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吳姓僑姓關系解讀魏晉南北文化的差異與隔閡

      2020-04-16 12:44:26寧稼雨
      古典文學知識 2020年2期
      關鍵詞:吳姓大族王導

      寧稼雨

      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的國家。歷史上的戰(zhàn)爭和遷徙經常會造成民族內部或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常常不能因為其中某一方的勝利或失敗而告結束。沖突裂痕不僅會對人們的社會心理產生難以治愈的創(chuàng)傷,而且在較長時期內對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要產生深刻的影響和制約。其中世族文人的生活言行是這些影響和制約的顯示器。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世說新語》中魏晉名士的生活言行來觀察三國以來分裂局面對當時南方北方文化的差異和融合所產生的影響和滲透,并從中認識和把握當時社會文化的某些深層底蘊,不啻饒有興味而又意義重大。

      “歸命侯”不認命

      司馬氏代魏以后的西晉王朝,看起來已經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在三國舊屬的關系中,魏與蜀的最高統(tǒng)治者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利益和所奉行的法制基本相同,所以滅蜀后兩地之間的政治隔閡很不明顯;而吳與魏的統(tǒng)治集團所代表的利益和實行政策卻大抵不同(參見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yè)》)。因而滅吳后不僅二者的對立情緒沒有消除,反而有增無減。對于西晉王朝的統(tǒng)治者來說,吳蜀兩國雖然都已經俯首稱臣,但相比之下,“蜀人服化,無攜貳之心;而吳人趦睢,屢作妖寇”(《晉書·華譚傳》)。西晉統(tǒng)治者在政策措施上尚能明白如何處理與吳人的關系,他們一方面嚴格控制南人在朝廷的任職,另一方面,他們也注意對江南大族的籠絡。當晉武帝問華譚吳亡后的對吳政策時,他建議“當先籌其人士,使云翔閶闔,進其賢才,待以異禮”(《晉書·華譚傳》)。毗陵內史在論江南貢舉事時也認為江南剛剛歸附,貢舉方面還應尊重以往的慣例,說明他們主觀上還是愿意搞好關系的,但在人們的潛意識中,還難以除去往日的對峙情緒。特別是北方的統(tǒng)治者和世家大族總以勝利者自居,居高臨下,俯視吳人。而東吳人本來就不服氣自己的失敗,加上北人的狂傲,更讓人無法忍受。三國以來,中原人把吳人罵作“貉子”,先是關羽把孫權罵作“貉子”(《三國志·蜀·關羽傳》裴注引《典略》),接著西晉時孫秀降晉后,晉武帝為了籠絡他,便把自己的姨妹蒯氏嫁給了他。但這位蒯氏卻十分鄙視自己的丈夫,更不能領會表兄在自己婚姻問題上的政治用意。所以就無所顧忌地罵丈夫為“貉子”。如果不是司馬炎的極力回旋,這一句詈語險些使晉武帝計策失算(《世說新語·惑溺》)。苻堅也稱尋陽周虓為“貉子”(見劉敬叔《異苑》卷十)。而孟超作為小小都督,統(tǒng)領萬人,竟敢公然斥罵作為河北大都督全軍統(tǒng)帥的陸機為“貉奴”(《晉書·陸機傳》)。在中原大族看來,江東人猶如狐貉一類。有了這種偏見,南北隔閡怎能不日益加深?

      當吳國的末代皇帝被帶到洛陽,封為歸命侯后。一天,孫皓正在借酒消愁時,晉武帝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陰陽怪氣地說:“聽說江南人好作《爾汝歌》,你能來一首嗎?”這個戲弄、侮辱的玩笑說明,在司馬炎的眼里,孫皓既不是往日的吳君,也不是今日的歸命侯,而是自己的俘虜和階下囚。而這位歸命侯卻并不是那樂不思蜀的阿斗,聽了司馬炎的侮辱之辭,他應聲答道:“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世說新語·排調》)在這首《爾汝歌》中,那種沮喪無奈且深惡痛絕的抵觸情緒,見諸字里行間。所以盡管吳人名義上已經是晉室的臣民,但很多人懷有家國之恨,拒絕與晉室來往,諸葛靚就是其中一個。

