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璐,劉 季,李 銘
(江蘇省徐州市民政精神病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6)
大多數(shù)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執(zhí)行力及社會功能常常受損嚴重,導致患者情緒波動較大,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研究結果顯示,提高患者認知功能和其生活質量對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預后有比較重要的意義[1]。阿立哌唑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該藥物可對中腦邊緣區(qū)D2受體拮抗,而對中腦皮質區(qū)呈部分激動作用,對中腦被蓋區(qū)D2神經元有激動-拮抗作用,并抑制黑質-紋狀體通路的DA傳遞,極少引起EPS和TD,對血清PRL幾乎無影響[6]。國內外研究顯示,阿立哌唑的應用可有效緩解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整體治療效果比較理想。認知行為療法屬于一種新型的心理治療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不合理的心理認知,對于恢復患者社會功能、提高認知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具有積極影響。以下進行具體研究和分析。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我院門診接收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抽取80例入組研究,隨機數(shù)表法分常規(guī)組(n=40)和試驗組(n=40)。常規(guī)組:年齡28~59歲,平均(39.01±1.23)歲,病程3~6年,平均(4.25±0.38)年。25名女性,15名男性。試驗組:年齡28-59歲,平均(39.21±1.08)歲,病程3~6年,平均(4.31±0.45)年。26名女性,14名男性。納入標準:①國際疾病分類第 10 版(ICD10)為參照,符合其中經神分裂癥診斷標準[2];②病程在2年以上,兩名專業(yè)精神科醫(yī)師共同診斷;③病人家屬或者監(jiān)護人同意本次研究,同時排除:①藥物禁忌癥患者②嚴重軀體疾病患者③酒精、毒品依賴者;④妊娠、哺乳期婦女。兩組基本資料符合本次研究標準,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同意本次研究開展。
常規(guī)組:單純應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生產企業(yè):成都康弘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512;規(guī)格:5mg)治療,初始計量:每次5mg,10~14內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用藥劑量調整為15-30mg不等。用藥期間,原則上單一用藥,如果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則同時應用其他藥物對癥治療。試驗組:基于常規(guī)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認知行為療法干預。每周進行一次干預,每次干預時間為40min,。每5例病人為一個團體,共分為8個團體。每一個團體由一位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護人員進行負責。通過觀察患者的語言肢體動作,并結合臨床檢查結果和資料對其病情進行系統(tǒng)的評估。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認知行為療法干預的具體措施。通過與患者的溝通,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同時讓患者了解治療者,進而建立起有效的治療關系。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對患者傳遞積極正面的思想,引導其糾正錯誤的觀念和認知,緩解自卑恐懼等心理和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自信,逐漸融入到社會關系中。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應用蘇格拉底式提問等提問方式展開問題詢問,同時每周對認知行為療法的干預效果進行評估,確定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制定下一周的干預計劃和方案。密切關注患者的情緒和對治療的反應,并及時將干預效果反饋給家屬。
①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應用中國修訂韋氏記憶量表(WMS-RC)進行評定,從言語流暢性、持續(xù)錯誤數(shù)、延遲記憶、即刻記憶四個方面分析。②應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價其生活質量,從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分值0-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高[3]。③家屬滿意度:應用自制問卷調查分析,滿分100分,80-100分非常滿意,60-80分基本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
應用SPSS.22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從表1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干預前,兩組認知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認知功能均有提高,但試驗組認知功能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比較分析(,分,n=40)
表1 兩組干預前后認知功能比較分析(,分,n=40)
注:*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guī)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時間 持續(xù)錯誤數(shù) 言語流暢性 延遲記憶 即刻記憶常規(guī)組 干預前 20.19±12.36 20.34±8.97 7.34±5.92 8.67±5.38干預后 12.96±8.80* 32.61±12.63* 15.47±8.56* 15.47±8.56*實驗組 干預前 19.63±12.21 21.67±9.46 7.26±5.83 8.37±5.51干預后 8.16±5.87*# 45.23±14.69*# 19.02±6.77*# 19.62±10.37*#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提高,但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分析(,分,n=40)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分析(,分,n=40)
注:*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guī)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時間 情感職能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精力常規(guī)組 干預前 56.06±6.64 57.10±6.89 50.68±9.69 60.22±8.65干預后 59.35±4.94* 65.28±5.43* 65.27±6.27* 69.82±6.31*實驗組 干預前 56.65±6.84 57.32±6.96 50.79±9.98 60.56±9.01干預后 68.85±6.39*# 74.66±10.72*# 75.56±7.38*# 81.95±6.38*#
研究結果顯示,精神分裂癥狀除了具有陰性和陽性癥狀以外,同時還存在認知功能損害,即所說的第三種癥狀成分。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其自理能力和社會功能受損嚴重,生活質量比較低。在整個精神分裂癥病程中,其認知功能損害和生活質量下降是始終伴隨的,一方面認知和生活質量的下降,會導致精神分裂癥狀病情加重,加重的精神分裂病情,又會降低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通過有效的治療方式進行干預,以提高預后效果。大量學者對精神分裂癥的有效治療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期間,不僅要注重一系列精神癥狀的改善和控制,同時要更加注重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提升。阿立哌唑與 D2受體具有高親`和力,與 D3受體具有中度親和力,并有輕度5-HT1A、5-HT2A/C結合而具有部分5-HT1A和5-HT2A拮抗作用。目前認為是通過 D2 和5-HT1A受體的部分激動作用及 5-HT2A受體的拮抗作用的介導而產生。精神分裂癥治療中,認知行為干預是一種重要的干預手段。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期間,應用認知行為療法進行干預,可降低藥物應用率,降低疾病復發(fā)率,提高整體治療效果。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進而幫助患者重新融入到社會中去[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兩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均提高,但試驗組干預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
綜合以上分析和闡述得知,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應用阿立哌唑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對改善患者認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