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馬遠有一幅傳世名作《山徑春行圖》,布局清雅簡妙,線條柔軟細致,畫風唯美。畫中遠山近樹,老柳如煙,更兼春色無邊。但見柳下—人,右手輕捋胡須,左手揮袖展袍,面向遠方。
幾枝桃花橫斜逸出,幾只小鳥在枝頭雀躍嬉戲,柳枝輕拂。畫中人攜一小童,在春天的山徑上踏歌而行。但見畫中,山路彎彎,起伏不定,虛實相接,由近至遠,目所不能及,漸次虛渺,終至渺不可見,延展成無窮的想象。看不見的彎路小徑,到底會遇到怎樣的風景?不禁使人遐想無限。
記得有一年,和朋友們一起去爬鳳凰山。大家兵分三路:一路人馬由索道直接上山;另外一路人馬由鳳凰洞爬上山;我和大眼鏡先生分成一組,選擇徒步繞遠,手腳并用,向山頂進發(fā)。
坐纜車的好處是省力、快捷。從樹梢上輕輕掠過,除了大片紅綠相間的樹木,幾乎再看不到別的風景,但卻可以早早地在山頂上喝茶歇息,優(yōu)哉悠哉。由鳳凰洞爬上山,這條路徑除了看不到風景,還有意想不到的危險,黑漆漆的山洞里,上有滴水,下有流水,腳下濕滑,不小心摔一跤,風景沒看到,倒變成了殘兵敗將,且越向前走,越是陡峭狹窄,一不小心磕頭碰壁也是有的,到后來,風景沒看到,倒成了探險者。我和大眼鏡先生選擇山路繞行,迂回前進,雖然曲折費時,但最終同樣可以抵達山頂。彎路雖然繞遠,但彎路藏幽,別有一番情趣,能看到許多意想不到的風景。
時值深秋,陽光明媚,照在身上有溫暖如春的感覺。紅楓似火,如天邊的云霞一般燦爛。天空高遠,時不時會有云朵掠過。遠處群山延綿,奇峰異石,層巒疊嶂。更遠處,田野、村莊、河流,環(huán)繞四周,放眼四顧,開闊遼遠,秀麗的風光令人有心曠神怡之感。
下山的路上,看著山下彎彎曲曲的河流,如白緞一般流向遠方。看著山下彎彎曲曲的小路,慢慢消失在目所能及的盡頭。我知道,再彎的河流,最終也會抵達大海;再彎的路途,最終也可以通向遠方。世間哪有一條是直來直往的路?絕大多數(shù)都是彎路,就連黃河不也是九曲十八彎嗎?
人生亦如趕路,大道通天固然好,可是更多的時候卻像宋人馬遠的《山徑春行圖》那般,一徑山路蜿蜒到天的盡頭,邊走邊欣賞路上的風景,繞點遠也不算太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