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英 趙玉梅 李悅
[摘要]目的 分析影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為患者治療方案的優(yōu)化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收治的5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包括脫落7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抗病毒方案治療。在治療前后,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分,同時調查和收集患者的性別、文化程度等資料,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生存質量好組與生存質量差組患者的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β=2.372,OR=12.125,95%CI 5.125~33.256)、月經濟收入(β=1.050,OR=2.851,95%CI 1.358~7.226)、業(yè)余愛好(β=2.376,OR=14.265,95%CI 4.568~31.265)、婚姻情況(β=2.595,OR=15.233,95%CI 4.215~30.235)、居住情況(β=2.602,OR=15.389,95%CI 4.189~33.358)是影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P<0.05)。結論 影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等,建議醫(yī)生對以上因素加以重視,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關鍵詞]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生存質量;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512.6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1(c)-017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regimens. Methods A total of 536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including 7 cases of shedding) in 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ame antiviral regim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health status survey, and the data such as gender and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 level, monthly economic income, hobbies, marital status and residence status between the group with good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group with poor quality of life (P<0.05).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education level (β=2.372, OR=12.125, 95%CI 5.125-33.256), monthly economic income (β=1.050, OR=2.851, 95%CI 1.358-7.226), hobbies (β=2.376, OR=14.265, 95%CI 4.568-31.265), marital status (β=2.595, OR=15.233, 95%CI 4.215-30.235) and living conditions (β=2.602, OR=15.389, 95%CI 4.189-33.358) wer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P<0.05). Conclusi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are complex, mainly including education level, monthly economic income, hobbies, marital status and living conditions, etc. It is suggested that doc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bove facto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C; Antiviral therapy; Quality of life; Influencing factors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導致的一種疾病。據相關資料統(tǒng)計,全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已經高達1.7億人,按全球總人口75億計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已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27%[1-2]。患者發(fā)病后,初期癥狀僅表現(xiàn)為易疲勞和食欲欠佳等,部分患者甚至無任何自覺癥狀。但若缺乏規(guī)范的治療,后期可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從而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影響[3-4]。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如口服利巴韋林等)成為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方法,但由于多種原因,患者在相同治療方案的前提下,生存質量卻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本研究選取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收治的5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包括脫落7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旨在為臨床治療工作的優(yōu)化提供合理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牡丹江醫(yī)學院附屬紅旗醫(yī)院收治的5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2015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診斷標準[5];②患者年齡>60歲。排除標準:①心臟等臟器重度疾病或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未控制的糖尿病或高血壓者;③對干擾素不良反應高度不耐受者等。
在后期調查中,由于其中3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調整治療方案,4例患者因地址變更無法聯(lián)系,因此最終納入研究的病例為529例。其中男281例,女248例;患者年齡61~76歲,平均(67.26±4.75)歲。本研究已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在患者知情同意后,開展具體的調查研究工作。
1.2治療方法
患者均給予抗病毒治療,具體如下。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注射液(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216)皮下注射,注射劑量為135或180 μg,每周注射1次??诜晚f林片(重慶科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81223),每次1片,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12個月。
1.3調查方法
采用健康狀況調查簡表(SF-36)對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由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等8個維度組成,各維度得分相加為生存質量總分,然后按照轉化分=(實際原始得分-最低可能原始得分)/可能原始得分范圍×100[6],將得分結果轉化。根據張磊[7]對SF-36得分分級節(jié)點的相關研究,將生存質量總分<72分定義為生存質量差,生存質量總分≥72分定義為生存質量好。同時收集患者的性別、文化程度及戶口所在地等資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法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總分的比較
治療前,患者生存質量總分61~103分,平均(70.23±6.22)分。治療后,患者生存質量總分69~117分,平均(99.62±8.85)分?;颊咧委熀蟮纳尜|量總分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5.265,P=0.000)。治療后,在529例患者中,131例患者生存質量總分<72分(生存質量差),占比為24.76%;其余398例患者生存質量總分≥72分(生存質量好),占比為75.24%。
2.2 影響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的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生存質量好組與生存質量差組患者的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生存質量好組與生存質量差組患者的性別、戶口所在地及工作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3影響患者治療后生存質量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患者生存質量好與差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χ2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二分類變量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的因素及其賦值方法見表2。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居住情況是影響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因素(P<0.05)(表3);文化程度較高、月經濟收入較高、有業(yè)余愛好、在婚、與配偶或子女居住的患者的生存質量較高。
3討論
丙型肝炎是一種病毒性肝炎,主要通過血液、性和母嬰途徑等進行傳播。在世界范圍內,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高達1.85億人,其中約1.7億的攜帶者發(fā)展成為慢性肝炎患者[8-10]?;颊甙l(fā)病后,癥狀表現(xiàn)如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和疲勞乏力等,若治療不及時或不規(guī)范,后期可惡化為肝硬化和肝癌等,從而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巨大影響。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成為患者抗病毒治療的主要方案,在臨床上也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11-12]。但患者在相同的治療方法面前,其生存質量卻有明顯差別[13-15]。本研究中,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治療階段,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5個方面。
在文化程度方面,文化程度對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生存質量是一個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和軀體疼痛等多個評價維度。若患者文化程度較低,則在主觀上可能忽略了對自身治療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且若出現(xiàn)軀體疼痛等情況后,往往也無法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應對;在經濟收入方面,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的費用較高,加之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需要保證正常的營養(yǎng)攝入,均增加了患者的經濟支出;在業(yè)余愛好方面,良好有益的業(yè)余愛好,可以有效分散患者對疾病自身的注意力,使患者的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煉,精神和心理也能夠有效的放松,為后期的康復和生存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在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方面,其實兩者均屬于親情關懷的范疇。患者長期受到疾病的影響,非常渴望親人的陪伴和照料,而此時若感受不到家屬的親情和溫暖,則會在精神和生活上更加感到空虛寂寞。因此,以上因素均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療階段,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因素較為復雜,如文化程度、月經濟收入、業(yè)余愛好、婚姻情況和居住情況等,建議醫(yī)生對以上因素加以重視,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嫵姣.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功能與肝纖維化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0,31(24):3218-3219.
[2]莊小芳. 3種無創(chuàng)診斷技術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評估價值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8):1508-1512.
[3]劉文俊.肝功能指標與丙型肝炎的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8,11(9):957-958.
[4]趙巍巍.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9,25(5):156-157.
[5]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中國病毒病雜志,2015, 5(6):425-426.
[6]金虹.皖東地區(qū)老年人群生存質量及影響因素[J].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8,17(3),47-51.
[7]張磊.SF-36量表中文版的應用及分級截斷點選擇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1):69-73.
[8]劉文俊.丙型肝炎患者RNA載量和肝功能指標及血細胞參數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7,10(12),1168-1171.
[9]靳鏑.重組人干擾素α2a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8,25(33),59-61.
[10]廖常斌.烏魯木齊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險因素[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7):18-20.
[11]唐芬.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療效觀察及影響因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7):894-896.
[12]王善昌.聚乙二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療效及療效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5, 36(1):150-153.
[13]蔣秀琳,王明華,李玲,等.派羅欣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對慢性丙肝病人病毒RNA定量、肝功能及Th1/Treg細胞因子含量的影響[J].醫(yī)學動物防制,2019,35(8):796-799, 802.
[14]王超杰.利巴韋林聯(lián)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治療慢性丙肝的療效與安全性探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5):2788-2789.
[15]程琳.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慢性丙肝患者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探討[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2):216-217.
(收稿日期:2019-07-23?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