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史蔚倩
【摘 ?要】目的:研究自我管理教育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選擇180例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的病患,提供不同的護理指導方法,對比結果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教育后,對于疾病知識、飲食運動和疾病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認知程度得到提升,評分分別為(95.62±0.17)分、(92.85±0.37)分和(94.25±0.69)分,總滿意度為96.67%,各項結果與對照組比均有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管理教育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護理中應用取得的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造血干細胞;自我管理教育;細胞移植
【中圖分類號】R73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200-02
前言:
延續(xù)性護理中的自我管理教育是一種強調病患自身在疾病護理中作用的一種方法,充分發(fā)揮出了主觀能動性,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患者護理十分關鍵,若能應用這種方法,有利于提高整體護理效果[1]?;诖耍疚恼归_自我管理教育在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180例,根據(jù)就診時間,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颊咧?,男性人數(shù)為101例,女性患者人數(shù)為79例,年齡在19歲至74歲之間,平均(45.42±0.22)歲,兩組患者基本指標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有可研究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2)患者與家屬在知曉研究內(nèi)容情況下,自愿參與并能積極配合研究。
排除標準:(1)排除語言功能、精神功能障礙患者;(2)排除無法有效配合研究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出院后,提供常規(guī)延續(xù)性護理。觀察組醫(yī)護人員成立專門的自我管理教育護理工作小組,加強教育并指導患者自我管理。具體為:
(1)成立小組。由血液科抑制專業(yè)醫(yī)生、責任護士、護士長組成,護士長主要負責小組的管理與引導,并對責任護士進行統(tǒng)一培訓,讓每個小組護理人員都能掌握血液??苹局R和護理溝通技巧。責任護士在日常工作中,與患者和家屬進行交流,完成個體信息資料的正確錄入,并進行信息的傳遞與反饋。根據(jù)患者的病癥,制定病程記錄表,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用藥情況、出入量、運動狀與檢查結果。
(2)出院前護理。由小組成員為患者提供一對一談話,登記病患信息,建立個人檔案,發(fā)放病程記錄表,隨時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預留患者的微信、QQ和手機號碼,建立有效的聯(lián)系方式,定時提供自我健康護理管理知識與個性化教育指導。
(3)出院后護理。自我管理教育小組定期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日常溝通以微信短信等方式進行,采用電話、門診隨訪的方式加強教育。每周進行1次健康知識教育,包括抑制后知識、生理狀況自我檢測,居住環(huán)境清潔消毒。為患者傳授保護知識、自我護理技能和并發(fā)癥預防指導。告訴他們?nèi)绾喂芾碡撁媲榫w,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展開運動。醫(yī)護人員通過隨訪的方式獲取患者的健康狀況以及遇到的問題,給予相應指導與再教育。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自我護理知識掌握情況,以自制評分量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評分,包括基礎知識、疾病護理、飲食運動等三個方面,每項評分為100分。
(2)對比兩組患者對不同護理管理指導方法的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
檢驗。P<0.05即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自我護理知識掌握情況對比分析
經(jīng)過統(tǒng)計得出,觀察組患者的基礎知識為(95.62±0.17)分、疾病護理(94.25±0.69)分、飲食運動(92.85±0.37)分,對照組患者的基礎知識、疾病護理、飲食運動三項評分分別為(78.69±0.48)分、(77.62±0.15)分和(72.05±1.29)分,觀察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結果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90例患者中,總滿意人數(shù)為87例,總滿意度為96.67%,對照組患者中,總滿意人數(shù)為72例,總滿意度為80.00%,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是一種臨床常用治療方法,對于惡性血液疾病以及遺傳性血液疾病所能產(chǎn)生的效果顯著[2]。在治療期間,若能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指導,會改善預后,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延續(xù)性護理能夠將住院期間的醫(yī)護服務延伸至患者家庭護理的一種模式,這種方法能有效回應患者回家后面臨的健康護理問題,并能幫助他們順利度過出院后的家庭護理時期。根據(jù)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自我管理是現(xiàn)代醫(yī)療理念不斷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一種新型護理方法,基于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為他們提供健康知識傳達,能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以及對于治療和護理方法的理解,從而在積極配合臨床醫(yī)護工作同時,提升自我護理管理能力[3]。此外,因為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方法本身是一種費用較高的治療手段,患者在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治療后,本身工作能力會降低,長期護理也會加重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患者的心理壓力也會增加,不利于病情恢復。所以,為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教育,讓他們在出院后能進行自我護理,根據(jù)掌握的疾病知識配合醫(yī)護人員延續(xù)性護理,可提高患者的社會性。
綜上所述,自我管理教育護理方法能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在出院后居家治療期間,更重視自身的病癥,加強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鄧春娥.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特征與心理護理對策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23): 76.
[2] 蔣瓊,俞青,林曉非.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發(fā)生重度腸道移植物抗宿主病6例的護理[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9,26(24):77-78.
[3] 閆雪華,陸小平,崔劍煒.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行自我管理的臨床療效觀察[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02):269-270.
作者簡介:
王茜(1975-)女,漢族,浙江鎮(zhèn)海,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造血干細胞移植護理。
史蔚倩(1977-)女 ,漢族,上海,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造血干細胞移植移植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