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否具有藝術性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文章探討了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分析了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探索了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實施教學藝術。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藝術;素養(yǎng)
基金項目:本文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發(fā)展研究規(guī)劃課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性研究”(項目編號:JFYA204)的結題成果,課題組成員:董玉梅。
1 引言
在信息和經(jīng)濟活動全球化背景下,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已成為21世紀公民的必備要求。國家教育部頒發(fā)的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將小學英語教學放到了極其重要的位置。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否具有藝術性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我國古代從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開始,教學藝術就已被廣泛應用了。近年來,很多一線教師也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藝術進行了研究,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關注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中如何體現(xiàn)藝術性,忽略了教學藝術不是空中樓閣,教學藝術與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密切相關,導致其研究缺乏全面性,對英語單科具體教學指導性不是很強。課題組認為首先要了解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培養(yǎng)小學英語教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教學藝術的實施便水到渠成了。
2 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本課題結合新課程標準,關注現(xiàn)階段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小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從“教”與“學”兩個方面來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來實現(xiàn)以學促教、教學相長的目標。因此課題組首先針對小學英語教師和小學生設計了兩份問卷,將問卷發(fā)放給了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qū)6所知名小學的16名英語教師和280名小學生,所有問卷均回收,均為有效問卷。
通過對教師問卷結果的數(shù)據(jù)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63%的教師覺得自己所在的學校重視英語課;63%的教師覺得英語課處于主課的位置;100%的教師所在學校平均每班一周排3-4節(jié)英語課;38%的教師所在學校提供比較充實的教輔材料;50%的教師經(jīng)常外出參加各種英語教學培訓;75%的教師對語法翻譯法、直接法、聽說法、交際法、暗示法、全身反應法、任務教學法、思維導圖等較為了解;63%的教師對國家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內(nèi)容基本了解;38%的教師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師組經(jīng)常會集體備課;75%的教師在教學中比較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25%的教師每天抽空與不同學生探討他的學習情況;63%的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大多是抄寫、背誦、動筆的作業(yè);50%的教師經(jīng)常創(chuàng)設情景化課堂游戲,鍛煉學生口語及英語實際應用能力;50%的教師課后經(jīng)常抽時間去了解最新的英語教學方法、策略;50%的教師對每個知識點都有固定的教學方法,而且不太改變這些方法;63%的教師了解英語繪本閱讀,并覺得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非常有必要;25%的教師每月一至三次利用繪本開展英語教學活動;25%的教師覺得利用繪本開展英語教學活動困難;75%的教師認為教授自然拼讀法的最大困難是教學者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指導;63%的教師對于小學英語教師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基本了解;75%的教師對于英語課堂教學藝術基本了解;63%的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對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掌握不夠。
通過對學生問卷結果的數(shù)據(jù)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結論:77%的小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態(tài)度非常感興趣;86%的小學生的家長或老師經(jīng)常跟他們說小學英語的重要性;83 %的小學生認為英語老師在課堂上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66 %的小學生的英語老師的授課語言是大部分英語;86%的小學生每節(jié)課上都有與同伴,小組成員大量交流合作的機會;94%的小學生的英語老師能提出開放性問題,能夠啟發(fā)大家的思考;74%的小學生在回答課堂提問或討論后能立即得到英語老師的口頭評價;57 %的小學生的英語老師要求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做筆記;34%的小學生的英語老師在上課時會根據(jù)實際需要來使用電腦、投影、一體機等多媒體設備;86%的小學生能比較容易地將英語課堂上老師教的學習方法用到課外英語學習中;63 %的小學生認為通過英語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了解中西方文化異同。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得出以下結論:1)小學英語課在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中受重視的程度比較高;2)大部分小學生對英語學習感興趣;3)部分學校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的提升空間還不夠;4)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還不夠;5)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先進的教學方法和英語課堂教學藝術掌握不夠。
3 學校對小學英語教師的素養(yǎng)要求
課題組訪談了幾位教授英語課程的小學教研室主任和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向他們了解兩方面的問題:
1)大學生應聘小學英語教師時,你們最看中他們哪些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zhì)?他們的回答綜合如下:(1)專業(yè)基礎知識;(2)口語表達能力;(3)駕馭課堂能力;(4)知識決定能力,能力體現(xiàn)素質(zhì),三者相輔相成,綜合研判。
