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翠,鄭 聰,王 楠,胡澤宇,李海燕,刁鵬翔
1.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長春 130062;2. 吉林市龍?zhí)秴^(qū)江北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吉林吉林市132000;3.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qū)畜牧獸醫(yī)總站,吉林通化 134000;4.吉林市昌邑區(qū)兩家子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吉林吉林市 132000
1.1 實驗室處于封閉狀態(tài)。實驗操作進行中時,要限制非實驗人員的進出,如有特殊情況必須經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同意后,方可進入。
1.2 張貼國際通用的生物危險標識。
1.3 只有經過培訓和許可的人員方能進入實驗室。
2.1 實驗、研究人員、外來工作人員、學生使用實驗室前必須參加生物安全培訓。
2.2 要接受有關潛在危險知識的培訓,掌握預防暴露以及暴露后處理程序。
2.3 每年要接受一次最新的培訓,生物安全實驗室的組成。
3.1 所有用于操作的病原體都應進行登記注冊。
3.2 所有進入實驗室檢測或存放的樣品都應按規(guī)范登記。
4.1 工作時要穿著個人防護服、帽子、口罩、面罩、鞋套等,做好個人防護。
4.2 在處理生物危險病料時,穿著指定防護服。離開實驗室前要脫下防護服。實驗室的工作服只能在實驗室內穿,用完的防護服要進行消毒滅菌。試驗工作時的鞋要舒適、防滑、防水、耐尖銳物體突然刺破。
4.3 禁止在實驗室外穿實驗服,如在辦公室、廁所、圖書館等公共區(qū)域。在實驗室內不要飲食、抽煙、處理隱形眼鏡或存放食品。
4.4 實驗室內禁止穿拖鞋。
4.5 戴手套工作,進出實驗室要及時更換手套,不能一副手套“走遍全程”。
5.1 在操作可能產生氣溶膠的實驗時,如處理感染性病料、研磨離心動物組織等,應使用安全柜。如果在操作過程中,發(fā)生污染,要及時更換個人防護裝備,更換好后才能繼續(xù)工作。
5.2 試驗結束后,或發(fā)生過危險品溢灑后,要及時對操作平臺和被污染處進行紫外燈等消毒滅菌處理。
5.3 尖銳物和針頭的處理。
5.3.1 盡可能應用一次性注射器。
5.3.2 將針頭或鋒利物品要放到指定的生物垃圾桶內,不要放到辦公室或生活垃圾桶內。
5.3.3 破碎或破裂的玻璃容器不能用手直接處理,必須用笤帚、夾子或鑷子清理。
5.3.4 非一次性利器必須放入厚壁容器中并運送到特定區(qū)域消毒,最好進行高壓消毒。
5.3.5 使用存放尖銳物品的專用容器,裝有污染針、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丟棄之前必須消毒。
5.4 生物危險廢棄物應存放在帶蓋的防漏容器內。在清洗、再利用或處理容器時,應先去除污染。所有廢棄物要通過高壓滅菌或其它消毒方法消毒處理后方能脫離實驗室控制。
5.5 定期清潔實驗室設備,做好儀器設備的使用記錄并檢查其是否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
實驗室有事故發(fā)生,多半是由于操作人員放松了警惕,忽略了或省去了好多“麻煩”的步驟。往往你的一次傷口未愈合碰巧遇到你忽略了佩戴手套或者佩戴了已破損的手套,兩者一結合,造成了不必要的隱患。所以,我們要把良好的習慣變成自然,不讓“偶然”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