      諸葛靚的父親諸葛誕,被晉文王司馬昭所殺,所以諸葛靚對晉室懷有刻骨仇恨。入晉后他被授以大司馬的官職,卻拒不應召。而且因為殺父之仇,經常背向洛水而坐。小時候,他曾與晉武帝有過交往。晉武帝很想利用這點老交情來籠絡諸葛靚,可是諸葛靚的態(tài)度又使司馬炎很難接近。湊巧諸葛靚的姐姐是司馬炎的叔母,于是就請諸葛妃喊來弟弟,司馬炎跑到叔母那里去見諸葛靚。見面后,司馬炎在宴席上親熱地說:“還記得我們當年的青梅竹馬的感情嗎?”諸葛靚卻說:“只恨我不能象豫讓那樣,吞炭漆身,為父報仇!” 原來,戰(zhàn)國時晉知伯為趙襄子所殺,其門客豫讓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自己形貌模糊,欲為知伯報仇(見《史記·刺客列傳》)。聽了這話,晉武帝只好灰溜溜地離去了(見《世說新語·方正》)。諸葛靚的復仇意識,恐怕不能僅僅理解為孝的表現(xiàn);而是含有相當?shù)闹伊x成分,即吳人對北人的仇視心理。

      羊酪“PK”莼羹

      這種勝利者的狂傲之氣不僅表現(xiàn)在晉武帝身上,其他中原貴族,也每每以此褻瀆吳人。當吳亡后,中原大族王渾來到建鄴,在酒酣之后,趾高氣揚地對吳人說:“值此亡國之際,諸位沒有什么遺憾的吧?”這股得意忘形而又盛氣凌人的狂態(tài),足以令吳人咬牙切齒,不堪忍受。周處答道:“漢末大亂以來,三國鼎立的局面也很快結束了,亡國的不僅是吳人,魏不也被晉所取代了嗎?所以懷有亡國之憾的,又豈止我們吳人?”于是王渾羞愧難當(見《晉書·周處傳》)。周處這幾句軟中帶硬的回敬,也表明吳人國雖亡,而志不辱,分毫不讓的對立情緒。

      吳亡以后的最初幾年,江南大族顧慮重重,不肯入洛,主要原因就是不肯領教中原人的白眼。陸機、陸云兄弟二人在吳亡后退居舊里幾近十年,閉門勤學,太康末始入洛陽?!俺跞肼?,不推中國人士”。陸機入洛后,也自稱“蕞爾小臣,邈彼荒遐”(陸機《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陸云《答張士然一首》也有“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的句子,可見其自卑情緒和桑梓之感。

      當少數(shù)吳人接受亡國的事實,被迫入洛,對他們來說,是被逼向一個不可知的未來。而到了洛陽以后,他們敏感的神經,總是能清楚地感覺到中原人在言行中處處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越感,從而感到無比的屈辱和難堪,所以也毫不客氣地予以反擊。

      當蔡洪來到洛陽,很快就有洛陽人問他:“新政權剛剛設立,眾位公卿奉命延攬人才,要從卑微低賤者中尋求才能出眾者,從隱居山林者中選取才德賢明之士。先生是南方的亡國遺民,有什么特異的才能來這里參加人才競爭呢?”蔡洪毫不客氣地回答說:“夜光珠不一定都出于孟津附近的黃河中,巴掌大的璧玉不一定都從昆侖山開采出來。大禹就出生于東夷,周文王則是出生于西羌。圣賢的出生地未必有固定的處所!當初武王伐紂的時候,把殷商的頑民遷徙到洛陽,各位莫非就是這些頑民的后代?”

      這個故事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又見載于《晉書·華譚傳》和《太平御覽》卷四六引《文士傳》,均作華譚事。故劉孝標注稱《世說》為穿鑿。其實這正可以理解為在中原人每每可見的無禮面前,吳人當中流行的反擊措辭,以塞洛中人士之口。而把洛人罵為殷之頑民,并非蔡洪、華譚所創(chuàng),正是當時比較流行的諺語。據(jù)《洛陽伽藍記》,洛陽城東北有上高里,為殷之頑民所居處。高祖名聞義里。遷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譏刺,意皆去之。北魏時成淹和王肅在朝歌也以殷頑民的典故相互戲笑(見《魏書·成淹傳》)。這說明從西晉到北朝,殷遷頑于洛邑之事一度流傳不衰??梢妳侨穗m然到了洛中,但南人北人間仍有很多這樣能夠反映雙方對立情緒的口角。陸機入洛后,前去拜訪王濟,王濟在陸機面前擺了幾斛羊酪,挑釁地對陸機說:“你們江東什么東西可以敵此?”陸機回答說:“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世說新語·言語》)本來,羊酪和莼羹是能夠代表南北飲食文化的產品,但這里已經被用來作為雙方政治對立情緒的表現(xiàn)工具。王濟的狂傲,自與王渾等人不差,而陸機的話中,既有江東人的榮譽感,又飽含對中原人目中無人的極度不滿。陸機出身江南大族,又文名顯溢,尚得此禮遇,他人便可想而知。

