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芬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般會存在著這樣一種現(xiàn)象在剛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學生對英語是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英語的好奇心不再,對英語的興趣已經(jīng)不能支撐一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了,學生越來越感覺到對英語學習的力不從心。隨著所學內(nèi)容的增加,學習困難生的隊伍逐漸壯大。如何提高學習困難生的英語成績,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以下是筆者結合平時教學經(jīng)驗產(chǎn)生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 英語學習 學困生類型
學習困難生是指不是因為智力問題導致的在學習成績不能達到教師基本的要求,并且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困難無法自行解決。小學英語教師應盡可能改變小學英語學習困難生的學習現(xiàn)狀,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成績。[1]
一、學困生現(xiàn)狀
1.教材
①目前筆者使用的教材的詞匯量較大,但是課時卻不多學困生難以在課堂上就熟練掌握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課后由于家長較忙,且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難以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知識鞏固下去。[2]
②目前的教材課文篇幅較長,學生自學偏難,學困生對于背誦課文或者流利朗讀方面均有比較大的難度。
③教材上的知識點比較多,比如how /what相關疑問句的使用、冠詞與be動詞的用法。這些知識點對于單詞都背不出來的學生來說顯然是很困難的。[3]
2.教師
①教師對于學困生的了解程度不夠,導致工作中不能正確的區(qū)別對待學困生,不能做到個性化教育。在課堂中都一直忽視學困生,則會讓學生覺得自己不被重視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②部分年輕教師由于教育經(jīng)驗缺乏,不太能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處理和設計,導致教學效果不好,不能引導學困生把被動學習轉(zhuǎn)化成主動學習。
③教師對于一些教學重點與難點處理不夠到位,測驗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些基礎的題目得分率不高,難題的得分率更不盡人意。其實這也可以反映出學生們對該知識點掌握的整體情況不理想,這也要求教師對這些基礎或者難題需要著重講解。
④教師的評價機制有所欠缺,教師可以適當運用一些激勵、評價的方法或措施,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
⑤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聯(lián)系還不夠多,沒有盡可能地發(fā)揮家長的協(xié)助、配合的優(yōu)勢作用。
3.學生自身
①小學生偏科現(xiàn)象嚴重,有些學生語文、數(shù)學學科學習的熱情很高,到了上英語課時就提不起精神。初學英語時感到新奇,遇到困難得不到幫助二話不說就放棄了,雖然對自己的英語有自信心,但缺乏解決困難的毅力。
②有些學生記不住單詞,有些學生難以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這都是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及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點表現(xiàn)。學生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主動記單詞的意識,同時也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語法,這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相關有效的學習方式。
③英語課時不足,語言學習講究語言環(huán)境,在我國很少有家庭能夠一直營造英語氛圍,就需要靠課堂來加強英語學習。但是小學英語每周只有三到四課時,這對一門外語學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④學生學習不會舉一反三,不能學以致用。例如學生知道“Hello,my name is wuyifan?!钡浅霈F(xiàn)選擇題時,are /is之間選擇卻不會選了。
4.家庭環(huán)境方面
誠如上文提及到了語言環(huán)境十分重要,家庭環(huán)境同樣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因素。對于單親或者留守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敏感,教師對于他們又要耐心指導還要擔心學生不耐煩教師的指教。現(xiàn)在的小學生在家里基本都是老大,長輩的溺愛也會導致小學生對靜不下心來學習英語;家庭不和睦,對學生處于放養(yǎng)的狀態(tài),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不夠整天就知道忙自己的工作,小學生在學習方面出現(xiàn)問題卻找不到人為其指導,從而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4]
5.社會環(huán)境因素
①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如今是網(wǎng)絡橫行的時代,基本每個家庭都會備有一臺電腦,小學生由于家長的照看不足很容易對網(wǎng)絡游戲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依賴,渴望反復操作網(wǎng)絡游戲,由于家長限制學生玩網(wǎng)絡游戲的時間,學生便會出現(xiàn)情緒煩躁等癥狀,這樣的情緒肯定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
②學生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雖然在校園中很少出現(xiàn)不良社會風氣、不良人際交往,但是在校外就難免會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這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言行舉止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稍微批評一下不專心上課的學生,學生就自尊心破碎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逆反心理,老師說什么就不做什么。
二、針對學困生的對策
1.針對學生學習方法有所欠缺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方法與學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從源頭轉(zhuǎn)化學困生,調(diào)動學困生的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2.針對班級出現(xiàn)英語學習兩極化的情況,筆者認為教師要開始關注學困生,成立班級英語互助小組,讓優(yōu)生帶學困生同時為班級學生都建立英語學習檔案袋,對于取得進步的學生要予以鼓勵。
3.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教師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要考慮到部分學困生,不能只注重學習優(yōu)秀學生的拔高。
4.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以舊引新,鞏固舊知識的同時引出新知識,通過之前已經(jīng)學會的知識來了解新單詞從而創(chuàng)造出合適的語言學習的情境。
5.對于家長和教師和溝通不及時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要加強家校合作,要積極轉(zhuǎn)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只有家長、學校、老師三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探討才能一起為學生學習做貢獻。
6.充分利用錯題資源,在日常作業(yè)的批改和考試的糾正中都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那些知識點掌握不足,這可以幫助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提前預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思維錯誤,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如果在學生學習英語初期,使用的教學方法得當其實是可以避免兩極分化情況的出現(xiàn),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但是一旦出現(xiàn)學習困難,學生就會被打擊到對于英語學習的信心,長期以往才會造成學習困難生的形成。教師要在初期就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即使已經(jīng)形成學困生,也可以長期支持引導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從而改善學困生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1]蔣艷潔.談談學困生的矛盾心理與教育轉(zhuǎn)化[J].貴州教育,2005(24):28-29.
[2]葉進.讓“學習困難”兒童走出困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6(05):101-104.
[3]潘學榮.班主任與“學困生”家長關系“十忌”[J].文教資料,2006(07):186-187.