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手段也得到了廣泛應用,身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過程中需要緊握微課技術(shù)特點,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去進行制作與運用,從而提高教學實效性,本文便結(jié)合筆者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的微課教學策略展開探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策略
微課指的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shù)在5~10分鐘內(nèi)多某一個知識點展開具體講解的教學模式,有著極強的針對性,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容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微課作為多媒體教學手段,體現(xiàn)了教學碎片化特點,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需要教師重視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掌握,所以將微課形式引入去展開教學活動,能夠明顯提升教學實效。但微課應用本身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文章便對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一、 應用微課教學,提高小學生自學能力
將微課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由度,讓學生基于微課去學會自學,從而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進而從小養(yǎng)成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而自學基本上集中在對新課的預習方面,所以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進行微課制作,讓小學生的提前預習時能夠?qū)嗉壢褐薪處熒蟼鞯奈⒄n課件下載下來,通過用計算機、IPAD等終端進行瀏覽觀看,去學習將要學習的新課程。同時,在微課中還可結(jié)合作者或是主人公的背景資料,整合網(wǎng)絡資源,以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讓小學生對課程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此外,微課最后還應設置隨堂問題,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展開預習,并通過回答問題去驗證預習效果,有助于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高積極性。比如,在講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篇文章前,教師便可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與網(wǎng)絡資源去設計出微課可見,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去帶入到這篇文章的情境當中,凸顯出重點生字詞的讀音和用法,并且提出與“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問題,去驗證學生是否認真預習,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活用到生活當中。由此可見,在語文預習階段應用微課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新知,也能讓學生的預習自學能力得到提升,要比學生盲目地自查資料去自學更有效果。又如教學《火燒云》一課時,通過微課的播放,學生對“火燒云”的景象變化有了更加直觀感知與深刻理解。微課緊扣火燒云的顏色以及形狀的變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生本對話中感知美麗,在微課播放中領悟美景。當本課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由學生動口、動腦解決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小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培養(yǎng)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真正做起了學習的小主人。
二、 應用微課教學,深刻理解學習重難點
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普遍較差,理解知識的能力不強,難以把握教材中的難點。此時教學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基于教學內(nèi)容對微課進行精心設計,不僅要關注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凸顯,也要對教學難點予以明確,才能讓學生清楚學習主題??梢?,教師在使用微課教學時需要對內(nèi)容方面有一定的側(cè)重,才能與實際教學有機結(jié)合。而且,選擇小學生所學內(nèi)容的重難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向目標方向思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了解更多關鍵問題,充分發(fā)揮出微課應有的價值與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掌握難點,達到消化知識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講,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許多教學重難點對他們來講理解非常困難,所以通過微課中的多媒體表現(xiàn)形式,能夠降低小學生的理解難度。比如,在《坐井觀天》的課堂教學中,目的在于要求學生對生字的讀音、用法有全面了解,其中對“際”的理解許多小學生存在困惑,對于“無邊無際”更是無法全面理解,因此教師便可通過微課的應用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難點,讓小學生在理解這一生字的本來含義基礎上,去思索“為什么青蛙會不相信天空是無邊無際的?”然后利用微課視頻向?qū)W生展示出無邊無際的天空、大海、草原等景象,然后畫面突然轉(zhuǎn)到青蛙在井底觀察天空的視角,如此一來學生便更能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寓意和主旨。又如,在講解《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時,就可以利用微課載入一些悠揚的笛聲,讓孩子們被帶入古時候的那種環(huán)境之中,配合著唯美的圖片,加上聲情并茂的朗誦,能夠讓孩子們深刻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思想感情。相較于小學語文教師純粹地通過語言去講解傳授,以微課的形式去展開教學更加高效與便捷,能夠節(jié)省大量重難點知識的分析時間,明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 應用微課教學,拓寬小學生知識面
小學語文要認識到在教學中不能夠只是讓學生接觸課本知識,還要通過知識面的拓展讓學生收獲更多有用的課外知識。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最終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地。然而,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想要進行課外知識拓展,但是往往會擔心這一做法會大量占用課堂教學的實踐,會影響本身的教學進度,所以即便有課外知識拓展也相對過少。而通過應用微課展開教學,能夠?qū)⒃S多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知識點鏈接進去,而小學生便能從中接觸到更多有用的課外知識,并且微課憑借其高效便捷的呈現(xiàn)方式,并不會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有過多的占用。比如,在講解《葡萄溝》相關內(nèi)容時,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并沒有見過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單憑課本上的文字也難以去想象。此時,教師便可在微課當中添加超鏈接,讓學生在課后或者課前學習微課時,能夠直接通過點擊閱讀的方式鏈接到新疆葡萄干的制作知識,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視頻,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能夠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實現(xiàn)知識面的拓寬。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將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詞匯內(nèi)容鏈接到微課視頻當中,學生通過自行閱讀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形式,需要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求與微課技術(shù)特點進行結(jié)合,形成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助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制作和應用微課輔助教學時,更要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所掌握,利用好微課教學資源,基于學生學情,順應學生發(fā)展的需要,確保微課教學具有針對性,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全方位的動態(tài)教學,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孫中蘭.淺談小學語文微課的制作[J].語文課內(nèi)外,2019(29):319.
[2]王璐.指向自主閱讀能力的小學語文第二學段微課案例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8.
[3]呂舜昌.微課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4]呂曉明.小學語文微課設計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王建民,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縣康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