      “吳牛喘月”的惶恐

      當然,任何時候骨氣與氣節(jié)都需要有奴才作為補充,才能在依存和對比中相互映襯。吳人中也并非沒有以失敗者自居、誡惶誠恐、唯唯諾諾的奴才。如滿奮很怕見風,當他在晉武帝前就坐時,對著窗戶直皺眉頭。原來北方的窗用琉璃為屏,因為透明,看起來很疏,像透風似的,但實際上很密。當遭到嘲笑并得知風不會吹到自己時,滿奮便奴額卑膝地說:“我就象吳牛一樣,見月而喘?!币驗槟戏教鞜?,當?shù)厮E聼?,見到月亮便以為太陽又出來,要受酷熱了,所以見月而喘(《世說新語·言語》)。這種比喻例是生動形象而又準確傳神的。

      從蔡洪、陸機二人的際遇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中原人鄙夷江南人的情緒。而滿奮以“吳?!弊杂?,“見月而喘”,則以江東人自己“見月疑是日”這一貽笑大方的舉動,證明中原人對吳人保守、落后、愚昧、無知看法的正確。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當孫吳覆亡后,去洛中的南士中,雖然不乏蔡洪、陸機之類舊家大族子弟,但中原人對他們乃另眼看待。有時雖也會得到少數(shù)人的贊譽尊敬,如陸機、陸云兄弟來到洛陽后,張華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連稱西晉征服東吳的最大收獲就是得到了陸氏兄弟(見《晉書·陸機傳》)。但像張華那樣不以南北為界的寬闊胸襟者,畢竟有限。多半是象王濟(武子)那樣不加掩飾的無禮。比如陸機剛入洛時,因得到張華的賞識,便向他請教該拜訪哪些人,其中提到清談大師劉惔。陸機到了劉惔家,劉惔正在守哀。一番寒暄之后,劉惔沉默無語,只問了一句:“聽說東吳有一種長柄葫蘆,您帶來它的種子了嗎?”陸機兄弟非常失望,后悔來這兒受此羞辱(見《世說新語·簡傲》)。

      像陸機這樣的江南大族子弟,在憑借家族地位和個人努力,登上高位之后,不僅沒有得到中原人的信任和尊敬,反而招來更強烈的忌恨,終于與兩個兒子和兩個弟弟,同時無罪被害(見《晉書·陸機傳》)??梢娢鲿x時期雖然南北實行了統(tǒng)一,但二者的對立情緒仍十分緊張,并見諸表面。

      “風景不殊,山河有異”

      永嘉之亂后,過江的中原土族被稱為“僑姓”,東吳的舊姓,則被稱為“吳姓”。此后南北對立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吳姓和僑姓的對立。對僑姓來說,為了民族和家族的生存,要被迫來到這塊自己的戰(zhàn)敗者的土地。于是,昔日戰(zhàn)勝者的自豪與今日喪失故土的難堪,以及恐南人不容自己的擔心等,相互融合,使他們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而吳姓對僑姓則既有恐懼、戒備,也有鄙夷、敵視以至幸災樂禍的態(tài)度。而二者的對立情緒,由于王導等人的努力,已經由表面化開始向潛在的方面轉化。

