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清,張和軍,黃 珍,韓雪俊,李步社,袁金鋒
(1.廣州市艾佩克養(yǎng)殖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1400;2.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上海種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 浦東 201302)
多年來,對于在金字塔繁育體系中作為母系的大白種豬,我國在遺傳改良方面著手于其繁殖性能的選育提升[1],主要方向是選育出產仔數(shù)多、產仔效率高、使用壽命長、泌乳能力好、所產仔豬個體重大且均勻度好的優(yōu)質種豬。BLUP育種中繁殖指數(shù)著重對其繁殖性狀的產仔數(shù)、斷奶至配種間隔及21日齡窩重進行了選擇[2]。而實際生產中,除了著重選育的指標,還需要初生仔豬平均個體重、初生仔豬均勻度、母豬使用壽命以及抗病力等性狀的提升,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母豬生產效率,使種豬養(yǎng)殖效益最大化。母豬繁殖性能受種豬質量、營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環(huán)境因素及疫病等因素的影響[3-5],后備母豬的初配日齡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6-8]。初配日齡過小會影響母豬生長發(fā)育及后期的繁殖成績,過大則影響其性機能[9],且增加飼養(yǎng)成本。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以華東某豬場2018—2019年期間淘汰的717頭大白母豬繁殖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分析不同初配日齡對美系大白種豬產仔數(shù)、初生窩重、所產仔豬平均個體重及仔豬均勻度、校正21日齡窩重及母豬使用壽命的影響程度及變化規(guī)律,挖掘大白母豬的適宜初配日齡,以期為更好地利用初配日齡來輔助種豬選育及現(xiàn)場生產實踐工作提供理論依據(jù)。
試驗群體來自華東某國家核心育種場的大白純種母豬,分娩24 h內記錄分娩數(shù)據(jù)、標記后裔仔豬個體信息并測定初生個體重,21日齡左右斷奶并測定斷奶窩重。選取2018—2019年期間淘汰,產仔數(shù)不少于4頭,剔除空值和異常值后剩余的717頭母豬2 167條完整的繁殖數(shù)據(jù),23 710條后裔仔豬信息。
試驗所選717頭美系大白種豬后備日齡范圍在208~301 d,依據(jù)樣本數(shù)分布特征及現(xiàn)場數(shù)據(jù)分析需求,后備母豬初配日齡劃分為220 d及以下、221~240 d、241~260 d、260 d 以上共 4 個階段分組,每個階段相差20 d。
采用KFnets豬場綜合管理信息系統(tǒng)管理數(shù)據(jù),Excel表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使用R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列出。其中數(shù)據(jù)正態(tài)性檢驗、方差齊性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分析分別由R語言shapiro.test函數(shù)、bartlett.test函數(shù)、aov 函數(shù)和TukeyHSD函數(shù)實現(xiàn)。初生仔豬均勻度用同一窩內仔豬初生重的變異系數(shù)(CV)來表示,CV=(SD/Mean)×100%,SD為同一窩仔豬初生重的標準差,Mean為同一窩仔豬初生重的平均值;窩內平均個體重為同一窩仔豬初生重的平均值。
由表1可見,隨著后備母豬初配日齡的增加,其窩均總產仔數(shù)和窩均產活仔數(shù)均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241~260 d初配日齡階段達到最高,220 d及以下初配日齡階段最低,但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不同的初配日齡對美系大白種豬的產仔數(shù)沒有顯著影響。
表1 不同初配日齡對美系大白種豬產仔數(shù)的影響
由表2可見,隨著后備母豬初配日齡的增加,初生窩重大致呈現(xiàn)出先升后降的趨勢,221~240 d初配日齡階段達到最大,241~260 d初配日齡階段最小,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隨著后備母豬初配日齡的增加,窩內平均個體重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趨勢,220 d及以下和221~240 d初配日齡階段達到最大,顯著高于 241~260 d階段(P<0.05),220 d及以下、241~260 d和260 d以上階段差異不顯著(P>0.05),241~260 d和260 d以上階段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從初生窩重及窩內平均個體重的角度來看,綜合飼養(yǎng)成本要求,后備母豬初配日齡應控制在240 d及以下為宜。
表2 不同初配日齡對美系大白種豬初生窩重及窩內平均個體重的影響
由表3可見,CV隨著初配日齡的增加呈現(xiàn)先降后升再降的趨勢,221~240 d階段最小,仔豬均勻度最好,241~260 d階段最大,仔豬均勻度最差。221~240 d階段的CV顯著小于241~260 d階段(P<0.05),與220 d及以下、260 d以上階段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從仔豬均勻度方面考慮,初配日齡應控制在240 d及以下階段。
表3 不同初配日齡對初生仔豬均勻度的影響
