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代人的童年里都裝著不一樣的畫面——在戶外跳皮筋、捉蜻蜓、彈玻璃球、捉迷藏……這是屬于50后至部分90后的童年記憶,這些記憶也成為了一代代作家們筆下豐富的素材。
但在如今被鋼鐵和水泥包圍的城市中,童年的那些事兒恍如隔世,沒有了和小伙伴們一起游戲、打鬧的場景,沒有了碧草藍天下的追逐奔跑,沒有了和土地擁抱的厚重感,取而代之的是當代小朋友與各種電子產(chǎn)品的互動玩耍。
00后們將來會如何描寫他們的童年……
陳忠實《白鹿原》
【節(jié)選】平日在村子里割草、砍柴、浮水、掏雀蛋時建立的友誼,很快又在學堂里重現(xiàn),孩子們自然地圍攏到猴王黑娃的周圍。黑娃對這種崇拜已經(jīng)沒有興趣而且失掉自信,原因是他自己也崇拜起另一個人來,就是鹿兆鵬。鹿兆鵬是從神禾村轉(zhuǎn)回本村學堂的,他年齡不算最大,書卻讀得最高。徐先生把他叫到自己的寢室單個兒面授,已經(jīng)是《中庸》了……
他一揚手接住鹿兆鵬扔過來的東西,以為是石子,看也不看就要丟掉。鹿兆鵬喊:“甭撂甭撂!”他看見一塊白生生的東西,完全像沙灘上白色的石子,放在手心涼冰冰的。他問:“啥東西?”鹿兆鵬說:“冰糖?!焙谕弈笾菃枺骸氨亲錾队??”鹿兆鵬笑說:“吃呀!”隨之伸出舌頭上正在含化的冰糖塊兒。黑娃把冰糖丟進嘴里,呆呆地站住連動也不敢動了,那是怎樣美妙的一種感覺?。簾o可比擬的甜滋滋的味道使他渾身顫抖起來,竟然“哇”的一聲哭了。鹿兆鵬嚇得扭住黑娃的腮幫子,擔心冰糖可能卡住了喉嚨。黑娃悲哀地扭開臉,忽然跳起來說:“我將來掙下錢,先買狗日的一口袋冰糖?!?/p>
【評注】陳忠實的《白鹿原》是以人物的命運為核心來安排故事情節(jié)的,注重原生態(tài)的生活和細節(jié)描寫??巢?、浮水、掏雀蛋,這是陳忠實那一代人的童年畫面,也是60后、70后、80后的童年記憶。對比之下,00后這樣的童年——生活經(jīng)歷漸行漸遠了。
徐則臣《天上人間》
【節(jié)選】小時候他就這樣,老是做夢吃東西。那時候他喜歡跟在我屁股后頭玩,干了壞事就推到我頭上,說柿子是我偷的,說鄰居家的玻璃是我打碎的,說五塊錢是我弄丟的,他用那五塊錢買了一把玩具槍。當初我就沒打算讓他來北京,姑媽也不同意。我們那地方“跑北京的”每年都有幾個進去,短的三五個月半年,長的三五年都有。姑媽恨不得天天守著這棵獨苗才放心。子午死活要來。我媽在電話里說:“子午少了一根頭發(fā),我看你就別回來了?!?/p>
【評注】如果你也是家中老大,那么作品中的這段童年故事,你一定感同身受。作為家中老大,身上總是要擔著保護弟弟妹妹們的責任,也要懷有寬容弟弟妹妹們的仁愛之心。要時刻準備著背黑鍋,做各種擋箭牌。作為兄弟中的老大真心不容易,但是當小朋友們長大以后,老大會特別有成就感,享受著弟弟妹妹們的尊重和愛戴,一直都是當家范兒。80后、90后的大多數(shù)也許未曾有過當老大的這種責任感,也未曾有過兄長的呵護與關(guān)愛。已開放二胎的今天,00后們也有機會體會當老大的滋味了。
蔣方舟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jīng)滄?!?/p>
【節(jié)選】小時候,我經(jīng)常和一個同齡的遠房親戚過短期的姊妹生活。每到假期,親戚們就把我們扒拉成一堆——“你們小孩自己去玩吧?!彼L得比我好看,五六歲時眉眼間就有種少婦的俏麗。她比我要受寵和嬌縱,愛生氣,總愛把人鎖在門外,動不動就讓人哄,而且要多人連哄,實在沒事,也要人的名字翻來倒去地高聲呼喚。
然后,我就暗自決定成為“成熟懂事”的那一個。我還記得有一次,大家庭同桌吃飯。我的小親戚忙著挑食,尖叫著掙脫種種食物安排。在她大鬧飯桌的時候,我則連連欠身,含著下巴面帶微笑,給在坐的所有大人布菜和倒酒。這行為其實完全違背我的常態(tài),我并不太習慣于這種赤裸裸的做作。然而那天,我坐在小親戚的對面,隔著整個圓桌冷冷地看著她,決心一定要做出一副和她截然相反的樣子,一定要處處舉止都和她形成反差對照。這種心情非常強烈,以至于我立刻就起身,做出自己日后羞慚不已的情態(tài)來。
【評注】平凡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都是普通人,我們擁有的是一些平淡的童年往事。然而蔣方舟的童年是異于常人的,從節(jié)選的段落中我們就可見一斑。7歲開始寫作,更多的是興趣使然,但是她的確是在父母的高要求下成長起來的,比普通小朋友乖巧懂事、比普通小朋友聰明穩(wěn)重,這一切的光環(huán)背后承受著普通小朋友不曾感同身受的童年壓力。以前看過一組漫畫,主題是每個小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被關(guān)進了父母愿望的牢籠,從小開始上各種補習班:鋼琴、舞蹈、外語……去彌補父母曾經(jīng)的缺失。在父母的觀念里,那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經(jīng)驗,為的是孩子可以少走一些彎路。可是父母沒有想過,孩子的人生可能與他們的完全不一樣。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
【節(jié)選】進入小學三年級以后,我越來越貪玩了。隨著對王立強和李秀英的逐漸熟悉和親切起來,初來時的畏懼也就慢慢消失。我常常在外面玩得忘記了時間,后來驀然想起來應該回家了,才拼命跑回去。我自然要遭受責罵,可那種責罵已經(jīng)不會讓我害怕,我努力干活,盡量把自己弄得滿頭大汗,他們的責罵就會戛然而止。
有一陣子我特別迷戀去池塘邊摸小蝦,我和國慶、劉小青,幾乎每天下午放學后,就往鄉(xiāng)間跑去。那么一天我們剛剛走上田野,讓我嚇一跳地看到了王立強,他和一位年輕女子在田埂上一前一后慢慢走來。我趕緊往回跑,王立強已經(jīng)看到我,我聽到他的喊叫后只得站住腳,不安地看著王立強大步走上前來,我在應該回家的時候沒有回家。國慶和劉小青立刻向他說明,我們到鄉(xiāng)間是為了摸小蝦,不是來偷瓜的。
【評注】《在細雨中呼喊》是余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記憶、關(guān)于已逝時光的書。相比于對未來的想象,人總是更喜歡懷念過去。就像現(xiàn)在還年輕的80后、90后,在疲憊的晃神之間,總會想念起童年的溫暖時光:小時候的玩伴、一起玩過的玩具、討厭的某個搗蛋鬼、一起打過的架,疼在身上,暖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