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春云
摘要:2020年1月,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宣傳部門、各大媒體隨之開始抗“疫”工作的相關報道,面對突如其來、形勢嚴峻的疫情發(fā)展,在幾乎沒有準備的狀態(tài)下,新聞人如何打好這一仗?筆者在公安隊伍抗“疫”宣傳報道工作中一邊摸索總結,一邊守正創(chuàng)新,從理性析判,及時消除不實信息和謠言;感性聆聽,傳遞濃濃的警民魚水情;瞄準基層,把最濃的筆墨留給一線;媒體融合,多形式開展聯(lián)動報道四個方面展開實踐和探索。
關鍵詞:疫情報道 瞄準基層 聯(lián)動報道
隨著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發(fā),2020年1月24日,貴州省啟動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貴州省各級公安機關隨即吹響抗擊疫情戰(zhàn)斗集結號,數(shù)萬民警、輔警迅速投入到一線工作中。
作為人民公安報貴州記者站記者和貴州省公安廳宣傳處工作人員,筆者與同事開始了抗“疫”連續(xù)報道。
對于這場突如其來,幾乎毫無準備的戰(zhàn)“疫”,如何第一時間搶占信息制高點,做到權威發(fā)布,牢牢掌握宣傳報道主動權?如何準確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如何及時回應公眾的關切?一連串的問題擺在面前,亟待回答。
一、理性析判,及時消除不實信息和謠言
疫情發(fā)生后,各種各樣的海量信息鋪天蓋地,其中不乏一些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網絡發(fā)布、轉發(fā)的不實信息,甚至是無端制造傳播的謠言,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一情況,筆者積極與各地公安機關對接,及時了解公安機關嚴厲打擊、依法查處的利用網絡散布疫情謠言的違法案件,及時消除,減少其對社會、對民眾帶來的負面影響,以正視聽。
2020年1月28日,興義市網民劉某某編造信息在微信朋友圈發(fā)布,“剛剛從武漢回來,好無聊,可能要去串門,看見我朋友圈的每人給我轉500元,不然我去你家坐起咳?!迸d義市公安局對此情況快速反應,于當晚將劉某某抓獲。經調查,劉某某從未到過武漢,也沒有離開過興義,未接觸過涉感染新冠肺炎疫情人員,發(fā)布虛假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為博人眼球,吸引關注,興義警方依法將其行政拘留。就在同一天,銅仁市公安局萬山分局網安大隊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有人在微信群傳播“多批次人民幣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病原體,比宿主飛沫傳染性更強”的信息,經核實,該信息系謠言。經過調查,萬山警方依法將涉案人員李某抓獲,李某對在微信群散布虛假信息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
面對層出不窮的此類情況,一方面需要用心留意,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另一方面與各地公安機關宣傳民警保持聯(lián)系,在警方對案件查實后第一時間進行報道,不僅快速辟謠,同時起到震懾警示作用,告知更多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其中,由“貴州警事”微信公眾號推出的《貴州警方查處一批利用武漢疫情造謠者》一文被省內各大主流媒體轉載刊發(fā),微信推文《在朋友圈惡意散布不當言論的嫌疑人被抓了!》閱讀量很快達到10萬+。
