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創(chuàng)新意識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當下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有效結合小學生天性特點和學習能力,在課堂中展開對應有效策略。以喚醒學生數學學習熱情,促進學生養(yǎng)成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有助于小學生數學成績和綜合素養(yǎng)的顯著提高,更好地實現教學成效。本文首先介紹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隨后詳細闡述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現狀;策略探究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期最為重要基礎科目,小學數學教師要針對現階段實際教學中存在問題現象及學生身體素質情況,在課堂中開展對應有效教學策略。既極大激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創(chuàng)新意識,又顯著提升其數學核心素養(yǎng),滿足素質教育需要。
一、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現階段,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受應試理念影響,還遵循著枯燥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與此同時,部分教師也沒有依據學生學習能力特點來制定契合教學方案,而是只關注既定方案下課堂任務的完成。使得學生無法產生主動學習興趣,課堂中也未能與學生開展積極互動交流,學生的數學教學主體地位被忽視,課堂學習氛圍得不到有效改善。以上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學數學教學實效的積極提升,不能有效促進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創(chuàng)新意識,直接影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無法滿足新時期數學教學需要。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策略探析
(一)在數學教學中適時科學分組
小學學生因年齡心理因素,每個人性格特點和個人學習能力都存在著一定差異。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里,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對應的教學目標,將學生科學分組,盡可能均衡各小組的能力配比。數學學習小組的科學常規(guī)配比是6人左右,這個配比數量有利于組員之間更好的互動學習、保證分工明確到位,并定期輪換分工崗位,全方位的鍛煉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后,給予小組內學生一定交流溝通空間,可以增強彼此合作默契,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實效。同時,教師在將小組學習應用到數學教學活動中時,要選擇適合學生并與其現實生活關聯的教學內容,規(guī)避脫離實際生活和學生理解接收能力范疇的教學習題,才能更好地引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數學教學成效。
例如,在學習“觀察與測量”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一個小組提交一份測量報告,測量的物品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教室里的,只要是自己看到的都可以測量,例如桌子的長度或者物體的長短以及家中衣柜的大小等等。測量報告中看看哪個小組的種類最全,測量數據最為準確,這些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讓教師的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管理更為有效,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生的積極性。
(二)邀請學生參與數學微課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積極轉換教學理念,邀請學生參與數學微課設計。不僅極大引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意識,更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全面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及綜合素養(yǎng)提高,踐行數學教學成效。
例如,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先進多媒體形式,鼓勵學生投入到微課視頻制作中。并且,還引導學生針對微課錄制提出個人合理化意見。與此同時,小學數學教師還將小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和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有效結合到微課錄制過程中,微課錄制中的角色形象大多以學生日常喜愛動畫角色為主。數學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針對教材內容中的較難知識點以及學生愛出錯誤的代表性習題,錄制微課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便捷的網絡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組建一些數學學習群組,不僅可以平衡學生間成績差異,更有利于培養(yǎng)拓展學生數學思維,將枯燥的數學習題轉化成生動有趣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們由畏難抗拒學習數學,到真心喜歡上數學學習,并且能實時有效的解決學習中的遇到的問題難點,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并發(fā)送到班級微信群或QQ群,以方便學生在課后時間多加查看,并且針對微課資源中的知識點做有意識復習鞏固。不僅可以督促學生在課后時間多加復習數學課堂知識,更能通過反復觀看微課視頻資源,促進學生形成自發(fā)學習意識,滿足素質教育需要。這種新型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問題意識及思維創(chuàng)新力培養(yǎng),更凸顯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加強了師生間教學互動。
(三)開展數學知識競賽形式
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數學綜合知識競賽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課堂參與度,更好地實現數學教學實效。例如,教師每周選定一節(jié)課時用來開展數學綜合知識競賽,競賽主要包括口答和筆算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除了要完成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筆試題目以外,還要以搶答形式來完成口答環(huán)節(jié)競賽,最后取綜合成績最高者為優(yōu)勝者。教師對于參與競賽及獲得勝利的學生都會給與口頭表揚和文具類獎勵。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漲,每個人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樣子。教師通過開展數學綜合知識競賽形式,增進了師生、學生間互動交流程度,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創(chuàng)新思維,全面提升了其數學綜合素養(yǎng),體現良好數學教學成效。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主要論述了素質教育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狀況以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具體策略探析。新時期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師針對實際教學中存在問題現象和學生學習特點,制定開展對應教學策略。不但引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更全面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體現數學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苗其海.如何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魅力中國,2019,15(20):13.
[2]葉園.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16(3):195.
[3]吳順華.小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軟件(電子版),2018,17(9):239.
作者簡介:
高瑞鋒,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伯陽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