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日 金 玲 李衛(wèi)東
(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yī)院,遼寧 丹東 118000)
在臨床骨科所收治的患者當中,老年患者十分常見,且伴隨我國老齡化社會現(xiàn)象的日益嚴重,出現(xiàn)骨折或者患有骨關節(jié)疾病等的老年患者數量出現(xiàn)明顯增多[1-2]。對于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年齡較大,且患者的生理功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退行性改變,很多患者的身體免疫力都會較低[3-4]。骨科老年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不同類型的基礎性疾病,對于手術的耐受度要更低,與年輕患者相比,骨科老年手術患者術后可能會更容易出現(xiàn)思維紊亂等一系列神經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從而誘發(fā)術后認知障礙等[5]。所以,對于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而言,為其選擇更為高效、安全的麻醉藥物是保證患者手術效果的關鍵因素[6]。七氟烷與丙泊酚是老年骨科手術治療當中十分常見的兩種麻醉藥物,本研究針對兩種藥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相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從本院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時間段內骨科收治的住院治療患者當中擇取108例接受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加以觀察,納入標準為:具有手術指征、年齡在60周歲以上、個人資料完整、接受常規(guī)治療無效。我院將如下對象剔除:精神功能障礙、認知功能缺失、年齡<60周歲、手術禁忌證、本研究所用麻醉藥物禁忌、無家屬監(jiān)護、臨床資料不全、中途退出研究、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將入組對象按照隨機擲硬幣方式均勻分成對照組及研究組,分別各54例。對照組男性為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為61~75歲;研究組患者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為25例,年齡62~7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分析后無差異存在(P>0.05)。
1.2 方法:兩組患者被送入手術室之后,護士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并且輸注10 mL/kg乳酸鈉林格注射液,對患者的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嚴格監(jiān)測。對照組患者接受4 μg/kg芬太尼注射與0.1 mg/kg維庫溴銨誘導麻醉,并且讓其吸入1%~4%七氟烷。
研究組患者需要接受4 μg/kg芬太尼靜脈注射與0.1 mg/kg維庫溴銨誘導麻醉,之后接受2 mg/kg丙泊酚靜脈滴注。
醫(yī)師需要結合患者的血壓水平、心率變化以及手術的過程等對七氟烷的吸入濃度以及丙泊酚的靜脈滴注速度進行針對性調整,并且在患者術中給予芬太尼與維庫溴銨維持麻醉。等到患者手術結束前半小時,需要停止維庫溴銨的給藥?;颊呤中g結束后,均需要接受0.02 mg/kg新斯的明注射。
1.3 臨床觀察指標:①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類型藥物麻醉前后的認知功能與血清指標,患者的認知功能選擇MMSE量表進行分析,量表總得分為30分,患者分值越高,表示其認知功能越好。對兩組患者的術前、術后不同時間段的靜脈血液進行抽取,選擇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方式對患者血清S100β水平進行檢驗。②對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藥物麻醉后的各項臨床基礎指標進行分析,包括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與吞咽恢復時間,并進行處理。此外,觀察兩組對象接受不同類型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眩暈、嘔吐與躁動,并加以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觀察:利用SPSS 20.0軟件,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s)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認知功能:從表1中所示數據可知,兩組患者術前MMSE分值無明顯差異,但術后1、6、12 h分值差異較為明顯,術后24 h無差異。
2.2 患者血清指標:從表2中顯示數據可看出,兩組對象術前1 h與術后24 h血清指標無差異,其他時間段對比后研究組對象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
2.3 患者基礎指標:研究組對象接受麻醉之后的各項基礎指標均要優(yōu)于對照組,數據分析后存在意義,見表3。
2.4 患者不良反應:結合表4中數據所示可知,研究組對象接受麻醉后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時間段MMSE量表分值觀察(±s,分)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時間段MMSE量表分值觀察(±s,分)
表2 雙方對象手術前后不同時段血清S100β水平分析(±s)
表2 雙方對象手術前后不同時段血清S100β水平分析(±s)
表3 兩組患者其他臨床基礎指標比較分析(±s,min)
表3 兩組患者其他臨床基礎指標比較分析(±s,min)
表4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藥物麻醉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分析[n(%)]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發(fā)展階段,老年人的數量出現(xiàn)了不斷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骨科所收治的老年患者也在不斷增多[7]。老年人大多存在骨質疏松的癥狀,所以容易在受到外力沖擊、扭傷、摔傷等情況下出現(xiàn)骨折情況,且很多老年人會患有一些骨關節(jié)疾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8]。與青年、中年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相比,老年骨科手術患者的耐受度要更低,且手術創(chuàng)傷相對更大,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也會更為明顯[9-10]。再加上絕大多數老年骨科手術患者的自理能力較差,且患有多種類型的基礎疾病,所以可能出現(xiàn)骨折愈合不良等情況[11]。老年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身體狀況相對更差,且藥物清除率要更低,因此,針對此類患者而言,為其手術麻醉選擇更為科學、有效、安全的藥物十分必要。
在老年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當中,七氟烷與丙泊酚是臨床最為常用的兩種麻醉藥物,都有起效速度較快、麻醉效果較好、且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的特點,這兩種藥物對于患者的身體生理功能也不會產生更為嚴重的損傷。有臨床研究分析情況顯示,丙泊酚在進入患者體內之后,會對患者的氨酪酸A受體功能進行有效激活,從而實現(xiàn)全身麻醉,而七氟烷進入患者身體后,這是對患者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進行有效的抑制,進而實現(xiàn)麻醉。七氟烷與丙泊酚的藥物作用機制雖然存在不同之處,但是對于患者的中樞膽堿能都會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這會造成患者接受麻醉后出現(xiàn)遺忘等認知功能受損的癥狀。
雖然七氟烷與丙泊酚都可能導致患者出現(xiàn)認知功能損傷的情況,但是丙泊酚的代謝速度要比七氟烷快很多,對于一些體質量指數較高的老年骨科手術治療患者而言,丙泊酚在進入患者體內后,不會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停留較長的時間,且藥物對于患者身體的生理功能不會產生更為嚴重的影響,從而避免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神經功能癥狀等。丙泊酚的藥物誘導速度很快,且作用時間也會更短,患者接受丙泊酚麻醉后,蘇醒速度會更快。而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濃度相對較高一些,患者的呼吸恢復、拔管時間等也會稍長一些,這與此次研究的相關數據相吻合。此外,七氟烷是一種氣體,在具體的麻醉當中,其相應的濃度調節(jié)可能存在不準確的情況,這可能導致患者的麻醉效果不佳,且血流動力學水平有時不夠穩(wěn)定,這對于年齡較大的老年患者而言較為不利。
血清S100β是一種鈣結合蛋白,在患者血清當中的具體水平與其注意力等存在直接聯(lián)系。所以,針對患者的血清S100β水平是否出現(xiàn)升高情況進行監(jiān)測,可以分析患者是否出現(xiàn)了認知功能障礙情況。如果患者血清S100β水平較高,說明患者可能出現(xiàn)神經細胞變性或者誘導神經膠質細胞出現(xiàn)了壞死等情況,進而誘發(fā)認知功能障礙等。而在此次研究當中,接受丙泊酚麻醉的研究組患者術后1、6、12 h的血清S100β水平均要好于接受七氟烷麻醉的患者,說明丙泊酚對于患者的認知功能不會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
總之,針對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麻醉藥物的選擇而言,應用丙泊酚進行麻醉的效果更好,患者的各項指標可得到較好保證,且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概率也更低,丙泊酚的麻醉效果要比七氟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