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中國天然氣進口數據探究地緣政治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及其交互項對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和進口價格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地緣政治風險對中國天然氣進口的影響為負,良好的雙邊政治關系能調節(jié)地緣政治風險對天然氣進口量、進口價格的負效應。因此,天然氣進口決策時,應充分考慮地緣政治風險的負效應,同時充分發(fā)揮雙邊政治關系的促進作用,積極推行外交活動。
【關鍵詞】地緣政治風險;雙邊政治關系;天然氣進口貿易;PPML估計方法
一、引言
在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日益增加。相比國內天然氣生產量的緩慢增長,天然氣進口已成為我國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常態(tài)。在天然氣進口決策時,選擇進口源、確定進口量是重要因素。因此,進口源的地緣政治情況成為天然氣進口決策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而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國之間的依賴程度加深,雙邊政治關系成為國家基于自身利益的一種主動性制度安排,逐漸對貿易產生影響。在地區(qū)爭端與沖突依然存在、地區(qū)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對天然氣貿易的影響有多大?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是否存在交互影響?基于以上分析和問題,本文分析了地緣政治風險和雙邊政治關系對天然氣貿易的影響機制,以及雙邊政治關系對地緣政治風險的調節(jié)作用。
二、文獻綜述
現有相關文獻在地緣政治風險對貿易的影響方面進行了較多的研究。學者們一致認為極端事件可能干擾運輸與市場的順利運行,提高雙邊貿易成本,增加雙邊貿易壁壘,從而降低貿易(Salameh 等,2020)。[2]另外,學者認為國外經濟不確定性會抑制出口,國內經濟不確定性會提高出口意愿,抑制進口的增加,但會相對提升進口質量(楊旭和劉祎,2020)。
隨著世界各國聯系增強,雙邊政治關系與經貿的互動關系成為了學者關注的焦點。大量研究考察了伙伴關系、高層互訪、FTA等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董洪梅等,2020)。[5]研究表明,促進雙邊政治關系的行為有利于雙邊貿易的發(fā)展,政治沖突則會惡化雙邊關系,阻礙雙邊貿易活動的開展。而劉建和方荷琴(2019)認為雙邊政治關系會顯著影響中國石油進口的規(guī)模和拓展進口來源的可能性,但對進口石油價格的影響并不明顯。[6]
從理論上來講,良好的雙邊政治關系可以促使貿易雙方在政治上達成合作共識,在經濟上謀求合作,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緩解地緣政治風險對貿易的制約作用。因此,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對貿易的交互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的主題。目前鮮有文獻研究對天然氣貿易的影響。作為天然氣消費和進口大國,中國天然氣行業(yè)的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對中國國民經濟具有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因此,有必要對中國天然氣進口貿易進行研究?;诖?,本文實證檢驗了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對天然氣進口貿易的影響,以期豐富中國天然氣進口貿易安全的研究。
三、模型與數據來源
(一)模型構建與變量選取
本文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天然氣進口貿易,包括進口量、進口價格;為地緣政治風險;為雙邊政治關系;代表其他控制變量。
(二)變量定義與數據來源
本文使用PSR發(fā)布的政治風險指數衡量地緣政治風險,使用聯合國投票理想點距離數據衡量雙邊政治關系。
其他控制變量如下:中國GDP總量、進口來源人均GDP均和雙邊匯率數據來源于WDI;進口來源天然氣探明儲量和國際天然氣價格數據來源于BP;天然氣進口運輸距離由中國海事服務網和油化52Hz測算。
四、實證分析
(一)基準回歸
本文運用中國與23個樣本國家的天然氣進口貿易數據,分析了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對天然氣進口貿易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的交叉項,考察了兩者的交互項對天然氣貿易的作用。
回歸結果表明,地緣政治風險水平對天然氣進口貿易有顯著負影響,雙邊政治關系對天然氣進口價格的影響顯著為正,對天然氣進口量的影響為正但不顯著。地緣政治風險與雙邊政治關系的交叉項顯著為正,表明隨著雙邊政治關系的改善,天然氣進口貿易對地緣政治風險的偏效應逐漸減小,即雙邊政治關系正向調節(jié)了地緣政治風險與天然氣進口貿易之間的關系。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地緣政治風險對中國天然氣進口的影響為負,良好的雙邊政治關系能調節(jié)地緣政治風險對天然氣進口貿易的負向效應,對天然氣進口貿易的開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在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將面臨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環(huán)境帶來的阻礙,應充分考慮地緣政治風險對天然氣進口的負效應。由于雙邊政治關系對地緣政治風險有調節(jié)作用,天然氣進口貿易決策時,中國應充分發(fā)揮雙邊政治關系的促進作用,積極推行外交活動,繼續(xù)深化雙多邊交流與合作,增加雙方的認同感和信任感,降低天然氣貿易中斷風險,保障中國天然氣進口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平穩(wěn)發(fā)展。
參考文獻:
[1]Salameh R.,Chedid R..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natural gas export from the East Mediterranean:The case of Lebanon[J]. Energy Policy,2020,3(06):1-11.
[2]楊旭,劉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亞太地區(qū)進口貿易的影響[J].亞太經濟,2020,(01):62-70+151.
[3]董洪梅,張曙霄,劉冠辰.自由貿易區(qū)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2):112-118.
[4]劉建,方荷琴.雙邊政治關系與我國石油進口安全——基于PPML模型的經驗分析[J].當代財經,2019,(12):108-118.
作者簡介:
任小蘭,1995年2月出生,女,漢族,重慶市開州區(qū),碩士研究生,能源經濟。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