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設境入情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文知識,體驗文章的情感。在初中語文散文鑒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散文的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巧妙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由于現(xiàn)當代散文具有形式和精神的特點,所以很多學生覺得散文不易學,更難理解文本背后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文章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使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前進行情感體驗模式,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更有利于學生以后的理解[1]。語言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工具,教師要想讓學生理解散文,必須首先了解散文的語言表達形式。由于許多作家都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所以創(chuàng)作出來的散文都有血有肉,讓讀者在鑒賞時充滿感情。但初中生的生活體驗相對較淺,加之當今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往往感受不到生活的艱辛,所以無法感受到作者語言中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師應借助情境,揭示作者話語中蘊含的情感,這不僅符合現(xiàn)當代散文閱讀教學,而且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xiàn)。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對他們所經(jīng)歷的事情印象最深。經(jīng)過研究顯示,對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過事情,學生能記住其中的80%;對于親眼所見的事情,學生能夠記住50%;對于學生通過文字了解的事情,學生往往只能記住20%[2]。究其原因是學生對事物有不同程度的興趣,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就應該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才能加深對散文內容的理解。雖然初中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文學基礎,但由于散文相對含蓄,學生多次朗讀后仍然覺得只能感受到作者情感,不太清楚文字背后的含義。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設境入情的方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加深學生的理解,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
初中語文散文鑒賞閱讀教學的關鍵一步是課堂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巧妙地設計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質疑和反思,有利于學生進入情境[3]。教師可以通過導語情境,讓學生了解散文內容,為閱讀做好鋪墊,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鑒賞閱讀《蘇州園林》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他們參觀過的景點,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愿望,增加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簡單進行園林介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示范閱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鑒賞閱讀情境,教師應注意作者情感變化的表達,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情感基調。
在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現(xiàn)文章的畫面感,運用聲音和視頻幫助學生體會散文的魅力。此外,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閱讀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參與散文學習的過程[4]。
例如,在講解《安塞腰鼓》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腰鼓表演的影音資料,利用雄偉的場面和鼓聲,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受,使學生的思緒與畫面一起舞動,深入感受文章中的描述,并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和課堂指導工作,引導學生借助多媒體課件營造的情境前閱讀課文,了解文章中對安塞腰鼓的描述,找出影音資料與文章描寫相似的部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掌握散文理解的要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現(xiàn)當代散文鑒賞和閱讀的能力。再如,在閱讀《回憶我的母親》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燭光里的媽媽》,借助音樂的感染力幫助學生融入課文的語境,從而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
創(chuàng)設散文鑒賞閱讀情境,教師應立足于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生活設境入情,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理解散文內容[5]。初中語文散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善于挖掘教學內容和生活切入點,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有效地縮短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與作者進行精神交流,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講解《濟南的冬天》一課時,雖然很多學生不知道濟南冬天的景象,但每個學生都知道冬天的特點,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閱讀情境。文章不僅描寫了濟南冬天的景色,更是抒發(fā)了作者的情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冬天的情景,然后根據(jù)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表達的情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散文鑒賞閱讀能力。再如,在閱讀《社戲》一文時,文章生動地對具體的生活場景進行描述,字里行間都充滿了水鄉(xiāng)的韻味。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水鄉(xiāng)風光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筆下的風土人情。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的鄉(xiāng)村生活經(jīng)歷,分享自己有趣的故事。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散文審美能力,促進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現(xiàn)當代散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通過設境入情方法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涵,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提高散文鑒賞閱讀的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