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雁翎
摘 ?要:反思性教學模式應用給教學工作者提供了主動改進和持續(xù)改進教學質量的契機,結合高三數學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現狀和教學改革需求,應用反思性教學模式是教學工作者的全新思路。本研究擬對高三數學教學活動指導進程中應用反思新教學模式的方法展開分析,旨在加速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落實。
關鍵詞:反思性教學;高三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高三數學教學教學指導十分關鍵,學生逐步有階段性學習進入匯總學習階段,在教學指導進程中,我們更需要結合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調整教學指導方法。因此要求教學工作者有一定反思意識,能夠立足實踐教學指導需求變化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反思性教學模式旨在強化教師在教學指導過程中的反思,針對存在的教學問題提出之后改進,構建高效課堂,給高三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1.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學科教學活動指導的基本思路,很多教師在教學目標設置上缺乏反思意識,教學目標確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除了參考教學大綱之外,還要結合學情變化,不斷調整和完善目標內容。但是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對教學目標的動態(tài)調整,導致學科教學的實際效果不理想[1]?;诖?,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以嚴謹的教學思維帶動教學目標調整過程,結合教學反饋不斷反思教學目標設置的合理性與科學性,立足教學效率提升需求分析后續(xù)的教學目標調整方案,真正利用教學反思推動教學目標合理化發(fā)展,提高學科教學實效性[2]。例如,在高三數學第二輪復習的教學過程中,想要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教師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師應當樹立科學的數學學科觀念,選擇更加有效的和針對性強的教學資料或者內容,重視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如在“函數”的第二輪復習中,如果對于復習資料的選擇和第一輪復習中的差不多,只是對第一輪進行了濃縮。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很難構建知識構架,學生的學生方法和思維方式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知識架構中,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難以提高。對于函數的復習,教師應當把握好知識的側重點,逐漸形成“定義域作為前提,單調性作為依據,結合值域的變化規(guī)律,巧妙運用圖像”的一種整體教學思路。在函數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函數與其他課堂內容的融合,如函數、方程等;函數和數列的關系;函數與解析幾何的關系;函數的應用等。對于例題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應當注意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縱橫關系,體現數學學科的綜合性和邏輯性,逐漸向高考的標準要求靠近。第二輪復習是一次知識的大整合,數學分支內部的綜合整合,各個分支之間的整合。
2.反思教學設計和方法
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效率,是學好知識內容的前提[3]。學生的學生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應當注重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例如,在三角函數恒等式證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從哪個方面開始,怎么去一步一步的證明。讓學生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去思考和領悟,在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中,取長補短,得到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有些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牢固,注重對知識的接受、記憶和模仿練習,這類學生缺乏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差,自主性學習能力弱,在面對一些能力型的試題就會陷入困難之中。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問題,如從練習題中的一題多解深入到變式引申,引導和鼓勵學生去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針對于自主性強,思維活躍,但是通常出現會做但是做不對,或者答案不全面的學生,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和鞏固,加強習題練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培養(yǎng)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3.反思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引導水平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這就啟示我們在指導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進程中,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拓展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盡管關注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但是教學引導依然是必要的,反思自己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和方法,也是重點。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需要發(fā)揮指導教學作用,實現師生共同發(fā)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在不脫離教學目標、不偏離探索方向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到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最后教師再引導課堂教學中來,做到有的放矢[4]。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引導,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有些教師為了能夠體現新課改的要求,沒有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采用了不合理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例如,在“函數奇偶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讓學生了解函數奇偶性的含義和對稱的本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以y=x?為例,教師可以畫出函數圖像,提出相應問題:“這個函數圖像有什么特征?”學生回答:“關于Y軸對稱。”接下來問:“可以根據點的坐標對‘對稱進行描述嗎?”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討論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課堂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分析教材內容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結束語:
反思性教學模式應用旨在突出教學反思的意義和價值,結合教學設計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反思,利于全面提高學科教學活動質量。就目前高三數學教學指導情況來說,反思性教學方法有很大應用價值,教師可以及時發(fā)現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潘華麗.以反思性教學培養(yǎng)師生反思能力的實踐與分析[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21(02):245-246,248-250.
[2]宋志華.注重反思激活課堂:反思性教學在初中數學課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7,21(02):169-170,175-176.
[3]孫建威.高中數學學科反思性教學研究[J].科技展望,2014,22(24):146-148,152-155.
[4]李燕群.反思性教學在高三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21(02):292-29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