除了及時消除不實信息和謠言,還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在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工作重點,尤其是打擊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務執(zhí)行、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等有關違法行為,進行重點關注、報道,通過報道,減少群眾的經濟損失,震懾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2020年2月3日,一白衣女子不戴口罩進入貴陽亨特商場,不聽勸阻、辱罵毆打工作人員,視頻上傳網絡后,引起網民的極大憤慨,同時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猜測,尤其是貴陽市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被飛速引爆。筆者及時對接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在警方依法對其實施行政拘留后,第一時間將處理結果進行發(fā)布,廣大網友得知該女子被公安機關及時控制并被行政拘留8天的信息后,紛紛點贊,也快速平復了心情,消除了不必要的恐慌,增加了安全感。
疫情發(fā)生以來,市場上出現(xiàn)制售假冒偽劣口罩甚至利用銷售口罩實施詐騙的違法行為,同時,聚眾賭博、沖闖高速路口檢測卡點等也時有發(fā)生,相關案件的查處報道成為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在“天眼新聞”播出的視頻報道《囂張!沖闖疫情防控卡點,兩男子被拘!》單條破47萬次閱讀量,點贊5.1萬次。
二、感性聆聽,傳遞濃濃的警民魚水情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zhàn)斗打響以來,各種溫暖的瞬間在各地陸續(xù)上演,成為取之不盡、鮮活生動的新聞源頭。一邊是民警、輔警的堅守,一邊是市民、群眾的關愛,警愛民、民擁警,一幕幕溫暖的場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促使著筆者走進他們,用心聆聽、用情抒寫,做有溫度、有情感的報道,傳遞濃濃的警民魚水情,形成警民和諧的良好氛圍。
2020年正月初三,思南縣城經營小餐館的陳維蓉,通過微信、微博了解到思南縣全體公安民警輔警24小時風雨中奮戰(zhàn)一線、抗擊疫情后,十分感動,決定為一線執(zhí)勤民警免費提供餐飲,還發(fā)動全家老小加入到送餐隊伍。為了讓大家吃得營養(yǎng)又健康,細心的陳阿姨每天變著花樣,精心計劃菜譜,起早貪黑買菜做飯,每天準時將熱氣騰騰、可口美味的飯菜送到值勤卡點。當筆者接通陳阿姨的電話問她為什么這樣做時,她說:“警察同志為抗擊疫情每天都那么辛苦,太不容易了,他們?yōu)槲覀兪刈o安寧,我做點兒飯菜不算什么。”
2020年1月29日,在貴陽市公安局烏當分局馬隴派出所,一個小女孩突然跑進派出所值班室接待窗口,放下一盒口罩轉身匆匆離開。值班民警打開盒子,里面有30個口罩,還有一些零食和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警察哥哥和姐姐們,要注意身體,不要總是拿任務當不愛惜身體的借口,戴好口罩哦!還有別餓著自己,家里的口罩,只有這么點兒了,還請笑納?!焙髞淼弥?,送來口罩的孩子是烏當區(qū)實驗小學的學生。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候,孩子以此方式表達對公安民警的崇敬和關愛。
看到紙條的瞬間,民警們備受感動,民警李正林告訴筆者,他和同事們?yōu)橹钍芨袆樱欢ㄣ”M職守,守護平安。《孩子,你放下口罩的背影很美》的報道推出后,感動了不少在崗的民警、輔警,其中一條留言寫到:“小姑娘只給我們留下了一個背影,但這背影猶如寒冬里的一抹暖陽,感動著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民警、輔警,激勵著我們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
“有些擁抱,看似柔弱卻充滿力量;有些關懷,從未大張旗鼓卻貼心溫暖;有些心疼,不太顯眼卻從未走遠……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偷偷心疼著你。正是這樣一些溫暖的瞬間,讓疫情之下的寒冬變得不再寒冷,讓辛苦的堅守變得更有力量?!弊鳛樾侣動浾?,傳遞這些感人的瞬間,溫暖更多的人,責無旁貸。
中國警方在線轉發(fā)的《習水藥店老板將店鋪僅剩的60個口罩送給良村派出所民警》閱讀量超過100萬;抖音視頻《抗疫一線,有我們在,請大家放心!》播放量267萬次,點贊5.1萬次。
三、瞄準基層,把最濃的筆墨留給一線