2)貴校小學英語教師哪些方面的知識、能力、素質(zhì)還需提升?他們的回答綜合如下:(1)英語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2)綜合文化素養(yǎng);(3)教學反思與學習能力;(4)教學知識;(5)教學組織和課堂實施能力;(6)創(chuàng)新思維。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教師實施課堂教學藝術的前提是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4 小學英語教師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2014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該文件首先在國內(nèi)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重要概念。
4.1 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課程素養(yǎng)
1)課程意識。小學英語教師應整體看待學生在整個小學階段所要完成的英語學習,而不僅僅關注自己所教年級;應注意小學英語教育與同期其他方面的教育之間的相互影響、配合,而不僅是關注自己所教學科。
2)課程觀念。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應基于目標,但不限于目標;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應持續(xù)不斷地改進課程方案。
3)課程學知識與課程實踐能力。小學英語教師應整體把握小學英語課程的結構和內(nèi)容,并了解其與小學階段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了解它在整個基礎教育階段課程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應具備小學英語課程資源開發(fā)的能力及小學英語校本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的能力。
4.2 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綜合素養(yǎng)
1)基本文化知識。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兒童教育學知識、兒童心理學知識、綜合文化素養(yǎng)。
2)扎實的英語專業(yè)技能。小學英語教師應掌握一定語音、詞匯、語法、語言規(guī)律知識;具有一定閱讀、聽力、口語表達及書面表達能力。
3)一定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小學英語教師應了解中西方文化異同,善于鑒別和比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
4)適當?shù)膬和庹Z教學與學習理論。
5)課堂教學組織能力和課堂教學實施能力。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分析教材技能(研讀有關新課標的指導用書;弄懂教材、吃透教材、內(nèi)化教材;研讀教學參考資料)、教學設計技能 、課堂組織技能和教學評價技能。
6)課外輔導能力。
7)熱愛學生,熱愛教學,練就一定人格魅力。
8)教學反思和終身學習能力。
5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藝術的實施
5.1 2018年《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啟發(fā)
小學三至六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節(jié)奏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能力,能觀看簡單的英語動畫片及少兒英語教學節(jié)目。
5.2 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藝術
教師在教學中應吸取英語學科中的藝術因素,并通過藝術的手段呈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實現(xiàn)其對英語文本的感知、理解、存儲和應用,調(diào)動其學習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
5.3 課堂上應實施的教學藝術
1)語言藝術。教師應做到言簡意賅、指令清晰、語言兒童化、平等親切。
2)非語言藝術(體態(tài)語)。教師應注意表情的運用、手勢的運用、肢體語言的運用(動作)。
3)導入藝術。教師應注重課前導入藝術,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烘托英語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利用Warming up(Greeting、Free talk、Sing a song、Chant、Story、Game)來緊扣已學舊知,集中學生注意力。
4)講授藝術。教師應運用課中問答互動的藝術,精心設置,因勢利導;應設置交際語言情景,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內(nèi)容應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語言結構、功能、話題、任務應有機結合;應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提問藝術。教師應做好提問前的準備(準備問題時應充分考慮提問的目的、哪些類型的問題最適合達到這些目的、學生目前已有的知識水平等因素);應明確提問的指導思想(提問重在所提問題有價值和意義,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啟發(fā)思維,所提問題的答案不能顯而易見;提問過于簡單容易被學生忽視;對于難度較大問題可設計成一系列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小問題,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突破難點,把握要領,掌握一定規(guī)律);應把握提問的時間和時機;應注意趣味性、知識的準確性、鼓勵性。
6)板書藝術。教師應精心設計,合理布局(把黑板分為兩大部分,主體部分是講授新知識,輔助部分靈活運用;一堂課一黑板);板書應少而精煉,科學簡潔(重、難點突出;較好體現(xiàn)教材內(nèi)容的連貫性、邏輯性和層次性;給學生留有思考余地);板書應富有特色,賞心悅目(節(jié)奏感、色彩感、對比感)。
7)結尾藝術。教師可以采用懸念式結尾(即將結束課時給學生設下懸念,能勾起學生強烈的破疑愿望。例如出謎語讓學生猜,下節(jié)課揭示謎底);展示式結尾(一節(jié)課即將結束,給學生留幾分鐘時間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表演才能);歸納式結尾(用精煉的語言高度概括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使整個教學過程首尾呼應);用活動表演結尾;以歌曲歌謠結尾;結尾時進行拓展延伸。
8)評價藝術。評價總原則是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應注意評價的力度,不要讓評價流于形式;教學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手段應注意多樣性和靈活性(學習活動評比、學習效果自評、個人學習檔案、問卷調(diào)查、訪談、座談、家長反饋、平時測試、學習日記等)。
6 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找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的策略,提升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小學英語教師對現(xiàn)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從而使英語教學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跨文化意識的灌輸,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琬婷.淺論小學英語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基于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16):117,119.
[2]呂碧芳.淺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J].學周刊,2018(5):59-60.
[3]余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藝術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3.
作者簡介
李薇,女,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