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波
(營口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9)
在當前醫(yī)院臨床患者疾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直腸癌屬于臨床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颊吲R床發(fā)病后,通常存在不同程度血便、腹瀉、消瘦以及下肢水腫等癥狀[1-2]。該類疾病當前常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方法,并聯合化療等治療方法效果顯著。本研究具體分析了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對中低位直腸癌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以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確診并收治直腸癌患者100例,依據本研究需求,使用隨機數自分配方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共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53.77±5.29)歲;觀察組患者共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55.89±5.23)歲。經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高可比性。同時本研究患者均對該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研究知情通知書。本院倫理委員會在對該研究知情基礎上,批準相關研究進行。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依據術前診斷結果,采用傳統開腹手術進行相關治療。觀察組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首先指導患者仰臥位,并給予其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常規(guī)鋪巾消毒,并于患者臍下方作一切口,用于二氧化碳氣腹建立,并將腹腔鏡相關器械推入。完成后腹腔鏡置入后,需要觀察患者腹腔情況以及病變組織部位,在腹腔鏡引導下將乙狀結腸右側系膜切除,同時游離腸系膜下根部血管結扎后切斷,最后需要全方面觀察患者病變部位淋巴結,并清除病變淋巴結。完成上述緩解后,鈍性分離患者腹膜并折返,使用超聲刀自上而下進行分離,將直腸間隔與提肌處于同一水平。并且使用超聲刀向上分離結腸旁溝超過脾曲,下至腹膜返折水平。最后將患者直腸前間隙切開,并使用超聲刀銳性分離直腸后間隙,完全游離直腸系膜以及周圍脂肪接地組織,最后完成患者手術,逐層縫合患者切口,為其提供抗生素預防感染。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s)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法后,手術時間,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患者接受不同手術治療方法后,患者各項手術指標存在一定變化。其中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手術指標高于觀察組,而觀察組手術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P<0.05),見表1。
在當前醫(yī)院臨床患者疾病診斷與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不健康生活狀態(tài)等,增加了其出現各類惡性腫瘤疾病概率。其中直腸癌屬于臨床常見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其發(fā)病率僅低于胃癌與食道癌,并存在發(fā)病率逐漸增加趨勢,對患者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其中中低位直腸癌屬于一類特殊直腸癌,該類疾病可采用手術方法治療,能夠較為有效改善腫瘤癥狀,抑制疾病進一步惡化[3-4]。但是隨著當前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采用新型手術治療方法,對提高直腸癌手術治療患者臨床療效,確保其治療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與常規(guī)開腹手術相比較,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能夠較為有效治療患者疾病,改善其臨床癥狀。具體而言,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較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用時較長,但在術中能夠有效避免患者出血量增加,并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對降低手術治療對患者機體造成的影響具有顯著效果。同時采用該類手術治療安全性較高,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對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在本研究中,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而對照組手術用時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含義(P<0.05)。
綜上所述,直腸癌患者臨床可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法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治療患者疾病,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對確保其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且安全性高,具有臨床推廣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