抗擊疫情中,醫(yī)生和警察是最辛苦、最危險的兩個職業(yè),截至2020年2月12日,全國有50余人犧牲在抗疫一線,其中公安民警、輔警就有20人。在公安基層一線,有太多太多的人舍“小家”、?!按蠹摇?,他們全警動員,全員參戰(zhàn),全時在位,紛紛寫下“請戰(zhàn)書”,奔赴抗疫戰(zhàn)場,將臨時黨支部建在疫情卡點上,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將最濃重的筆墨、最深情的贊美留給一線民警,留給抗疫戰(zhàn)斗中的主力軍,他們受之無愧。
黔西南州公安局黨委向全州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發(fā)出倡議,大家紛紛遞交請戰(zhàn)書主動請纓,叫響“跟我一起上”的口號,奮戰(zhàn)在機場、公路、車站等卡點稽查,走村入戶對返流人員進行走訪調查。在戰(zhàn)斗一線,“戴黨徽,亮身份,當先鋒,阻疫情”等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決心和信心,讓黨旗在疫情防控戰(zhàn)場高高飄揚。這些成為最鼓舞人心、最凝聚精神的力量所在。
“我們是貴陽市公安局花溪分局民警,志愿加入抗擊疫情一線。堅決服從命令,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勇于擔當,不負人民警察神圣職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疫情不退,我們不退!”花溪分局民警擔負著貴州省職工醫(yī)院、貴陽市公共衛(wèi)生救治中心將軍山院區(qū)、花溪區(qū)人民醫(yī)院三所定點救治醫(yī)院周邊安全防控、路面封控、服務群眾、應急處置、病員轉運的重任。警燈在施工工地上日夜閃爍,施工車輛進進出出,他們24小時不間斷守護,日夜堅守著貴州的“火神山”。
貴陽鐵路公安處50份入黨申請書、368封請戰(zhàn)書,向組織請纓到最艱險的第一線參加防疫阻擊戰(zhàn)。他們高擎黨旗,24個臨時黨支部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35個“疫情阻擊黨員先鋒崗”、26支“疫情阻擊青年突擊隊”沖鋒在前,奮戰(zhàn)在貴州鐵路一線,堅守著貴州鐵路生命線。
在杭瑞高速公路六盤水東收費站疫情防控執(zhí)勤檢查點,水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女交警成了寒冬里最亮的星。從大年初一接到取消休假、全員上崗的命令后,莊琪、王月等5名女警就一直堅守在崗位上。王月的孩子剛滿周歲,組織特批她周末回家照顧孩子,她回家只呆了半天,就返回和戰(zhàn)友們一起戰(zhàn)斗。
六枝特區(qū)公安局新窯派出所所長李方波,身患肝癌,已確定手術時間。接到命令,他放棄休假,隱瞞診斷結果,不畏病痛,不懼生死,帶領派出所全體人員堅守一線,彰顯了共產黨員和人民警察對黨和人民及公安事業(yè)的無限忠誠。
凱里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呂少勇,父親病危搶救期間,沒有守護照顧病危的父親,卻毅然堅守在高速凱里南站卡口,直到父親憾然去世。悲痛中送走父親,又匆匆奔赴戰(zhàn)斗一線。
“我是黨員,疫情不退,我不退!”安順市公安局退休民警楊云秀從醫(yī)從警35年,2017年已經退休。面對疫情,毅然返崗,58歲的年齡依然堅持在卡點一線執(zhí)勤。
一張張堅毅的面孔、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彰顯著貴州公安的精神風貌和核心價值,根據(jù)工作實際,筆者和同事們從“警醫(yī)家庭”“雙警家庭”“上陣父子兵”“警屬一家奔赴防疫前線”等切入點進行策劃、報道,充分挖掘全省公安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感人事跡。其中《鳳岡15對警醫(yī)夫妻共同“赴疫”》《抗疫一線的愛情更美》《父子同上陣、相逢亦傳承》等稿件發(fā)出后,紛紛被各大主流媒體轉載、刊發(fā),受到各界好評。
四、媒體融合,多形式開展聯(lián)動報道
