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
【摘 要】 新時代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成為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要決策部署。高校黨建工作雖然取得長足發(fā)展,但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在思想學習、政治建設、教育方式等方面有所創(chuàng)新。應進一步重視網絡思政教育,構建黨員教育立體化格局,強化黨建工作機制,提升學生為主體黨建實效。
【關鍵詞】 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路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內容,關系著為誰培養(yǎng)人的重要命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開展好對高校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抓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少數(shù)”,同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現(xiàn)狀
1、大學生黨員政治素養(yǎng)顯著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員的身份意識不斷提出新要求,意在使黨員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不忘為人民服務的使命,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黨的歷史教育、黨的章程學習、黨的紀律教育、黨的行為準則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學習活動來抓住“關鍵少數(shù)”,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高校大學生黨員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對象,在積極開展同步學習的基礎上對自身的黨員身份、對黨的信念、執(zhí)行黨的決定、遵守黨的紀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模范先鋒作用的發(fā)揮不斷凸顯。
2、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對發(fā)展黨員工作提出“控制總量、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發(fā)揮作用”的總要求,為高校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提供了依據(jù)。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呈現(xiàn)了以下成效,一是大學生黨員的發(fā)展數(shù)量較之以往在數(shù)量上有了明顯的控制,杜絕了發(fā)展黨員工作的隨意性。二是在黨員發(fā)展的結構上,以發(fā)展素質過硬、組成結構多元合理為導向,優(yōu)化了大學生黨員的整體結構。三是黨員培養(yǎng)、發(fā)展、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嚴格發(fā)展關和發(fā)展程序、注重黨員的培養(yǎng)與教育并重、嚴格黨內紀律等,大學生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提升。四是強調發(fā)揮黨員的關鍵少數(shù)作用,在大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上要求大學生黨員時刻注重自身的黨員身份,提升黨員的戰(zhàn)斗力、凝聚力、領導力,使得大學生黨員成為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的關鍵少數(shù)。
3、大學生黨員教育方式呈現(xiàn)多元化
一是大學生黨員教育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相較于傳統(tǒng)的黨建面對面組織學習討論,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黨員的教育載體呈現(xiàn)出了多載體、多渠道并存的局面。通過網絡媒體對大學生黨員開展教育已經成為一種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新形勢,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補充和輔助,提升了時代性和實效性。二是大學生黨員教育方式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教育并重。當前的大學生黨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也強調積極挖掘和利用紅色教育資源進行實踐教育學習,通過實踐學習使大學生黨員更親密的接觸黨的歷史教育、活化和升華了理論學習的效果。
二、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1、互聯(lián)網發(fā)展給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沖擊
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為信息傳播、交流提供了便利,為大學生黨員教育開辟了新的載體。但是我們更應該注意到的是,一方面在寬松的網絡環(huán)境中,大學生黨員接受的信息幾乎不受到基層黨組織的監(jiān)督,具有極大的自由性,也給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帶來了多元化的影響,導致學生黨員理想信念與追求出現(xiàn)偏差、對黨的忠誠度出現(xiàn)下滑,對自身的言論和行為出現(xiàn)個人化、自由主義思想上升,加大了教育的難度。另一方面這場信息革命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訊息傳播方面的“壟斷”地位的摧毀是顛覆性的。[2]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互聯(lián)網的權威性和話語權的挑戰(zhàn),整體上給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沖擊。
2、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性和融入性有待提高
高校基層黨組織對大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工作雖在不斷完善,但是相較于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仍然存在不足。在實效性上,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存在滯后的問題,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思想或者熱點甚至出現(xiàn)了一段時間,高校的基層黨建工作才跟進,很難做及時、實時甚至超前。在融入性上存在三個方面的挑戰(zhàn),一是黨建工作的主題和當下大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存在不同,很多黨建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并不是大學生所在年齡階段和思想上、認識上所關注的,大學生黨員的很多視線被其他話題所吸引和分散。二是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淺層化、形式化,沒有真正理解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主動適應時代特點,緊扣時代主題。[3]三是黨建工作形式多樣但是沒有形成合力,往往局限于多渠道單一主體開展,沒有將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四者進行有效地整合拉通,也不能從長久上走入學生的思想認識的高地,容易造成走馬觀花式學習和開展工作。
三、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路徑
1、重視網絡思政教育,構建黨員教育立體化格局
占有了網絡,就是占有了青年大學生的注意力。在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學生黨建工作同樣要注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作用。首先,大學生黨員教育應適應通過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網絡的及時、便捷為優(yōu)勢,做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在場、輿論發(fā)聲、觀點引領以及思想引導的作用,使黨建工作的開展上到網絡、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黨員開展教育工作。其次,重視搭建線上線下黨建工作的立體化格局。把線下的黨建教育活動搬上網絡,使線上的對于黨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線下找到實踐的落腳點,形成線上線下協(xié)調配合,相互補充共同推進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體化格局。
2、強化黨建工作機制,提升學生為主體黨建實效
高校以黨支部為主體的學生黨建工作應強化工作機制,樹立以問題為導向、以圍繞學生黨員為主體開展黨建活動。首先,黨建工作的政治性與學生黨員的需求性相結合。其次,加強學生黨支部黨建工作的時效性,由于網絡時代的發(fā)達、信息的接觸便利,信息的接觸行為往往快于實際活動的開展速度,所以為了保證黨建工作的效果,高校在黨務工作的布置內容上應注重與時俱進,結合當下時事、政治熱點問題進行剖析與理論教育相結合,體現(xiàn)工作思想和行動上的時效性。[4]此外,大學生黨員的黨建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發(fā)揮學生黨員的主體性,以黨組織的思想引導為抓手,使學生黨員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開展自主而形式多樣的黨建學習、活動等提升思想認識和身體力行的教育效果。
十九大報告在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部分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要求,并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5]大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大學生的“關鍵少數(shù)”,其培養(yǎng)通過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題。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大學生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監(jiān)督的重要手段,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就顯得尤為重要。充分認識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從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內容新要求中找出高校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是當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命題,也需要長久的予以關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王曙光.思想的洗禮:“互聯(lián)網+”新時代高校學生手機網上“沖浪”教育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6)147.
[3] 楊斌.新時代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成績、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J].高校輔導員,2018(04)31.
[4] 王秀華,金艷紅.大學生黨員政治意識提升的重要性和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1)37-38.
[5]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作者簡介】
周 迪(1989—)男,漢族,山東臨沂人,西北政法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