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加拿大印第安人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依然保持著一顆崇敬之心。
十月的加拿大,森林里夜晚的氣溫降至四五度。帳篷里篝火燃起,空氣里彌漫著煙熏與淡淡的松香。我鉆進羽絨睡袋,身下除了一張野牛皮 “褥子”,便是厚厚的松針。在這個特殊的圓錐型帳篷“Tipi” (也稱為Teepee)里我將度過一個難忘的夜晚。Tipi是印第安蘇族語中“屋子”的意思,蘇族亦稱達科他人(Dakota),屬于平原印第安人(Plains Indians)。
這種傳統(tǒng)帳篷由十幾根長木樁在頂部交叉支撐,安裝方便迅速,移動時拆下后的長桿還可以用來做雪橇,非常適合游牧生活,特別是遇到美洲野牛襲擊時可快速轉移。原本用野牛皮制成的圓形帆篷,現(xiàn)在則改用白帆布,將帆布條縫合后切出半圓狀而成?!癟ipi”的頂部有開口,開口兩側像耳朵一樣的兩片帆布可以引導風向,煙散出去的同時防止空氣倒灌進來,起到煙囪的作用,方便人們在里面用明火做飯并取暖,下雨時則用兩片帆布蓋住開口。
北美印第安人傳統(tǒng)的TIPI帳篷,星空是最好的陪伴。
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直到被帳篷外的鼓聲吵醒,這難道是印第安式的“叫早服務”?我揉著惺忪睡眼,披上衣服起身,才發(fā)現(xiàn)一條狗不知道什么時候鉆進了帳篷,睡在了腳邊。走出帳篷,狗也跟著出來了,只見一位印第安老者手持一面牛皮鼓,神情嚴肅地敲打著,仿佛一種儀式。我一下子就被他頭上的那頂狼頭帽吸引過去,不禁想起了《與狼共舞》。老者名叫布迪,印第安后裔。“叫早儀式”結束后,接下來是“煙熏沐浴”。他口中念念有詞,用點燃的樹葉上下熏身體周遭作為潔身沐浴之意。
按捺不住好奇,詢問是否可以看下他那頂神氣的“狼頭帽”,布迪笑著遞了過來。狼是印第安文化中重要的圖騰,精通擊鼓和舞蹈的神秘生物,它們有強大的療傷能力,也是印第安部落巫師的化身。我小心翼翼地帶上,感受下它的神力。走進主人的木屋,就像走進了一個標本展室:狼、北美野牛、馴鹿,還有浣熊、河貍和豪豬等,都是印第安人獵殺的各種動物。過去加拿大北部廣闊的空間里資源分散,四季更替,印第安人一直過著游牧生活,帶著獵狗,用套索捕捉野兔野雞,對較大的野獸則鋪設陷阱,如今弓箭或投石這樣的傳統(tǒng)武器早已被獵槍所取代,北美野牛也都可以人工飼養(yǎng)了,保留地里很難將游牧生活繼續(xù)下去。
自從白人踏上了這片土地,北美的印第安人也開始了家園被剝奪的歲月,最終被驅趕到政府劃歸的保留地??笨藮|部有許多印第安人保留地,外人也有了更多了解原住民文化的機會。Kanatha-Aki是一家經(jīng)營戶外活動的中心,其中就包括印第安原住民生活體驗。今天給我安排的節(jié)目是徒手抓魚。跟著獵人阿比和他的阿拉斯加犬喬迪,我們向著森林深處走去。
“我不會給你展示我布置的陷阱,因為會有環(huán)保人士抗議,但我要養(yǎng)活一家老小,捕獵是謀生手段。” 27歲的獵人阿比對于保持大自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有著自己理解。在加拿大,如今能夠繼續(xù)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印第安原住民越來越少了,大部分都融入現(xiàn)代社會中。阿比并非土著,而是加拿大白人,之前在極地和因紐特人生活過一段時間,他們教會了他捕獵和野外生存方式,現(xiàn)在的阿比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合格的獵人。
“這里有黑熊嗎?” 我問阿比,我知道熊對于加拿大人來說,就像是住在對門的鄰居一樣,經(jīng)??梢砸姷?。“有,但不傷人,狼才是最危險的,這片森林里有一個狼群,大概6只吧。”阿比描述著因紐特人如何捕獵狼,“嚴冬季節(jié),獵人在鋒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層新鮮的動物血,等血凍住后,再往上涂第二層血,再讓血凍住,如此反復涂,很快刀刃就被凍血坨藏得嚴嚴實實的。接下來獵人把血包裹住的尖刀反插在地上,刀尖朝上。當狼順著血腥味找到尖刀時,會興奮地舔食刀上新鮮的凍血。融化的血液散發(fā)出強烈的氣味,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們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這時的狼已經(jīng)嗜血如狂,猛舔刀鋒,根本感覺不到舌頭被刀鋒劃過的疼痛。在北極寒冷的夜晚里,狼完全不知道它舔食的其實是自己的鮮血,只是變得更加貪婪,舌頭抽動得更快,血流得也更多,直到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故事,不禁動容。