由表4可見,隨著初配日齡的增加,校正21日齡窩重呈現(xiàn)先降后升的趨勢,260 d以上階段達到最大,241~260 d階段最小,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不同的初配日齡對母豬的泌乳力無顯著影響;隨著初配日齡的增加,母豬平均使用胎數(shù)呈現(xiàn)遞減趨勢,220 d階段使用胎數(shù)最長,顯著高于241~260 d和260 d以上階段(P<0.05),220 d及以下和221~240 d階段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較小日齡階段配種的母豬,其使用壽命更長。
表4 不同初配日齡對美系大白種豬校正21日齡窩重及母豬使用壽命的影響
初配日齡是影響母豬繁殖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胡雄貴等的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初配日齡的增加,美系種豬窩均總產仔數(shù)、窩均產健仔數(shù)均呈上升趨勢,在274~294 d達到最高,而平均初生個體重和初生窩重在253~273日齡階段達到最高[10]。王必強等的研究表明,300~329 d初配日齡階段母豬的產活仔數(shù)達到最高,但與210~269 d階段差異不顯著(P>0.05)[11]。 張元躍等的研究表明,270~299 d 階段初配的母豬終生生產成績最差,而210~239 d階段終生生產成績最好[12]。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初配日齡階段對美系大白母豬的窩均總產仔數(shù)、窩均產活仔數(shù)沒有顯著影響,但在241~260 d初配日齡階段其產仔數(shù)最高,這與張元躍等的結論相一致,與王必強等的研究結果相近,但不同于胡雄貴等的結論。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初配日齡對初生窩重沒有顯著影響,但對窩內平均個體重影響顯著,240 d及以下初配日齡階段窩內平均個體重高于以上階段,可能是因為該階段配種的后備母豬使用胎數(shù)較長,平均超過3胎。有研究表明仔豬窩內平均個體重隨分娩胎次的升高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1、2胎性能較差,在第3胎開始達到高峰[13-16],而本試驗240 d以上階段平均使用胎數(shù)未超過3胎,窩內平均個體重尚未達到頂峰,故相比240 d及以下階段要低,這和胡雄貴等的結論不同。筆者認為在產仔數(shù)、初生窩重以及仔豬窩內平均個體重方面出現(xiàn)差異的主要原因是試驗種豬的生長環(huán)境及飼養(yǎng)管理方式存在差異,本研究配種的后備母豬集中在208~301 d日齡范圍內,而王必強、胡雄貴等的研究中初配日齡跨度相對較大。
初生仔豬均勻度是重要的繁殖性狀之一,對豬場經濟效益有重要影響。已有研究表明,均勻度對仔豬的日增重、飼料轉化率、死亡率、甚至后期的生長發(fā)育均有影響,并且在批次化、規(guī)?;a以及節(jié)約豬場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17-20]。劉小紅等的研究顯示,初配日齡低于239 d和高于300 d都會對仔豬均勻度造成一定的影響[21]。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初配日齡對仔豬均勻度有顯著影響,初配日齡越小,其均勻度越好,240 d及以下階段均勻度達最好,與劉小紅等的研究存在部分差異,原因除樣本及地域差別外,還可能因為本研究240 d以上階段配種的母豬使用胎次較少,大多集中在1~2胎,1胎母豬生理發(fā)育尚未完全,激素水平偏低[22],同時受2胎綜合征的影響,導致其仔豬均勻度水平不高。
泌乳力和使用壽命是母豬生產性能的重要指標,母豬泌乳力直接影響哺乳仔豬的免疫和生長發(fā)育,進而影響仔豬的斷奶窩重[23-25]。本研究分別通過校正21日齡窩重及母豬使用胎數(shù)來體現(xiàn)母豬的泌乳力和使用壽命。關于不同初配日齡對母豬泌乳力的影響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結果顯示,初配日齡在260 d以上時其后裔仔豬斷奶窩重最大,母豬泌乳力最好,但組間沒有明顯差異,表明不同初配日齡對母豬泌乳力沒有顯著影響。郭洪洲等研究表明,初配日齡與初情日齡呈正相關[26],而初情期可影響后備母豬的繁殖性能和使用壽命[27-28]。劉德武等研究結果表明,二元母豬的初配日齡小于209 d時使用壽命較長,而240~269 d階段的母豬容易發(fā)生繁殖疾病而過早淘汰[6]。王必強等的研究顯示,初配日齡在 210~239 d、240~269 d 和 270~299 d 階段,母豬使用胎數(shù)隨日齡的增大呈減少的趨勢[11]。簡運華等研究表明,初配在240 d以下階段時母豬使用年限顯著低于以上階段,且差異顯著[29]。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初配日齡的增加,母豬使用胎數(shù)呈現(xiàn)遞減趨勢,且240 d及以下階段顯著高于以上階段,表明在合理范圍內,美系大白母豬的初配日齡越小,其使用壽命越長,這一結論和劉德武、王必強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但和簡運華等的研究結果正好相反,究其原因可能和研究種豬的品種、管理水平及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
綜合本研究結果,初配日齡在240 d及以下階段,其初生窩重、窩內平均個體重和校正21日齡窩重較大,仔豬均勻度好,產仔數(shù)相對較高。本試驗初配日齡范圍集中在208~301 d階段,且208 d初配母豬只有1頭,可忽略不計。因此可認為,210~240 d為美系大白母豬的適宜初配日齡,在此階段進行后備母豬配種有助于對美系大白豬繁殖性能的選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