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要: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徑。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閱讀目的大多是隨意性和盲目性,造成閱讀效率低下。筆者將從閱讀興趣、閱讀方法、展示交流三方面引導學生愛閱讀、會閱讀,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課外閱讀;現(xiàn)狀;素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0-0091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素養(yǎng)、陶冶性情的作用。英國人威·沃克曾說過:“只要讀書用心,人的舉止自然會一點點優(yōu)雅起來?!彼裕刮覀兊暮⒆佑兄鴮拸V的胸襟,有著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就得讓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的“質(zhì)”和“量”。
《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的閱讀名著有明確的要求:“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說過:“三分課內(nèi),七分課外?!笨墒牵踔猩拈喿x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愿,由于家庭、個人、學校多方面的原因,學生閱讀的大多是漫畫、奇幻、言情、搞笑之類的書籍,閱讀目的以消遣、娛樂為主,大多注重情節(jié)的曲折變化,對作品的思想和語言不太在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身的閱讀沒有目的,流于表面,浮光掠影;另一方面是沒有好的閱讀引導和有效的指導,這樣的閱讀必將造成精神的殘缺和思想的貧乏。那么,怎樣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作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
一、營造氛圍,激活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睂W生一旦對名著閱讀產(chǎn)生濃厚興趣,他就會投入時間精力,在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豐富的精神世界。中學生是讀書的好時期,在這個時間讀的書,可以影響他一輩子。
1.善用名言
教師平時在班級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如在教室張貼一些積極奮發(fā)的名言警句,如“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使人心眼明亮?!钡让砸馓N深刻、催人深思,學生在其中耳濡目染,既可以傳遞讀書的意義,又可以涵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善舉榜樣
教師用古往今來的偉大人物的讀書故事啟示和激勵學生,如車胤囊螢映雪,蘇秦懸梁刺股,范仲淹苦讀,韋編三絕、牛角掛書等故事。通過名人讀書的事例,學生從中懂得偉大人物的成就源于熱愛讀書,書籍是他們進步的必由之路。
3.善用影視劇
現(xiàn)代社會是讀圖時代,圖片媒體的隨處可得淡化了人們對文字的細嚼慢咽。名著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學生怎樣走進它?我們可以出示名著的圖片、富有激情的評書、精彩的影視片段,教師配上背景資料和作者生平介紹,學生的興致就更濃了。
二、授之以漁,提升閱讀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讓學生順利地進入閱讀的成功之門,教師要進行方法指導,教會學生開啟閱讀之門的技能。閱讀作品要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如精讀法、略讀法、瀏覽法、批注法等。對不同的閱讀對象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通讀全文一般采用略讀,了解文章的大意;文章中的次要部分不作細讀,只有稍加瀏覽;但是文章的精彩之處,我們要精讀,反復吟詠、品味,還要進行圈點勾畫,及時摘錄下來,讓它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以指導小說《駱駝祥子》為例,學生通讀這篇小說,先了解故事情節(jié):祥子失去父母與薄田,來到城里拉洋車,三年買車卻被人搶走,積攢買車的錢又被騙走,與虎妞結婚得到車,虎妞難產(chǎn)賣車,小福子自殺,祥子徹底墮落。然后引導學生概括祥子這一人物形象,早期的祥子是勤勞好強,對生活有執(zhí)著的追求。后來的祥子卻懶惰、自暴自棄、是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再透過祥子的變化探究主題,使得學生把握作者對舊社會的控訴。對于小說的語言要采取圈點勾畫法,細細地咀嚼人物的性格和環(huán)境的描寫。這樣,對于經(jīng)典作品的閱讀,我們要反復地讀,有層次地讀,才能掌握精深的思想內(nèi)容、鮮明的人物形象。
三、展示交流,豐富情感體驗
在閱讀作品之后,教師應開展多種活動,促使學生不停留在表象的理解,而是積極思考、深入作品的內(nèi)在意蘊,展示自己的思想成果。名著閱讀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持之以恒的閱讀。
1.專題性讀書活動:如“走進魯迅”“我心中的水滸英雄”“我最喜愛的一本書”等,專題小組的學生分工合作,查閱資料,閱讀,在班上交流讀書成果。
2.知識競賽:及時檢查閱讀情況,舉行對作品作家、人物、情節(jié)等方面的知識競賽。
3.讀后感:每個學期每人任選名著一個角度寫一篇讀后感,全班交流后作出作品集。
4.課本劇、辯論賽:學生選擇喜愛的片段,編寫課本劇分角色表演,看看誰演得最接近人物,最能體現(xiàn)名著的精神;還可以組織學生對名著的情節(jié)或者人物形象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從不同的活動中讓學生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錘煉學生的思想深度。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是增長知識、陶冶性情、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我們要以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指導學生在文學的沃土上追趕時代、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我,不斷茁壯成長,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清健.如何讓初中生課外閱讀更有實效[J].才智,2009(17).
[2]王郁.怎樣提高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質(zhì)量[J].中學教學參考,2011(19).
[3]梁毅.如何有效指導初中生進行課外閱讀[J].新課程(中學),2010(9).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學3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