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宣傳報道中,筆者和同事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站在最前沿,沖在第一線,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的各自優(yōu)勢,利用融媒體、多平臺,展開多形式的聯(lián)動報道,“報、刊、網、端”立體化運作,及時宣講好疫情防控知識,傳遞好黨和政府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zhàn)的信心和決心,有效發(fā)布好各地公安機關的防控工作動態(tài),深入報道民警、輔警和人民群眾積極投入疫情防控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發(fā)揮了公安行業(yè)媒體和宣傳部門強有力的正面輿論引導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宣傳報道工作,形成權威、及時、全面、準確的宣傳格局。
按照省公安廳領導要求,第一時間制作《貴州公安機關溫馨提示——氣溫低路凝凍防疫情少出行》宣傳海報在“貴州警事”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后,被迅速轉發(fā)??挂咂陂g,各級公安機關在各類新媒體平臺設置《我在崗位上》、《我愿意為你守護》、《疫情當前警察不退》等微話題,共發(fā)布新媒體作品8000余條,累計閱讀量上億次?!百F州警民攜手同行”抖音播發(fā)16條,累計閱讀345.7萬。同時,積極與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官方客戶端“天眼新聞”合作,擴大宣傳陣地,先后發(fā)稿60余條,累計閱讀量超百萬。
2020年大年初一,貴州普降大雪,貴州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全力保障道路暢通,各級公安機關發(fā)布新媒體作品100余條,累計閱讀量超過800萬次。黔西南州公安局在完成聯(lián)動任務基礎上,主動策劃“一封家書”“新春送祝?!薄熬癄I年夜飯”“風雪中的最美‘警色”等新媒體內容進行推送,并在正月初一與@中國警察網聯(lián)合,進行公安部扶貧點新年新氣象的直播,直播觀看人數(shù)140萬,直播活動文章在中國警察網、人民公安報微信進行推送。
經過積極對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了六盤水市梅花山交警冒雪上崗疏導交通情況,黔南州《平塘特大橋堅守著》《貴州甕安除夕大雪交警連夜上路保暢通》等新聞,在全國傳遞出貴州公安的好聲音。
1月31日,筆者收到水城縣公安局比德派出所所長易林在抗疫一線寫下的詩歌《為什么出發(fā)》,深受感染,隨即將詩歌朗誦錄音、配樂合成,在“貴州警事”微信公眾號發(fā)布,引起受眾的強烈共鳴,收到很多網友和民警的留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薄拔覀兊男腋J且驗檫@些偉大的人在守護!”“知危險而不懼危險,有困難去戰(zhàn)勝困難,向人民警察致敬!”“為什么出發(fā)?因為我們是警察,為了使命,為了責任,為了人民,出發(fā)!”
疫情還在肆虐,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自2020年1月26至2月12日,在參與抗疫宣傳報道工作中,筆者被無數(shù)來自一線的人和事不斷感染著、感動著,在完成好工作任務的同時,認真思考怎樣才能將抗擊疫情報道做得更好,無愧于奮戰(zhàn)在一線的“逆行者”們,無愧于公安記者的職業(yè)使命。
由面到點、由淺轉深,在普遍發(fā)現(xiàn)感人故事的基礎上,找準特別突出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深挖總結,組織本地主流媒體集中報道,對已形成本地影響力的事跡和工作措施,向全國推廣。重點關注在抗疫情一線犧牲負傷的民警輔警,第一時間核實情況,隨發(fā)現(xiàn)隨上報、邊總結邊宣傳,持續(xù)形成聲勢和影響,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繼續(xù)深挖亮點,將先進典型作為今年公安部會同中宣部部署開展“最美基層民警”和“最美警嫂”推選宣傳,開展“公安楷?!卑l(fā)布活動等工作的重點關注對象,讓貴州民警、輔警走向更為寬廣的舞臺。
相信,只要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戮力鏖戰(zhàn)、共克時艱,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華夏大地必將迎來一個草木蔓發(fā)、更加明媚的春天!
(作者單位:人民公安報貴州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