已經(jīng)入秋了,踩在厚厚的落葉上,好像棉墊一樣,陽光透過密密的枝葉灑下來。阿比停下腳步,拔出脖子上掛的小獵刀,砍下一小段樹杈,告訴我這種植物可以當作牙刷潔齒用,印第安人過去常用的,他還教我認識林子里的各種植物、可食用的蘑菇,辨認動物走過的足跡、留下的線索等,這些都是一個獵人最寶貴的經(jīng)驗??吹较鳎瑔痰吓d奮地跑過去。這條4歲的阿拉斯加犬本是雪橇犬,但出生不久后便被發(fā)現(xiàn)心臟有問題,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活兒,于是便成了阿比的寵物,與他形影不離。
溪流中的鱒魚不少,水淺的地方居然可以徒手抓,水深處則需要用魚叉來捕。阿比站在溪水中,全神貫注,很快便抓到一條鱒魚,立刻開膛破肚,揪出里面的內臟扔給喬迪,喬迪吃得津津有味。不到一個小時,阿比已經(jīng)抓到了8條鱒魚,可以收工了。今天的午餐便是烤鱒魚??此媚静裆痼艋?,架上鐵箅子,將一部分魚涂上佐料后放入錫紙包裹,還有一部分則在錫紙外再裹上松枝,加上幾個甜玉米,一起烤起來。玉米在火苗上嗞嗞作響,不久便飄出了香味。20分鐘后,魚便烤好了。剝去錫紙,露出里面鮮嫩的魚肉,火候掌握得很好,散發(fā)著淡淡的松香。喬迪分得了不少魚頭魚尾,陽光下,人與狗兒的幸福滿足不言而喻。
印第安保留地的獵手和狗。
在滿天星光的沐浴下,印第安人的“Tipi”帳篷里的篝火再次燃起,木柴噼啪作響。夜涼如水,身下的野牛皮褥子給了我一夜的溫暖。
告別阿比的時候,我一直在思索他的話:“雖然靠捕獵為生,也是養(yǎng)家糊口的方式,但我對自然也保持著深厚敬意。因為只有保護了自然資源的平衡,才能讓我們可以繼續(xù)這樣的生活?!倍@也正是加拿大原住民和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和現(xiàn)代人用機械化的方式對大自然的一味掠奪和索取相比,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不斷尋找與自然界和諧相處的方式,對有限的生存資源進行合理、明智的利用和開發(fā),這是一種順應自然發(fā)展的友好關系。印第安人不浪費任何獵物,按需分配,維護自然資源的平衡。因為深知沒有了大自然,沒有了萬物生靈,也就沒有人類。
傳統(tǒng)的捕夢網(wǎng)是用樹枝編成一個圓圈,用皮革繞著圓圈把它包起來,然后用牛筋線在圓圈中繞出一個網(wǎng)來。在牛筋線上偶爾會穿些彩色的珠子,圓圈的一端用皮革掛了一些羽毛。
自古以來,印第安人獵殺的動物即有加拿大馴鹿、河貍和豪豬,也包括野鴨、海鳥、猛禽等。過去最常用套索來捕捉野兔,設置陷阱來捕捉毛皮野物如水貂。為了趕出獵物,讓獵狗在茂密森林里追逐。然而現(xiàn)在的獵捕,全換成了步槍,只有孩子們才用弓箭或投石這樣的傳統(tǒng)武器。如果說他們對自然的深厚敬意沒有完全消失的話,至少也被我們的文明動搖了。
木屋窗戶上掛著一只“捕夢網(wǎng)”,顧名思義,即捕獲美麗的夢幻,讓噩夢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消失。陽光下,輕盈的羽毛似乎在述說美麗的傳說。印第安人相信夜晚的空氣充滿了飄浮著的夢幻以及先人遺留下來的智慧,其中有好有壞。傳說只有好夢才能通過捕夢網(wǎng)中間的洞,并順著羽毛流下來,進入人們的夢鄉(xiāng);而噩夢都會被困在網(wǎng)中,并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消失得無影無蹤。難忘印第安保留地的一天一夜,每個原始、神秘而又溫馨的捕夢網(wǎng),都是一種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