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谷亞男 邢志良
[摘? ? 要] 會計信息系統是當前高校會計專業(yè)的一門核心必修專業(yè)課程,報表系統是用友ERP-U8V10.1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報表系統中,計算公式、審核公式、舍位公式的設置和應用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本文主要對計算公式、審核公式、舍位公式的含義、設置方法及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用友ERP-U8V10.1;計算公式;審核公式;舍位平衡公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5. 034
[中圖分類號] F2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05- 0073- 03
0? ? ? 引? ? 言
在用友軟件的報表系統中,各個報表、報表的各個表頁之間、表頁中的各個單元格之間的數據都存在密切的數據邏輯關系。為了把這種邏輯關系正確地表達出來,報表系統共提供了三種公式:計算公式、審核公式和舍位平衡公式。其中計算公式主要用于對報表各單元格數據的采集、計算;審核公式主要用于檢查報表之間存在鉤稽關系之間單元格數據是否正確;舍位平衡公式主要用于單元格數值金額比較大的情況下,將以“元”為單位的報表轉換成以“千元”“萬元”為單位的報表,在單位轉換過程中,報表單元格之間仍然滿足原有的數據平衡關系,方便會計信息使用者閱讀報表。在教學過程中,公式的設置、應用是報表系統教學的難點、重點,許多學生沒有抓住三種公式設置的實質,造成報表數據無法生成或生成錯誤。因此正確理解公式的含義、設置方法是掌握報表系統的重中之重。
1? ? ? 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是報表系統三種公式中最為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公式。計算公式本質上是從整個用友ERP系統中的記賬憑證庫、賬簿等數據庫中取數,然后經過簡單計算后或直接放入對應單元格的過程。為了簡化公式設置過程,系統設置了一整套從各個數據庫文件取數的函數,滿足財務人員的各種需要。以資產負債表為例,整個資產負債表主要是以各個賬戶的期末余額、年初余額構成,因此在資產負債表主要用到期末(QM)、期初(QC)函數。如圖1的資產負債表中的c7單元格中的中的計算公式,c7單元格的含義是取指定賬套指定會計期間的貨幣資金的期末余額,由會計學有關基礎知識可知,貨幣資金的期末余額是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貨幣資金這三個賬戶的期末余額之和,因此在公式編輯欄中利用函數向導或直接輸入公式c7=QM("1001",月,年,)+QM("1002",月,年,)+QM("1012",月,年,)即可。(其中1001為庫存現金的會計科目編碼,1002為銀行存款的會計科目編碼,1012為其他貨幣資金的會計科目編碼)。
2? ? ? 審核公式
審核公式主要是檢驗財務報表中存在鉤稽關系的單元格中的數據是否正確,是否滿足鉤稽關系。在會計實務工作中,審核公式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檢驗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總計的期初余額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期初余額、資產總計的期末余額和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期末余額是否相等,如果這兩個數據不相等,點擊“審核”按鈕后,系統會給出相應提示。
以圖2的部分資產負債表為例,由資產負債表存在的內部鉤稽關系我們知道,資產總計的期末余額應等于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的期末余額,即C38=G38;資產總計的期初余額應等于負債及所有者權益期初余額,即D38=H38。如果這兩個等式不成立,說明這個資產負債表不正確。因此可以設置審核公式為如圖2所示,如果資產負債表計算的數據不滿足這兩個等式,那么在報表的數據狀態(tài)下審核完后會出現提示”資產總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如果在數據狀態(tài)下的資產負債表計算出來的數據滿足這兩個等式,那么在審核后則不會出現任何提示。
上述資產負債表在格式狀態(tài)下設置的審核公式為:
這個審核公式中包括兩個等式“C38=G38,D38=H38”,中間要用英文輸入法下的“,”進行分隔且第二個公式要另起一行,在最后一個審核公式結束時不用標注任何標點符號。審核公式輸完后,再輸入如果不符合審核公式系統需要提示的內容“資產總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審核公式例圖如圖3所示。
在數據狀態(tài)下進行審核,如果不滿足“C38=G38,D38=H38”,那么系統就會出現提示“資產總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如果滿足這兩個等式,系統就不會出現任何提示。如圖4所示。
3? ?舍位平衡公式
舍位平衡公式是指在報表以“元”為單位向報表以“萬元”“十萬”“百萬”為單位轉換時,報表中的數據的小數點向左移動過程中,報表中的數據因為四舍五入的關系,在轉換后仍要滿足報表單元格之間的平衡關系。以企業(yè)的利潤表為例,由會計學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營業(yè)利潤的數值是由營業(yè)收入-營業(yè)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以圖5的利潤表本期營業(yè)金額為例,即C15=C5-C6-C7-C8-C9-C10-C11+C12+C13,在系統提供的利潤表模板中的格式數據下輸入年、月關鍵字,進行整表重算后,得出利潤表。
從圖5的利潤表可以看出,單元格數據金額較大,為了方便會計信息使用者查看利潤表,我們可以把以“元”為單位的利潤表轉換成以“萬元”為單位的利潤表,即利潤表的每個單元格的數值的小數點在當前位置向左移動四位,并且在小數點向左移動四位后,仍保持單元格之間數據的平衡,即滿足C15=C5-C6-C7-C8-C9-C10-C11+C12+C13等式成立。在報表格式狀態(tài)下點擊“數據”菜單下的“編輯公式”中的“舍位公式”,在如圖6“舍位平衡”定義欄中輸入“舍位平衡公式”的相關內容。
在報表系統中的數據狀態(tài)下點擊“舍位平衡”后,系統就會生成舍位平衡后如下圖的利潤表,在格式狀態(tài)下把D3單元格的“單位:元”改成“單位:萬元”,就得到一張以“萬元”為單位的利潤表,如圖7所示,通過驗算可知,舍位平衡后的利潤表仍滿足C15=C5-C6-C7-C8-C9-C10-C11+C12+C13等式。
主要參考文獻
[1]汪剛,沈銀萱. 會計信息系統原理與實驗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新玲,李孔月,康麗. 用友ERP 財務管理系統實驗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3]莊蝴蝶,劉玥. 會計信息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