      包括瑯邪王在內的僑姓大族,本來對過江就十分勉強,所以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適。如衛(wèi)玠在準備渡江的時候,“形神慘悴,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茍未免有情,亦復誰能遣此!”(見《世說新語·言語》)這種對過江極不情愿的心情,固然有不忍故國流落他人之手的因素,但如聯(lián)系長期以來南北的對立情緒,就不能排除后者所帶來的顧慮。從吳亡歸晉到永嘉后瑯邪王過江,已經三十多年,可是當司馬睿過江以后,竟對吳人顧榮說:“寄人國土,心常懷慚?!保ā妒勒f新語·言語》)說明南北隔閡之深遠。元帝的“懷慚”,也許既有對昔日中原人過分狂妄的懺悔,也有對長期以來雙方關系合睦缺乏遠見的反省。不僅晉元帝如此,當時的過江大族每至暇日,經常在新亭借酒澆愁。一次,周顗望著江南的山河說:“這里的風景與北方也沒什么兩樣,但卻有山河之異的感覺?!?(《世說新語·言語》)其實,南北的風景倒是相差很大,周顗真正慨嘆的潛臺詞是,即使這里的風景與北方完全一樣,也覺著這不是自己的家鄉(xiāng)??梢娔先斯倘徊桓?,不以北人為同胞,北人也同樣不以吳土為國土。雖被迫遷此,終有寄人籬下之感。周顗的話,說明北人已明白表示不愿立足江東。而晉室要茍延殘喘,又必須借寓江東,積蓄力量,以求一逞,這樣就必須解決吳姓僑姓的關系問題。

      平心而論,當瑯邪王帶著部屬來到南方時,其安定局面的建立,困難的確很大。由于陸機兄弟子侄的被害,由于三吳舊家大族近年的際遇,以及數(shù)年來南北人們心靈上的抵牾,要在南人痛恨北人的巔峰時代與之相安,確非易事。然而,在王導“以吳制吳”和寬縱大族懷柔政策指導下,瑯邪王終于解決了吳姓僑姓間的團結問題,至少是表面的團結。吳姓政治待遇和地位的改變,對二姓間的心理機制產生了復雜而又微妙的影響。對吳姓來說,王導輔政后,的確使他們在各方面得到一些既得利益,再像從前那樣跟中原人對著干,于道義、于自己的生存都不利;對僑姓來說,這種讓步是不得已的,是為了在南方立足,以求復國之機。為此,才不得不盡可能表現(xiàn)出對吳姓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應當承認,這種表面上對立情緒的緩和,對穩(wěn)定東晉局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就認為二姓間的對立情緒已經蕩然無存。因為心靈的鴻溝并不像有形的裂痕那樣容易彌合,而且即使彌合了,印記總還是存在的。王導輔政二姓間的對立和隔閡,在表面上是少多了,但仍存在。如王導過江后為了籠絡吳中大族,向陸玩提出聯(lián)姻,遭到嚴厲拒絕。王導的請婚,顯然是出于政治用意,而絕未料到如此狼狽。陸玩作為王導的下屬而態(tài)度如此決絕,說明在他的意識中,吳姓與僑姓通婚,竟無異于亂倫。一次陸玩去拜訪王導,王導招待陸玩的食品即是當年王濟款待陸機的北方特產——羊酪。陸玩回家后,當天就病倒了。第二天,他寫信給王導說:“昨天晚上吃羊酪多了一點兒,難受了一夜。我雖然是吳人,卻差點兒成了中原之鬼?!保ㄒ姟妒勒f新語·排調》)從中也可見出二姓問難以彌合的裂痕。

