǒng)疾病,其中糖尿病足患者的足部會出現(xiàn)疼痛、潰爛甚至壞疽等癥狀,病情嚴重者甚至需要以截肢的方式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由于很多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對自身疾病與治療知識缺乏認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治療和干預,進而影響患者預后[2]。因此,加強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诖?,本研究對3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觀察對其傷口愈合、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7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為護理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5例。所有患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足,年齡均不低于60歲,且患者均自愿簽署加入本研究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無法完成本研究者、臨床資料不全者。參照組中男、女分別為15例、20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69.12±7.10)歲;糖尿病病程4-24年,平均病程(15.36±6.15)年;糖尿病足病程4個月-4年,平均病程(1.83±0.46)年;糖尿病足Wagner分級:I級16例,II級14例,III級5例。觀察組中男、女分別為16例、19例;年齡61-81歲,平均年齡(69.03±6.57)歲;糖尿病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5.28±6.70)年;糖尿病足病程3個月-4年,平均病程(1.78±0.51)年;糖尿病足Wagner分級:I級17例,II級13例,III級5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程、糖尿病足Wagner分級)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每天對兩組患者的足部傷口使用過氧化氫溶液、生理鹽水(消毒后)進行清洗,并對其周圍壞死組織實施清除處理,然后使用醫(yī)用紗布(內(nèi)含胰島素、抗菌藥物)對患者傷口進行包扎處理;另外,對患者進行血糖控制、抗感染等治療。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病房環(huán)境干預、心理干預及做好日常宣教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具體內(nèi)容如下:①先由糖尿病??谱o士長向患者講解開展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目的與具體方式,讓患者對健康教育有所了解,然后采用一對一講解、視頻教育及健康講座等方式提高老年患者對于糖尿病足臨床護理的認識,改善其生活習慣,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②由于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于糖尿病足的具體發(fā)病原因、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式及注意事項等缺乏認識,因此護理人員在為患者換藥時需耐心地向其說明糖尿病足的相關(guān)知識,并告知其傷口的具體處理方法、注意事項等,然后引導患者主動地參與到護理干預中,從而提高其治療與護理依從性;③定期檢查患者對于糖尿病足、臨床用藥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與總結(jié),盡可能地幫助患者解決困難;④由于很多患者未完全掌握正確注射胰島素、服用降糖藥的方法,所以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加強胰島素、降糖藥使用方面的教育指導工作,并視患者身體情況鼓勵并指導其運動;另外,指導患者在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如何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處理。
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傷口愈合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其中臨床療效以臨床癥狀、糖尿病足Wagner分級變化以及傷口愈合情況作為評定標準,其中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糖尿病足Wagner分級下降不低于2級,且傷口愈合程度超過80%評為顯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糖尿病足Wagner分級下降1級,且傷口愈合程度為40%-80%評為有效;臨床癥狀未發(fā)生明顯變化,糖尿病足Wagner分級未改變,傷口愈合程度不明顯評為無效,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為治療總有效率。其中傷口愈合情況包括傷口縮小幅度、肉芽出現(xiàn)時間及傷口愈合時間。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多位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共同擬定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進行評估,問卷內(nèi)容包括護理方式、技巧及態(tài)度等,總分0-50分,評分結(jié)果分為滿意(46-50分)、一般(36-45分)和不滿意(0-35分),滿意率與一般率之和為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傷口縮小幅度、肉芽出現(xiàn)時間、傷口愈合時間)用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臨床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用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4.29%較參照組74.29%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和參照組比,觀察組傷口縮小幅度更大,肉芽出現(xiàn)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觀察組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有28例、6例、1例,而參照組有17例、9例、9例,兩組護理滿意度相比(97.14% VS 74.29%),觀察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467,P<0.05)。
糖尿病足屬于糖尿病患者群體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主要是由于感染、缺血及神經(jīng)病變等原因協(xié)同作用引起[3]。糖尿病足患者發(fā)病初期表現(xiàn)為足部麻木、刺痛、溫度感覺下降,且患者通常還會伴有神經(jīng)功能減退等不良癥狀,進而影響到患者皮膚正常排汗與血運功能,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肌肉萎縮、足底缺血等,如果不及時地給予有效治療與干預可能出現(xiàn)皮膚潰爛,增加截肢的風險[4-5]。由于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年齡較大、文化水平較低,很多患者于對于糖尿病足的相關(guān)知識、治療知識及相關(guān)注意事項缺乏了解,所以容易產(chǎn)生一些錯誤的認識,不利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進而影響患者預后的改善[6]。因此,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強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重大。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傷口愈合情況比較()
表2 兩組傷口愈合情況比較()
組別 傷口縮小幅度(%) 肉芽出現(xiàn)時間(d) 傷口愈合時間(d)參照組(n=35) 33.47±6.50 9.78±3.10 46.72±9.25觀察組(n=35) 43.80±7.33 7.63±2.77 30.28±8.63 t 6.238 3.060 7.688 P<0.05 <0.05 <0.05
近年來,健康教育被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護理中,效果顯著。本研究對4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結(jié)果顯示:和參照組比,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均更高,傷口縮小幅度更大,肉芽出現(xiàn)時間、傷口愈合時間均更短。由此可見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開展不僅可提高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療效,促進其傷口愈合,同時還可促使患者更加滿意護理服務,有利于改善護患關(guān)系。分析原因: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強健康教育護理干預不僅可提高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相關(guān)知識、治療知識及注意事項的了解程度,還可使其充分認識到臨床治療與干預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有利于促使其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有利于臨床療效的提升[7];另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還可促使患者主動地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更積極地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進而對于患者傷口愈合、臨床療效的提升均有促進性作用。而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及其預后改善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有利于和諧護患關(guān)系的建立與維持[8]。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患者滿意度,促進傷口愈合,優(yōu)勢明顯,值得進一步推廣。但結(jié)合本次研究收集的樣本量相對較少,觀察的時間較短,研究結(jié)果可能出現(xiàn)一定偏倚,因此今后臨床研究可擴大樣本數(shù),進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