      不過,這樣公開表面化的對立在東晉時已比較少見,較多的還是潛意識中以不自覺方式流露出來的隔閡。如許璪和顧和都是吳姓,二人都在王導手下任丞相從事。表面看起來,他們已經成為東晉統(tǒng)治集團的成員,可以和其他僑姓官員一樣,游宴集聚,略無不同。有一次在王導那里玩到半夜,仍興致勃勃。王導見天色已晚,便讓二人在自己的帳中睡覺。許璪上床便鼾聲大作,而顧和卻輾轉反側,久不能寐。王導心里很得意,嘴上卻言外有意地說:“這兒已經沒有我睡覺的地方了。”(見《世說新語·雅量》)表面看來,這是何等的融洽、和睦。可是顧和的輾轉反側,卻使人感受到這位吳姓官員在受寵若驚之后的一種局促和忐忑——這恰恰是僑姓官員所不會具有的。而王導的專招吳姓官員入己帳中和向眾人表白無處睡覺,也明顯具有做秀的痕跡——對僑姓官員是用不著這樣的。又有一次,吳姓的謝奉被罷免吏部尚書還鄉(xiāng),僑姓大族謝安應公外出,與謝奉路遇,就故意停留三天,想多勸慰幾句。不想謝奉每次都以別的話題岔開,竟沒有機會言及罷官之事。謝安深以為憾,對同行者說:“謝奉故是奇士!”(見《世說新語·雅量》)其實,造成謝奉冷淡的原因,并不是奇不奇士的問題,而是二姓的隔閡問題,致使僑姓的謝安存心而無法相通。這種隔閡,在二姓內部,是沒有的。如有度量而無才學的魏長齊初次外出做官時,虞存嘲笑他說:“和你約法三章:談論的人處死,寫詩文的人判刑,品評人物的人治罪?!蔽洪L齊高興地笑著,沒有一絲抵觸的神色(見《世說新語·排調》)。只有在自己人中間,才能這樣毫無顧忌地大開玩笑,而對方也毫不在意。如在二姓之間,這樣的嘲戲無疑將是一場糾紛的導火索。因為為了顧全大局,大家可以不計宿怨,通力合作??墒窃谠S多日常生活瑣事上,由于潛在的南北隔閡在起作用,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雖無關大局而又明顯齟齬的場面。有趣的是,這些故事中有的只能由雙方在心靈上互相感應,只能意會,卻無法端到桌面上來。如王導雖然十分重視團結吳姓,但也有疏忽的時候。一次顧和去看他,正值王導倦乏,竟然當著客人的面睡著了。顧和卻非常擔心,對同坐說:“聽說元帝在江東的局面全靠王丞相協(xié)助??伤眢w如此,令人擔心?!保ㄒ姟妒勒f新語·言語》)王導忽略了自己的病態(tài)形象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而顧和那不冷不熱的話中,也使人體味出一絲淡淡的揶揄。還有一次,當江東人到王衍那里咨詢問題時,也趕上王衍疲勞,則干脆打發(fā)他們到裴頠那里去了(見《世說新語·文學》)。說明像王導、王衍這樣的大政治家,雖然深明二姓團結大義,但潛意識中的隔閡,仍不自覺地流露出來。

      不過從趨勢上看,吳姓和僑姓還是逐漸地走向相安和合睦。如吳姓張玄和橋姓王忱本不相識,后來在王沈的舅舅范寧那里相遇了。范寧讓他們二人交談,目的是使二姓能相安平和??墒莾蓚€人都不肯先放下架子,一個正襟危坐,一個盯著客人沉默不語。張玄很失望,就起身而去。范寧苦苦相留,也沒留住。范寧就責備外甥說:“張玄是吳士之秀,而且見遇于時,你這樣對待他,真讓人不能理解!”王忱笑著說:“如果張玄想與我相識,就應專程來拜訪?!狈秾幜⒓赐ㄖ獜埿?,張玄便整裝來訪,“遂舉觴對語,賓主無愧色”(《世說新語·方正》)。與前面數(shù)事相比,這個故事在僑姓自大、吳姓自卑這一基本點上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是,這里已經有了愿為二姓團結苦心周旋的范寧。而且雙方都有著愿意,至少是不反對合睦交往的愿望。這對于二姓的合睦,又是至關重要的條件。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文學院)

      猜你喜歡
      吳姓大族王導
      河北大族與東魏建立新論
      由蒐狝為務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會性格轉變述論
      發(fā)脾氣也分境界
      世家大族聯(lián)姻背景下的遼朝政治生態(tài)
      王導的“糊涂”有境界
      大族冠華高調參展Ipex2014
      脾氣啥時候發(fā)?
      知識窗(2010年11期)2010-05-14 09:07:51
      沉默殺人
      意林(2009年23期)2009-05-14 17:04:58
      梁河县| 泰顺县| 孝昌县| 龙岩市| 景宁| 普宁市| 如皋市| 枣强县| 玉溪市| 于都县| 陇西县| 阳山县| 阿荣旗| 来凤县| 金昌市| 白山市| 遵义市| 高平市| 福鼎市| 高唐县| 岳西县| 二连浩特市| 南澳县| 崇信县| 宝应县| 邵东县| 西昌市| 互助| 苏尼特右旗| 永德县| 桂林市| 招远市| 东安县| 交城县| 海口市| 珠海市| 京山县| 封开县| 东莞市| 清水河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